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再灌注
  • 5篇缺血
  • 5篇缺血再灌注
  • 5篇脑缺血
  • 5篇脑缺血再灌注
  • 5篇灌注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胰岛素样
  • 4篇胰岛素样生长...
  • 3篇胰岛素样生长...
  • 3篇鼠脑
  • 3篇鼠脑缺血再灌...
  • 3篇缺氧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间歇性缺...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间歇性缺氧
  • 3篇梗死

机构

  • 1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李植灿
  • 7篇姚庆阳
  • 3篇洪志林
  • 2篇宫淑杰
  • 2篇蔡若蔚
  • 2篇王惠民

传媒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FGF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梗塞前和再灌注前5 min灌胃给药,于再灌注后3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缺血区脑组织b FGF表达情况,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组大鼠脑组织b FGF的表达升高(P<0.05);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塞体积减少(P<0.05)。结论 b FGF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性因子,复方血栓通胶囊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b FGF的表达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李植灿姚庆阳
关键词:复方血栓通胶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IGF-1在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表达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性缺氧(CIH)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I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6只,随机选取10只在缺氧箱中行血氧检测,余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UC),假手术组,CIR组,CIH+CIR组。建立SD大鼠CIH模型,并行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额顶部皮质缺血半暗带IGF-1的表达,并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结果 CIH+C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梗死体积较CIR组严重(P<0.05);CIH+CIR组与CIR组相比较IGF-1表达减少(P<0.05)。结论 IGF-1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性因子,CIH可使IGF-1表达降低,并可能是CIH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李植灿洪志林蔡若蔚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间歇性缺氧脑缺血再灌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继发急性脑梗死后血糖波动对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来该院就诊且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和无糖尿病病史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同时,在溶栓前后对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并分析患者血糖波动对药物剂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平均血糖水平、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最大血糖波动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溶栓效果和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如继发急性脑梗死,血糖波动增大,溶栓效果及预后较差。
姚庆阳李植灿
关键词:2型糖尿病急性脑梗死血糖波动神经功能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合并颅高压、周围神经病、肠梗阻1例报告
2014年
患者,男性,29岁,因四肢麻木、乏力9m于2011年10月8日入院。人院前1Y余有经鼻烫吸海洛因病史8m,开始4m为0.2g/次,每天3次;后4m每天约吸食2g,未规则戒毒。入院前9m开始出现四肢麻木、乏力,开始时为双下肢远端麻木、乏力,站立、行走困难,并呈进行性加重,
姚庆阳宫淑杰李植灿王惠民
关键词: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周围神经病颅高压肠梗阻烫吸海洛因下肢远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被引量:1
2010年
李植灿洪志林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慢性间歇性缺氧合并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通过慢性间歇性缺氧(CIH)合并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模型的建立,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脑梗塞的影响。方法:2月龄Sprague-Dewley(SD)大鼠34只,随机选取10只在缺氧箱中行血氧检测,余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UC,n=6),假手术组(n=6),CIR组(n=6),CIH+CIR组(n=6)。CIH+CIR组大鼠每天间歇性缺氧8小时。UC组、假手术组及CIR组暂不作处理。8周后CIR组和CIH+CIR组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MCA0)模型。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大鼠大体情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结果:CIH+CIR组与CIR组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慢性间歇性缺氧合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可满足OSAS+脑梗死基础研究的需要,CIH可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李植灿洪志林蔡若蔚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梗死慢性间歇性缺氧脑缺血再灌注
用尤瑞克林与丁苯肽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探析
2016年
目的 :探讨用尤瑞克林与丁苯肽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49例)和研究组(51例)。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与丁苯肽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病死率、NIHSS评分、ADL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1)经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其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其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尤瑞克林与丁苯肽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降低其死亡率,且用药较为安全。
李植灿姚庆阳
关键词:尤瑞克林大面积脑梗死
α-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α-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对照组采用α-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腱反射和下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7/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60%(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下肢神经功能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LAT)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DPN的临床效果佳,不仅可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而且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姚庆阳李植灿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
IGF-1和HSP70在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表达的研究
目的:建立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intermittenthypoxiaCIH)合并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CIR)的大鼠模型,根据大鼠慢性间歇性缺氧与脑缺血再灌注后胰岛...
李植灿
关键词:慢性间歇性缺氧脑缺血再灌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热休克蛋白70
文献传递
临床诊断散发型克雅病3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5年
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又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亚急性海绵状脑病。是由异常朊蛋白(prion protein,Pr P)在脑内沉积引起的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症状的致死性疾病。其临床特点包括:起病隐匿,表现为进行性智能减退,伴有小脑、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受损的症状和体征,病变累及到大脑皮质、丘脑、小脑、脑干和脊髓。
宫淑杰姚庆阳王惠民李植灿
关键词:散发型海绵状脑病朊蛋白病进行性痴呆锥体外系PRION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