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津
- 作品数:33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不动杆菌感染被引量:2
- 1996年
- 综合性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年龄多偏高,病情重、死亡率高,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尤以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为主,非发酵菌感染仅占少数。近年来非发酵菌感染有逐渐增多趋势,其中以绿脓杆菌为主,其次为不动杆菌,但对后者的有关报道很少。我院1993年11月至1994年3月收治151例下呼吸道感染,在痰菌培养阳性的51例患者中不动杆菌感染16例,现将其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
- 郝邯生胡文芝李立津吴玉莲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不动杆菌肠杆菌科
- 环丙沙星和去甲基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心内膜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是院外和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环丙沙星为一新型氟代喹喏酮衍生物,体外实验证实,该品对MRSA有抗菌活性。本文旨在运用MRSA细菌性心内膜炎动物模型,对国产环丙沙星和去甲基万古霉素进行体内比较性研究,对环丙沙星的药物疗效进行临床前评价,为今后该品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经药物治疗三天后,赘生物菌落数明显下降,与实验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1),而治疗组间无差别(P>0.05)。可以预测,环丙沙星可能成为替代去甲基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的较好品种之一,有待于在治疗人体感染中证实。
- 毛伟光王培福胡文芝李立津郭文学符玲
- 关键词:心内膜炎环丙沙星MRSA
- 血清型、绿脓素分型法对天津市院内感染绿脓杆菌的分型研究
- 1993年
- 应用IATS血清及plyl~18绿脓标准株,对天津市分离的医院内感染株进行血清型、绿脓素的分型研究。82株中血清型2、6、11型分别为17、22、11株占61%。50株中绿脓素888878、112418、686713分别为12、10和5株,三型共占54%。而两所医院的两个医疗中心分离株型别呈高度集中趋势,预示其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
- 魏殿军王培福李立津宋诗铎王哲吴瑾胡文芝
- 关键词:绿脓杆菌血清型医院内感染
- 八种抗菌药对金葡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1992年
- 所收集的64株金葡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MRSA)已达50%,去甲基万古霉素和环丙沙星对MRSA和MSSA有较好抗菌活性;头孢唑林对MSSA呈高活性,而对MRSA敏感性明显低于MSSA;培氟沙星和诺氟沙星体外抗金葡菌活性较环丙沙星差;青霉素,红霉素对MRSA几乎无效。 观察了35例用培氟沙星和诺氟沙星治疗的金葡菌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11例)和泌尿系感染(24例)的临床疗效。前者痊愈9/11例,有效100%,泌尿系感染MRSA12例痊愈1例、有效8例,MSSA组12例痊愈7例,有效100%。
- 官兰胡文芝李立津郭文学王培福
- 关键词: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抗菌活性
- 国产氧氟沙星片剂相对生物利用度试验
- 1993年
- 选择11例健康志愿者一次空腹口服国产或进口氧氟沙星片剂200mg。一周后进行交叉试验。在服药前及服药后不同时间取血、留尿样本,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和尿液中氧氟沙星浓度,测试菌为大肠杆菌ATCC25922。由国产和进口氧氟沙星AUC计算出国产氧氟沙星的相对生物利用度105.48±15.38%。国产和进口氧氟沙星的肾排泄百分率分别为31.7±7.11、41.78±6.45%;肾外排泄百分率分别为68.27±6.59、58.22±6.44%。
- 张才丽焦建杰张京玲刘德孟李立津胡文芝
- 关键词:抗菌素氧氟沙星生物利用度
- 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不动杆菌感染被引量:24
- 1996年
- 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不动杆菌感染郝邯生胡文芝李立津吴瑾陈光瑾王燕吴琦缴稳苓1993年11月~1994年3月期间收治的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151例,痰培养细菌学阳性者51例,其中不动杆菌感染16例。本组观察的痰细菌培养系在未用抗生素治疗前连续3次清晨...
- 郝邯生胡文芝李立津吴瑾陈光瑾王燕吴琦缴稳苓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不动杆菌
- 优立新的体外抗菌活性抗生素后效应及其对感染病人的临床应用
- 1990年
- 优立新(Unasyn)是青霉烷砜(Sulbactum)和氨苄青霉素按1:2比例组成的合剂,初步临床实验证实,该品对氨苄青霉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有效。本文对优立新和氨苄青霉素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和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简称,PAE)的比较性研究,并评价了优立新对16例感染病人的治疗效果。
- 毛伟光吴尚为王培福胡文芝李立津官兰
- 关键词:优立新抗生素后效应体外抗菌活性体外抗菌作用血清药物浓度
- 健康人口服国产洛美沙星片剂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1
- 1996年
- 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平均年龄20a,分别交叉口服日本产胶囊和国产片剂盐酸洛美沙星300mg。用微生物法测定服药后不同时间点取样的血、尿标本,进行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表明:口服两药后均能迅速吸收,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12±0.28和1.08±0.51h;峰浓度(Cmax)为1.53±0.53和1.49±0.37mg·L-1,消除半衰期(T1/2β)为9.92±2.40和10.41±2.17h;二者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2.97±2.89和11.80±2.48mg·L-1·h,国产片剂对日本产胶囊洛美沙星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2.56±16.18%。
- 张京玲娄建石张才丽刘德孟魏殿军李立津吴瑾胡文芝
- 关键词:洛美沙星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片剂
- 甲氟哌酸体外抗菌活性及对耐药病例治疗
- 1991年
- 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时天津市新近临床分离的414株细菌进行甲氟哌酸(Pfx)和氟哌酸(Nfx)体外抗菌活性研究,并总结了18例感染耐Pfx和Nfx细菌的患者经Pfx治疗的床临疗效。结果显示Pfx对绝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有良好抗菌活性,抑菌率>90%,MIC50为0.125~1mg/L,MIC50为0.25—2mg/L,对绿脓杆菌有中度抗菌活性,抑菌率85%,MIC50/MIC90为2/8mg/L,对G+球菌活性较G-杆菌差。
- 官兰李立津郭文学魏殿军祁伟胡文芝王培福
- 关键词:体外抗菌活性甲氟哌酸不动杆菌凝固酶抑菌率
- 国产氟喹诺酮及其它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 1991年
- 本文对天津市1990年6月—1991年3月新近临床分离的143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及267株革兰氏职性杆菌进行氟哌酸、甲氟哌酸、丙氟哌酸及其它10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显示,丙氟哌酸和万古霉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球菌及丙氟哌酸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它药物的抗菌活性稍差或较差。
- 李立津官兰胡文芝毛律光郭文学魏殿军刘德益王培福
- 关键词:体外抗菌活性革兰氏阳性球菌甲氟哌酸头抱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金葡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