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凤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性
  • 1篇液氮
  • 1篇液氮冷冻
  • 1篇头坏死
  • 1篇缺血性坏死
  • 1篇组织学
  • 1篇细胞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生长因子
  • 1篇冷冻
  • 1篇坏死
  • 1篇骨头
  • 1篇骨头坏死
  • 1篇股骨
  • 1篇股骨头
  • 1篇股骨头坏死
  • 1篇股骨头缺血

机构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作者

  • 1篇刘春晖
  • 1篇李志刚
  • 1篇王本杰
  • 1篇赵德伟
  • 1篇李金凤

传媒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液氮冷冻犬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细胞因子和组织学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早期犬股骨头缺血坏死(ONFH)发生、发展过程中组织学改变和细胞因子VEGF的动态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股骨头坏死修复中的意义。方法健康比格犬16只,8~12个月龄,体重8~10kg,取其中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共8髋),其余通过液氮冷冻法制成双侧股骨头坏死模型,作为实验组(B组)。分别于术后4、8、12、18周行CT检查后处死,取股骨头标本行HE染色观察骨小梁形态改变,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CT扫描发现术后B组股骨头骨密度首先升高,然后逐渐降低,至第18周出现囊性变和钙化灶。HE染色观察实验组术后4、8周可见关节软骨、骨小梁的结构和形态首先出现部分改善,新骨形成,参与修复,之后坏死紊乱吸收。免疫组化示:B组在术后第4周VEGF蛋白呈阳性表达,至第8周表达最高,这两个时期表达强度均高于A组,此后逐渐降低至第18周仅见微弱阳性表达,与A组无明显差异。RT-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显示C组在术后第4、8周VEGF mRNA表达率均高于其他各组。通过SPSS13.0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ONFH发生早期,出现VEGF的高表达,有助于促进坏死股骨头内血管的新生和软骨下骨的增殖,此后骨小梁开始修复重建,这可能有利于坏死股骨头的修复;坏死中后期VEGF表达微弱,骨小梁进一步吸收萎缩、排列紊乱,部分坏死股骨头塌陷,这可能最终导致坏死过程的不可逆性。
刘春晖赵德伟李志刚李金凤王本杰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