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厌氧菌
  • 1篇血清
  • 1篇厌氧
  • 1篇厌氧细菌
  • 1篇液体培养基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乳果糖
  • 1篇双歧杆菌
  • 1篇培养基
  • 1篇微生物学
  • 1篇胃炎
  • 1篇螺杆菌
  • 1篇慢性
  • 1篇慢性胃炎
  • 1篇酶链反应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检测血清
  • 1篇合酶

机构

  • 5篇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李澍虹
  • 3篇蒋笑平
  • 3篇段芳龄
  • 2篇冯常炜
  • 1篇郑鹏远
  • 1篇陶笃学
  • 1篇赵治国
  • 1篇施志欣
  • 1篇张玉林
  • 1篇冯常炜

传媒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的系列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对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的关系,HP的生物学特性、诊断方法、治疗学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在100例消化不良患者中HP的阳性率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为80.8%(51/63),慢性萎缩性胃炎为75%(15/20),而正常胃粘膜中为11.7%(2/17)。电镜下,HP寄居处胃粘膜微绒毛变稀疏或消失,上皮细胞粘液颗粒减少,而当HP清除后胃粘膜超微结构恢复正常,这些均提示HP的致病性。HP对酸是敏感的,其产生的尿素酶分解胃液中的尿素产氨起到了自身抗酸保护作用,此举有助于HP在胃中高酸环境中生存,并由此可以通过测定胃液尿素氮(GUN)含量来诊断HP感染。对多种诊断HP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改良Giemsa染色法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可满足临床应用。用庆大霉素、铋剂治疗HP阳性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段芳龄郑鹏远李澍虹樊晓明杨光张玉林蒋笑平王跃勤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
厌氧菌液体培养基的改进
1995年
对厌氧菌液体培养基进行改进,该基的最佳条件为:GAM肉汤80ml、覆盖液体石蜡2cm;该基可在4℃冰箱保存3周、20℃室温保存2周;以该基作厌氧培养可直接置37℃温箱培养,48h可使菌数>2.5×103万/L。提示:此结果与在厌氧罐内培养的厌氧菌生长结果完全一致,并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
蒋笑平李澍虹施志欣冯常炜段芳龄
关键词:培养基厌氧细菌液体培养基
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DNA与乙肝标记33例临床分析
1994年
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DNA与乙肝标记33例临床分析李澍虹,段芳龄,陶笃学(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郑州450003)PCR技术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的简称,它是新近建立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模拟...
李澍虹段芳龄陶笃学
关键词:HBV-DNA聚合酶链反应
长期腹泻、消瘦、发热
1994年
长期腹泻、消瘦、发热冯常炜,赵治国,李澍虹整理(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450003)病历摘要赫某,男,39岁,工人。以腹泻、消瘦3年半,加重伴间断发热1年,于1992年7月15...
冯常炜赵治国李澍虹
关键词:腹泻发热病例讨论
含不同浓度乳果糖的改良GAM培养基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1994年
双歧杆菌是一种专性厌氧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发酵多种糖类,产生乙酸和乳酸,使结肠pH值降低,从而抑制肠道其它致病菌的生长和减少氨的重吸收。但它本身又是一种不耐酸的细菌,当pH值低于5时,自身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本文经研究在含不同浓度乳果糖的改良GAM培养基上双歧杆菌的生长情况,得出结果,如果培养基中乳果糖的浓度≥4%时,双歧杆菌菌落明显减少,此时培养基的pH值低于5。本实验的目的旨在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或同时采用一些其它扶植双歧杆菌生长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李澍虹冯常炜蒋笑平
关键词:厌氧菌双歧杆菌微生物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