杜健勋
- 作品数:35 被引量:292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修复生态环境”的法律适用研究——基于对《民法典》第1234条的理解被引量:20
- 2021年
- 《民法典》第七编“侵权责任编”第1234条规定了“修复生态环境”的法律责任,而在“总则”的第179条并没有规定此项法律责任,按照立法逻辑,“修复生态环境”可以被理解为第179条“恢复原状”的特别适用条款。《民法典》颁布后,最高法将原环境侵权司法解释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中的“恢复原状”修改为“修复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损害”和“修复标准”影响“修复生态环境”法律责任的准确适用。“修复生态环境”于私法和公法有不同的适用理念,应当在法律体系解释与概念准确界定的基础上,考察私益诉讼和公益诉讼对于“修复生态环境”的不同理解,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下,理顺环境执法与环境司法的规则,构建以“生态环境修复”为中心的环境法律责任体系,并确立不同法律责任适用的顺位。
- 杜健勋
- 关键词:环境法典
- 从权利到利益:一个环境法基本概念的法律框架被引量:15
- 2012年
- 环境问题的真正根源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非正义性,应当走出"全称命题"与"重自然轻人类"的关怀偏好,通过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调整来解决环境问题。环境利益是环境时代的利益形态,是人类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基于中国社会转型背景,通过环境权理论假说来揭示环境利益的构成与实质,环境利益是一种区分的利益形态,不是泛道德化的利益请求与公共利益的大词哲学。环境利益的法律结构包括环境利益表达、环境利益确认、环境利益保护与限制和环境利益增进等四个方面。
- 杜健勋
- 关键词:环境权环境利益法律结构
- 四万亿救市规划中的环境资源倾斜性配置被引量:1
- 2009年
-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波及全球。为挽救经济颓势.各国纷纷推出规模空前的救市计划,中国政府率先推出了4万亿元人民币的救市计划,并在一些领域初步显现出刺激效应。之后,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国等相继公布了数额不等的救市方案。进入今年下半年,经济出现回暖迹象。虽然救市方案刺激了经济复苏,但在人类面临发展困境特别是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
- 杜健勋
- 关键词:环境资源经济危机经济复苏人民币
- 中国环境法治:体系、教义与法典化被引量:14
- 2022年
- 宪法制度使人过上体面生活,形塑其个人和政治命运。环境国家重构了宪法的整体框架与规范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序言到总纲再到国家机构形塑了环境治理的环境宪法形式理性。环境宪法的使命须通过环境法律规范体系来达成,由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环境法律规范较传统的部门法律体系在外在形式上表现更为分散与去中心化,也缺乏内在的价值融贯性,这对环境宪法使命构成挑战。法教义学基于法律规范体系实定法秩序得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司法结论的宗旨对环境治理极具启发意义,从法教义学的规范出发,在认真对待现行环境法律规范的基础上,以环保所关心的人类共同体的利益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共识为宗旨,最终服务于人的健康和人性尊严的正义关怀,环境治理应当以形式法治为预设,建构融贯性的环境法律规范体系。在法典化时代与中国环境治理政治推动的大视野之下,环境法典编纂具备了从形式理性到实质规范的所有要素。
- 杜健勋
- 关键词:环境法律体系环境法典
- 气候变化风险的系统不确定性及其规范因应被引量:2
- 2023年
- 风险的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揭示了气候变化风险的系统不确定性,气候变化风险互联、级联影响的系统化倾向及其在生成结构、发展过程、影响受体上的不确定性,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规范因应提出了挑战。现有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气候变化风险的应对提供了初步的规范基础,而渐趋停滞的气候变化综合立法、分散游离的气候变化相关立法、政策与法律的发展不均衡,又显示出气候变化风险因应规范体系应对系统不确定性的困境。在此双重背景下,气候变化风险的规范因应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风险特征与规范路径,明晰系统不确定性对规范因应协同性、社会性、动态性的功能期待,以及系统不确定性下规范体系政策和法律交织的应然架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气候变化风险因应政策话语的法制转译,实现气候变化风险因应既有规范架构的系统优化,进而通过抽象性和实施性政策的协同转化、政策法律化限度判断的民意考量、政策法律化主体和结构的动态调整,实现对气候变化风险系统不确定性的功能回应。
- 杜健勋黄一帆
-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不确定性政策法律化
- 分配与治理:风险社会的环境法结构转型
- 在风险社会里,风险结构从自然风险占主导逐渐演变成人为的不确定性占主导,风险的“人化”程度显著 提高,“内生”特点更加明显,风险已成为影响社会运行的核心要素。风险的规避和分配正如工业社会中对财富 的分配一样,成为推动社会运...
- 杜健勋
- 关键词:SOCIETY
- 文献传递
- 环评告知承诺制的制度检视与法治约束被引量:16
- 2021年
- 环境影响评价是现代环境法从危害控制迈向风险预防的关键制度,应当发挥其应有的规制功能与制度刚性。当前以项目单位自我承诺代替审批机关实质性审批、由事中事后监管代替事前规制为主要内容的环评告知承诺制改革虚化隐匿了环评制度的预先规制功能,突破了现行环评法律体系的边界与范围。据此,须对环评告知承诺制的制度内容进行现实检视,重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预防规制的功能定位,并且结合比例原则与法制统一原则等基础性调控逻辑细致考量改革的法治边界,申明环评改革须严格按照法治方式开展。只有坚持依法改革思维和规范法学路径,环评改革方能行稳致远,实现预期改革目的。
- 杜健勋廖彩舜
-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告知承诺制行政审批改革环境治理
- 环境利益分配的经济诱因规制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经济诱因是重要的环境经济学方法,是环境利益分配的基本环境政策与法律手段,在自由市场思潮主导国家立法与公共政策下,经济诱因是环境资源保护思想由直接管制向间接管制的范式转换。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显示,通过环境税和排放权交易的诱因手段能够促进有效率的环境资源保护。文章从经济诱因手段之于环境资源保护的概括原理开篇,探讨了环境税和排放权交易两种基本诱因的正当制度基础与制度设计的现实操作性,并且对于制度行为流程中的各利益主体角色给予基本关注。
- 杜健勋秦鹏
- 关键词:经济诱因环境税排放权交易
- 环境利益论纲
- 环境问题常伴随着社会问题,环境社会问题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现代工业社会自身包含着所不能解决的发展悖论,萌芽着社会危机的种子。后工业社会的环境法就是为解决工业社会的发展悖论而生。长期以来,在环境权、环境公益等大而化之...
- 杜健勋
- 关键词:环境社会环境利益环境行为环境法
- 文献传递
- 交流与协商:邻避风险治理的规范性选择被引量:27
- 2016年
- 环境议题的呈现是政府、专家、公众、工商业集团、环保非政府组织和媒体间的复杂互动。利益相关者带着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信任关系参与到这一议题中来,试图控制局势与展示诉求,邻避风险正是环境状况变化引起群体利益分歧和冲突这一环境议题背后所隐匿的机制显现,这与环境事务的"谈判者缺席"有关,而"谈判者缺席"是知识精细化掌握与信息异化的结果。以"谈判者在场"收获信任重建与价值凝聚化解邻避风险,需要有效的风险交流与建立在风险交流基础上的环境协商,达致一种多元、互动、参与与合作的邻避风险治理政制结构,这也是通向环境善治的基本路径选择。
- 杜健勋
- 关键词:信息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