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爱华

作品数:30 被引量:96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会议论文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雷达
  • 9篇增雨
  • 9篇人工增雨
  • 8篇人工影响天气
  • 5篇增雨作业
  • 5篇人工增雨作业
  • 3篇对流云
  • 3篇雨量
  • 3篇雨量站
  • 3篇人影
  • 3篇降水方法
  • 3篇FISHER...
  • 3篇FISHER...
  • 2篇电磁
  • 2篇电磁波
  • 2篇多普勒
  • 2篇多普勒雷达
  • 2篇信息管理
  • 2篇云凝结核
  • 2篇日变

机构

  • 27篇安徽省人工影...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中国气象局
  • 3篇安徽省气象局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安徽省宣城市...
  • 2篇安徽省黄山市...
  • 1篇教育部
  • 1篇陕西中天火箭...

作者

  • 30篇李爱华
  • 20篇袁野
  • 12篇李建邦
  • 10篇杨光
  • 10篇周述学
  • 9篇吴汪毅
  • 5篇吴林林
  • 3篇刘慧娟
  • 3篇陈魁
  • 2篇赵光
  • 2篇胡雯
  • 2篇张以震
  • 2篇银燕
  • 2篇陈晓红
  • 2篇吴有训
  • 2篇陈庆
  • 2篇黄勇
  • 2篇纪雷
  • 2篇徐海军
  • 2篇冯静夷

