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聪
- 作品数:30 被引量:171H指数:8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气象科技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 2025年
- 研究目的:考察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效果,为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理论建模、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影响,土地制度综合改革的政策配套度越高,越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主要包括政策主体配套以及政策工具配套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配套度提高,都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东、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比西部地区更大。研究结论:进一步完善政策主体配套以及政策工具配套,整合土地、劳动力、社保以及资金等要素配套,有助于促进土地增值收益的全民共享,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 丰雷李聪
-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固定效应模型
- 乌-昌地区近50a湿润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 2013年
- 湿润指数是农业和农业气候区划中的重要参考指标,能客观地反映某一地区水热平衡状况,是评价地表干湿状况的重要指标。基于乌-昌地区9个气象站点的历史气候数据,分析了1963—2012年该地区湿润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过去50 a间,乌-昌地区湿润指数表现为中间高、两头低,总体略上升趋势;同时湿润指数随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
- 石玉邢文渊李聪
- 关键词:湿润指数
- 塔里木河干流年径流量变化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因子甄别被引量:31
- 2008年
- 如何区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一直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中以塔里木河流域近50年来实测径流资料以及塔里木河干流区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数的Spearman秩次检验和Mann-Kendall检验对干流径流和气象因子时间序列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突变点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干流阿拉尔、新渠满、英巴扎和卡拉水文站年径流量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1970,1972,1974和1974年;而气候变化发生突变的年份则为1993年.人类活动对塔里木河干流(以卡拉水文站计)年径流量减少的影响在20世纪70—90年代和2000—2005年分别为41.96%,74.73%,76.45%和67.18%;气候变化对干流年径流量减少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和2000—2005年分别为1.67%和2.95%.人类活动是影响干流径流变化的最主要因子.
- 郝兴明李卫红陈亚宁李聪
- 关键词:径流气候变化塔里木河干流
- 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要素互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 2024年
- 要素流动对于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建立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城乡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5—2020年31个省级宏观面板数据,考察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下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及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互动效应。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通过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高级化程度,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此外,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工资性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推动土地和户籍制度联动改革,扩大人地要素的权利开放程度,强化城乡土地、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性,完善土地流转和劳动力市场,引导农村转移劳动力参与土地流转。
- 李聪李聪
- 关键词: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
- 新疆地区多时相MODIS-NDVI数据主成分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利用EOS/MODIS的250 m卫星遥感数据,对新疆2010年全年36个旬的数据,用最大值合成方法将每3旬NDVI数据合成每月NDVI数据,对每月NDVI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不同主成分分量,分析了不同主分量累积方差。结果表明,主成分变换的前4个主分量包含了大部分信息:第一主分量反映了NDVI在全年的空间分布和累积值。第二、三、四主分量反映的是冬夏、春夏、春秋等季节性的变化情况。
- 李聪曹占洲丁林石玉盛晓琼
- 关键词:EOS/MODISNDVI主成分分析
- 尉犁县胡杨林区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及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结合新疆尉犁县胡杨林区实际情况,通过数据采集、确定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3S技术,利用气象资料、EOS/MODIS卫星资料以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计算胡杨林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方法,同时提出利用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思路。将此方法应用于新疆尉犁县胡杨林区2005—2007年7、8月份生态环境监测与综合评价,获得了近3a同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动态对比结果。
- 石玉肖继东李聪冯志敏
- 关键词:生态环境
- 浅述植被双向反射模型被引量:1
- 2007年
- 探讨了植被双向反射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物理意义,并对现有的几种植被双向反射模型,几何光学模型,混浊介质模型,混合模型及计算机模拟模型的理论作简要的论述,并比较各类模型的特点。
- 李聪李良序
- 关键词:植被
- 新疆尉犁县胡杨林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及动态监测应用
- 结合新疆尉犁县胡杨林区实际情况,通过数据采集、确定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3S技术,利用气象资料及CBERS和EOS/MODIS卫星资料结合前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计算胡杨林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方法,同...
- 石玉肖继东李聪冯志敏
- 关键词: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 文献传递
- 草地植被指数季节变化的遥感动态监测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利用EOS/MODIS卫星遥感数据,针对MODIS的应用特点,借鉴国内外基于遥感手段监测植被的方法以及植被指数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草地变化动态监测的方式和方法。以乌鲁木齐地区为研究对象,用植被指数最大合成法,合成了该地区2004年4月至10月每个月的最大植被指数图。同时,利用每月合成的最大植被指数图,以乌鲁木齐南郊天山中段北坡的草地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典型区野外实地采样得到与MODIS影像资料时相一致的草地地上生物量数据,并利用ENVI软件提取出典型区各样点的植被指数值,分析了遥感植被指数与植被生物量的相关关系,从而建立起了植被指数在草甸和草原不同季节的生物量估测模型。
- 李聪曹占洲李良序肖继东石玉
- 关键词:EOS/MODIS植被指数动态监测
- 荒漠化遥感监测与评价研究综述被引量:7
- 2005年
- 对国内外遥感技术在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中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对荒漠化及其动态变化遥感监测方法进行了总结,数字图像处理将成为区域土壤荒漠化遥感监测的主要手段。土地及生态环境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应将遥感和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最新成果运用到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中,对荒漠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深入研究,统一出一套完全切实有效的体系,以利于各地区荒漠化评价结果的对照比较。
- 宫恒瑞肖继东李聪冯志敏石玉
- 关键词:遥感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