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昌邑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异常眼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异常近视眼产生的并发症,并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异常眼(眼球小,睑裂小、眼窝深、角膜薄)312例(611眼),均为中高度近视(-5.00D--13.00D),行LASEK后随访1年,观察其上皮愈合、haze、视力变化等并发症。结果术中角膜上皮瓣不完整72眼占11.7%;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延迟21眼占3.4%;角膜感染1眼占0.15%;术后6月haze0.5级56眼(9.1%),1级14眼(2.3%);2级2眼(0.3%);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7眼占1.1%。术后1年屈光回退〉1.00D者51眼,占8.3%;散光度增加〉1.00D者19眼,占3.1%;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1行者9眼,占1.4%。结论LASEK治疗异常近视眼是安全有效的,但易出现一定的并发症,手术技巧的提高、手术器械的改良、术后病人的配合以及合理的用药都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朱深智 李爱华 李瑞东 付晓娜关键词: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 并发症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1230例术后干眼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2008年 李爱华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干眼症 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鳃裂囊肿 被引量:6 2003年 翟军 韩淑芬 刘英 李爱华 翟元恩关键词: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联合注射 鳃裂囊肿 无疹型、迟发性带状疱疹误诊42例分析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少见类型无疹型迟发性带状疱疹(HZ)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分析1995/2007年笔者经治42例少见类型HZ的易发因素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全部治愈。结论:扩大知识面,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可减少误诊。 李爱华关键词:误诊 改良羟基磷灰石义眼台一期植入的观察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改良义眼台一期植入术的临床的效果。方法62例(62眼)因各种原因行眼内容摘除后,在局麻或全麻下,采用义眼台药物浸泡,不剪断视神经,保留角膜的改良方法,进行Ⅰ期植入。结果57例结果良好。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义眼台暴露3例,肉芽肿1例,感染1例。结论改良的义眼台Ⅰ期植入术,纤维血管内生长快,并发症少,眼窝饱满,眼球活动度好,无1例发生交感染性眼炎。 朱深智 李爱华 苏金平关键词:羟基磷灰石 义眼台 植入术 眼球跟踪系统减少LASIK术后切削区偏中心的作用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眼球跟踪系统减少切削区偏中心的作用。方法LASIK175例350眼,术前及术后采用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进行检查,根据手术前后图上的差异,测定光学切削区偏中心距离及方位,并结合术前屈光度及手术对位方式与术后偏中心距离分组进行比较。结果350眼分为低、中度近视组(屈光度≤-6.00D)A1组(手控对位),A2组(跟踪对位);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组(屈光度-6.25D^-10.00D)B1组(手控对位),B2组(跟踪对位)等4个组。按术后偏中心距离,分为Ⅰ级(≤0.25 mm)、Ⅱ级(>0.25 mm~≤0.5 mm)及Ⅲ级(>0.5 mm)。偏中心距离Ⅲ级者均为手控对位组,其中A1组2.56%(2/78眼)、B1组8.33%(6/72眼),且术后裸眼视力均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偏中心距离A1、A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B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偏中心方位大部分位于鼻上象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83,P>0.05)。结论主动眼球跟踪系统能减少光学切削区偏中心,对高度近视患眼尤为重要。 刘美光 马玉娜 李爱华 王传富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偏中心 慢性淋巴结炎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2例 2002年 刘英 李爱华关键词:慢性淋巴结炎 误诊 甲状舌管囊肿 改良梅花皮肤针叩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2016年 观察改良梅花皮肤针叩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病例治疗对照研究。顺序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在昌邑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以干眼的诊断标准诊断为干眼症的患者122例244眼,检查及治疗前均取得患者书面同意。随机分为r-bFGF治疗组(r-bFGF组)和改良梅花皮肤针叩刺治疗组(梅花针组),21d为一个疗程,治疗后及停止治疗后21d复查。采用SAS 8.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bFGF组有56例(91.80%)自觉症状好转,梅花针组有59例(96.72%)自觉症状好转,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1d后两组 SIt、BUT 均延长,FL 染色评分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 >0.05)。停止治疗 21 d 后联合组 SIt、BUT 检测结果优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 < 0.05)。结论:改良梅花皮肤针叩刺治疗干眼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和泪膜稳定性,而且持续效应优于单纯r-bFGF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于浩 夏胜华 迟明美 朱深智 李爱华关键词:叩刺 干眼症 Nd:YAG激光治疗各种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的疗效,并对泪道不同阻塞部位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利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822例(910只眼),按泪道阻塞的部位分为泪小点阻塞(21只眼)、泪小(总)管阻塞(122只眼)、鼻泪管阻塞(402只眼)、慢性泪囊炎(228只眼)。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泪小点阻塞、泪小(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的治愈率为75%,79.4%,82.3%,70.1%,有效率为87.5%,89.7%,90.2%,75%.经R id it分析,4种疾病激光泪道成形术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效果最好,其余依次为泪小(总)管阻塞、泪小点阻塞、慢性泪囊炎。 朱深智 李爱华 刘美风 张丽娟关键词:泪道阻塞 泪囊炎 ND:YAG 优化宣教方式对新生儿眼病筛查普及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并探讨优化宣教模式对新生儿眼病筛查普及率的影响。方法该院自2014年12月开始对新生儿眼病进行筛查,2014年12月—2015年5月该院新生儿眼病筛查采取传统的宣教方法,在该阶段随机选取10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2015年6月—2015年11月该院采取优化宣教模式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在该阶段随机选取10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对比2014年12月—2015年5月和2015年6月—2015年11月这两个阶段该院新生儿眼病筛查普及率以及孕产妇对新生儿眼病筛查的认知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阶段新生儿的眼病筛查普及率明显更高(P<0.05),其孕产妇对新生儿眼病筛查的认知度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眼病筛查工作中采取优化宣教方式对孕产妇进行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眼病筛查的普及率,提高孕产妇对新生儿眼病筛查的认知度。 迟明美 王玉卿 于浩 朱深智 李爱华关键词:新生儿眼病 宣教 普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