传媒

  • 4篇第十五届全国...
  • 3篇气象科技
  • 3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气象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2篇第29届中国...
  • 1篇大气科学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0篇2008
  • 1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山光明顶成云凝结核特征
本文利用美国的CCN 计数器于2008 年4-7 月、2009 年5-8 月和2011 年的观测数据分析了黄山光明顶的成云凝结核的特征.经分析发现晴天时ccn 数浓度偏高,有雾和降水时CCN 数浓度明显偏小,降水过程对C...
李爱华袁野周述学吴汪毅王磊纪雷
关键词:数浓度日变化
文献传递
江淮地区夏季环流分型及其云水气候特征被引量:7
2008年
用安徽17个测站2001-2004年夏季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美国NCEP/NCAR全球日平均分析场资料和历史天气图,对江淮地区夏季云系、降水、物理量和大尺度大气环流进行了分型.华北低槽型平均云量和降水量最多,该型对大别山和江南影响显著;沿海低槽型出现次数最多(37.4%),平均云量和降水量自北向南增多;副高控制型平均云量和降水量最少,主要出现在江淮地区的西部和淮北;副高外围型出现次数最少(10.5%),平均云量和降水量南少北多;南支低槽平均云量和降水量较多,其对淮河以南影响显著.
吴有训胡雯袁野陈晓红黄勇李爱华
关键词:云系物理量场环流分型
基于Fisher判别准则的雷达产品识别降水方法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2006-2007年合肥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安徽省全省自动雨量站的较长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基于Fisher多因子二级判别方法建立判别函数,以雷达产品数据作为预报因子来识别降水。结果表明,春、秋季和夏季的雷达产品数据与自动雨量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Fisher判别函数对降水的识别准确率较高,雨天的历史回报准确率分别达到76.16%和82.38%。
袁野邵洋李爱华李建邦
关键词:FISHER准则雷达自动雨量站
基于SWAN的人工增雨可作业区识别系统
袁野周述学杨光李爱华冯静夷李建邦刘慧娟徐海军吴林林吴汪毅
项目建设主要包括3个部分:人工增雨作业可作业对流云识别雷达指标系统、基于SWAN产品在人影中应用开发、作业指挥系统修改完善.1.人工增雨作业可对流云识别雷达指标系统(1)开展对流云雷达结构特征与降水关系研究;(2)依据研...
关键词:
中国华东高海拔地区春夏季臭氧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利用统计方法和数值模拟对2008年4月18日-7月28日和2009年5月19日-8月20日在黄山光明顶的两次外场观测中臭氧(O3)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中国华东高海拔地区O3的质量浓度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5、6和7月的月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7.73、101.93和68.02μg·m^-1,其中5月和6月的月平均质量浓度相对于国内其他本底站(除上甸子外)以及南极地区高出25~60Iμg·m^-1,7月与其他地区质量浓度相差较少。该地区的0,质量浓度相对于其他地区整体上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高质量浓度超标事件发生的次数很少,只占总观测时间的3.9%。质量浓度EI最大值多出现在夜间21时一次日06时(北京时间,下同),呈多峰分布,并且变化幅度很小,在15—20μg·m^-1,通过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模拟当地上空对流层顶高度和晴空湍流等要素的变化发现,O3质量浓度和对流层顶折叠现象有关。不同天气条件下,其质量浓度在晴天最高,雨天最低,雾天和阴天在二者之间。臭氧质量浓度与温度、相对湿度和其他污染气体(CO、N0和NO3)浓度之间有很强的负相关,而与风速相关性相对较弱;5月北面来风占主导,各风向所对应的O3质量浓度分布较均匀,而6月和7月西南风占主导,北面来向的风对应的质量浓度要高于南面来向。在利用KZ过滤器将O3原始数据分解成不同组份后,发现当地O3质量浓度整体上受低频组份(CBL组份)的控制,其余各高频组份(CSY、CDU和CID组份)只是会使其质量浓度在基准线附近波动。随后对发生在2009年5月28—31日和6月12—15日期间的两次0,质量浓度超标事件中CSY、CDU和CID对基线的贡献做了定量分析。
张天航银燕高晋徽陈魁肖辉安俊琳严家德李爱华陈建春
关键词:臭氧位涡晴空湍流
组网雷达的精细化人工增雨作业参数研究
本文利用安徽省组网多普勒雷达资料,通过GIS数据和地理空间转换,建立了4km、5km、6km、7km、8km高度的强度场雷达拼图,精细化地分析了火箭人工增雨的作业参数.
吴汪毅杨光李爱华邵洋
关键词:组网雷达GIS数据雷达拼图人工增雨作业
文献传递
国家气象中心人影产品的本地化应用和对比分析
2006年国家气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室以GRAPES模式为基础,通过耦合详细的云降水物理方案,研发了人工增雨的云系模式。为了将人工影响天气数值模式产品更好地指导人工增雨作业,本文基于DELPHI语言编制了国家气象中心人...
杨光李爱华李建邦吴汪毅
关键词:本地化多普勒雷达
文献传递
CINRAD/SA雷达对Parsivel激光粒子谱仪的干扰及处理技术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黄山光明顶的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在实际观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仪器自动连续观测以来每天09:00—16:00采样数据均出现异常谱,经排查发现这个时段恰好是CINRAD/SA雷达观测时段,所以考虑异常数据由雷达电磁辐射或周围电磁场的影响造成,并简要探索了其影响原因。根据金属可以屏蔽电磁波的性质,在确保钢丝网完全屏蔽雷达的电磁辐射下,考虑尽量不影响仪器周围的流场结构且易于固定等因素,经过多次试验,最终选定在雷达方向靠近雨滴谱仪器约3m处安放钢丝网,完全屏蔽了雷达观测时对仪器的辐射,保障了观测资料的可靠性。
李爱华周述学陈魁纪雷洪杰
关键词:CINRAD电磁波钢丝网
合肥地区空中水资源分析(摘要)
袁野李爱华王成章
关键词:微波辐射计天气型水资源
文献传递
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指导产品可预报性分析
通过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指导产品中的云微观物理量产品与安徽省降水资料的相关关系的统计,分析了各种云微观物理量不同层次产品与安徽省六个气候生态区域累计3 h雨量的相关系数特点,给出了对各个区域的降水可预报性较好的产品.
李爱华袁野李建邦邵洋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降水预报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