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林
- 作品数:38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小切口与传统术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对比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术式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肱骨外科颈骨折55例,随机分为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25例(小切口组)和传统的肩关节前内侧切口入路30例(传统组),均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功能Neer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小切口组和传统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1.32±12.25)min和(138.80±19.2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2.40±21.07)ml和(344.00±77.35)ml,切口长度分别为(9.08±1.66)cm和(15.06±1.12)cm,Neer评分分别为92.84±4.29和85.20±6.73。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Neer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切口组和传统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88±1.90)min和(8.60±2.2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与传统术式相比,肩外侧小切口入路具有创伤小、显露简单、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点,但不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 尚咏伍骥赵旭红李松林陈名智
- 关键词:骨折小切口肱骨锁定加压钢板
- 平山病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6年
- 平山病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肉萎缩,于1959年由日本学者Hirayama等[1]首次报道,是一种主要累及下运动神经元的良性自限性疾病。平山病较罕见,多为散发,偶有家族发病,多数案例报道来自亚洲,尤其是日本及印度[2-3],北美及奥地利等亦有报道[4-5]。本院2011年8月—2014年2月确诊3例平山病,现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电生理学特征、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方案分析,报告如下。
- 王林飞伍骥郑超吴迪黄蓉蓉李松林
- 关键词:上肢肌萎缩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关节滑液中MCP-1和IL-8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骨质溶解、关节磨损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关节滑液中白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人工关节周围骨质溶解及关节磨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5例陶瓷-陶瓷、16例金属-金属材质人工关节置换组和10例对照组中MCP-1和IL-8的表达水平,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分析人工关节周围骨质溶解及磨损微粒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陶瓷-陶瓷及金属-金属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关节滑液中大量表达MCP-1及IL-8,且金属-金属人工关节置换组关节滑液中MCP-1的水平明显高于陶瓷-陶瓷组;金属-金属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了骨质溶解,陶瓷-陶瓷组中未检测到骨质溶解;MCP-1与骨质溶解及关节磨损微粒之间相关性较差,而IL-8与骨质溶解及关节磨损微粒的产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人工关节存在促使大量MCP-1及IL-8表达,且IL-8大量产生能引起金属-金属人工关节周围发生骨质溶解及产生磨损微粒,表明有可能通过触发炎症反应引起骨质溶解诱导的人工关节松动,提示具有作为人工关节松动标记物的潜力,同时为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赵旭红伍骥李松林初冬
-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MCP-1IL-8骨质溶解
- 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经小切口入路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CP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56岁~72岁,平均年龄62.8岁;骨折按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4例。受伤原因:车祸9例,摔伤20例,打击伤2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约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2.2~6.4个月,平均3.7个月;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未出现腋神经和旋肱血管损伤;随访末的最终疗效按Neer评分,优18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达93.5%。结论LCP肩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软组织损伤及骨折断端残留血供的破坏,复位满意、固定坚强。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粘连,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 尚咏伍骥赵旭红初冬李松林
- 关键词:小切口肱骨骨折
- 脊柱肿瘤--是前路手术?还是后路手术?或是前后路联合手术
- 本文对脊柱肿瘤的手术治疗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对于原发性的脊柱恶性肿瘤,应尽可能的和积极的彻底根治性手术切除和良好脊柱重建。对于转移性的脊柱肿瘤,如若预测病人的生命周期大约超过6月以上,或即将合并脊髓进行性损害时,可谨慎...
- 伍骥初东张新利贾光虞攀锋李松林陈明智范恒华尚咏崔玉明朱克顺赵旭红郑超王琦
- 关键词:脊柱肿瘤肿瘤切除脊柱重建
- 文献传递
- Prodisc-C的早中期临床表现
- 目的:观察和随访Prodisc-C假体及该项脊柱非融合新技术在颈椎椎间盘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早中期临床经验。方法:我们从2006年7月在临床中针对颈椎椎间盘病变而导致的颈段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的部分患者,实施了经颈前路责任病变椎...
- 伍骥陈明智崔玉明尚咏郑超范恒华虞攀锋王琦赵旭红初东朱克顺张新和李松林贾光
-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
- 文献传递
- 特殊类型踝关节骨折手术方法选择
- 目的 针对不同类型包括Lauge-Hansen分型外的踝关节骨折手术方法进行讨论。方法 选取2014年-2017年踝关节骨折病人以Lauge-Hansen分型进行分类,选取60例病例,分为5组,旋后内收型5例,旋后外旋型...
- 李松林杜俊杰
- 脊柱肿瘤—是前路手术? 还是后路手术? 或是前后路联合手术
- 目的探讨根据不同的脊柱肿瘤病理损害,选择是前路手术?还是后路手术?或是前后路联合手术?方法对于我科近年来收治的脊柱肿瘤病例,根据病人的总体情况、肿瘤病灶的不同性质、不同部位, 不同节段,以及脊柱不同破坏程度的病例, 分别...
- 伍骥陈明智范恒华尚咏崔玉明朱克顺赵旭红郑超王琦初东张新和贾光虞攀锋李松林
- 关键词:前后路联合手术后路手术前路手术
- 文献传递
- 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LAC)对LPS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LAC)对LPS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人关节软骨细胞,分为四组,即对照组、LPS组(100 ng/mL LPS处理6小时)、LAC组(5μM LAC处理1小时)和LAC+LPS组(5μMLAC预处理1小时后,给予LPS处理6小时),分别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和比较各组细胞内20s蛋白酶体,NF-κB,TNF-α和iNOS的含量。结果:LPS处理后的人关节软骨细胞内20s蛋白酶体,NF-κB,TNF-α和iNOS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LAC+LPS组以上指标较LPS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LAC组和LAC+LPS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AC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炎症反应。
- 赵旭红伍骥李松林初冬黄蓉蓉
- 关键词:关节软骨细胞蛋白酶体
- 前路手术治疗成人胸腰段Denis B型爆裂性骨折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 通过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Denis B型爆裂骨折,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及总结前路手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2月胸腰椎Denis B型爆裂性骨折并伴有部分神经功能障碍患者28例.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S)功能评分和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价.影像学指标测量Cobb后凸角和伤椎单位前缘高度,CT矢状位测量椎管狭窄指数. 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37.7个月.术前平均椎管狭窄指数45.4%,终末随访为3.8%.患者终末随访时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明显改善.Cobb后凸角由术前的平均22.9°降至终末随访时10.4°(P<0.05).伤椎单位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30.3 mm抬高至终末随访时38.7 mm.ODI、VAS终末随访与术前比较,分别平均降低38.4分和7.3分(P<0.05),术后与终末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IS运动、感觉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终末随访与术前比较,分别平均增加23.0分和30.7分(P<0.05).无内固定失败. 结论 前路手术具有直视下手术、椎管减压充分、后凸畸形矫正、融合率高、固定节段短、早期康复等优势.
- 郑超伍骥黄蓉蓉初冬赵旭红虞攀峰尚咏李松林崔玉明范恒华
- 关键词:胸椎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