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海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Bx联合AFB1诱导肝卵圆细胞体内转化为肝癌的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转HBx基因大鼠卵圆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
第一节真核表达质粒pEGF-HBx构建和鉴定
目的构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HBx,以利于转染细胞的标记和观察,为...
- 李常海
- 关键词:HBX基因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HBX基因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卵圆细胞肝癌肝癌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98 例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后肝功能不全的术前及术中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术后肝功能不全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ICG-R15)、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及肝切除量.结论 ICG-R15的高低、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的长短和肝切除量是影响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程度重要因素.
- 张贯启张志伟李常海董汉华罗鸿萍
- 关键词:肝切除术肝功能不全吲哚菁绿
- 甲胎蛋白对耐药基因MDR1表达及肝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对耐药基因MDR1表达和肝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建立稳定表达AFP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AFP,分别通过Real-timePCR和蛋白印迹检测转染前后AFP和MDR1的表达。MTF法测定SMMC-7721/AFP和SMMC-7721/EGFP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siRNA沉默SMMC-7721/AFP细胞中MDR1的表达,观察细胞对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肝癌组织中MDR1编码蛋白PgP的表达,分析PgP表达与血清AF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在SMMC-7721/AFP细胞能检测到AFPmRNA和蛋白表达,而对照细胞则未检测到AFP表达,表明AFP稳转细胞系构建成功。SMMC-7721/AFP细胞中MDR1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细胞,SMMC-7721/EGFP和SMMC-7721/AFP细胞MDR1mRNA水平为对照组的(52.7±1.5)倍(P〈0.05)。SMMC-7721/AFP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增加了(12.8±1.1)倍(P〈0.05)。siRNA沉默SMMC-7721/AFP细胞中MDR1的表达后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明显增强。肝癌组织中Pgp的表达和血清AF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AFP可通过上调MDR1的表达引起肝癌细胞对阿霉素耐药。
- 吴超杨健张金玲金涛何前进李常海
- 关键词:甲胎蛋白肝癌耐药基因化疗耐药
- ICG-R15、iMELD及CLD评分在预测肝细胞癌术后肝功能不全程度中的作用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以术后肝功能不全程度为标准来研究术前吲哚氰绿15 min内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ute,ICG-R15)、综合的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the integrated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scores,i MELD)和慢性肝功能不全评分(chronic liver dysfunction scores,CLD)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功能不全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利用脉冲式色素浓度分析法(pulse dyedensitonmetry,PDD)行吲哚氰绿(indocyanine green,ICG)排泄试验,同时计算患者的i MELD及CLD评分。结果随着术后肝功能不全程度的递增,ICG-R15及CLD评分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R15与CLD评分相关性明显强于ICG-R15与i MELD评分的相关性(r=0.65,r=0.49)。结论 ICG-R15与CLD评分正向相关性明显强于i MELD评分。
- 张贯启张志伟李常海董汉华涂振霄童兵吴俣陈孝平
- 关键词:肝功能不全
- Hes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4年
- 目的:检测Hes1基因在人肝细胞癌、癌旁、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乙肝病毒(HBV)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探讨Hes1通路在HBV致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人肝细胞癌标本(癌、癌旁组织),20例肝硬化组织和2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中Hes1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Blot)技术对组化结果进行验证(分别检测10例标本)。比较Hes1在四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HBV的相关性和与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显示,Hes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癌旁和肝硬化组织中呈中度阳性表达,而正常肝组织中呈阴性表达;Hes1在肝癌、癌旁、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12%、40.23%、32.23%和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s1在癌旁和肝硬化组织中表达无差别(P>0.05)。在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肝组织中,前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Hes1的表达与HBV呈显著正相关(r=0.787,P=0.001)。低分化肝细胞癌中Hes1的表达明显强于高分化肝细胞癌(P<0.05)。结论 Hes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Hes1在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Hes1高表达可能意味着预后较差。
- 李常海廖铂张尊义涂震宵童兵吴俣董可帅陈孝平
- 关键词:HES1乙肝病毒肝细胞癌
- 线粒体促凋亡因子Omi/HtrA2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丝氨酸蛋白酶Omi/HtrA2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3例肝癌、30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Omi/HtrA2的表达。结果29例(67·44%)肝癌中Omi/HtrA2蛋白表达阳性,30例癌旁组织和10正常肝组织没有或只有少量很弱的表达。肝癌高分化组中Omi/HtrA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组(P<0·01)。另外,Omi/HtrA2表达与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相关,但Omi/HtrA2表达与肝硬化、有无癌栓、HBsAg和AFP无关。结论肝细胞癌可能需要Omi/HtrA2的表达来促进凋亡,Omi/HtrA2的表达对肝癌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 徐宗全陈孝平李常海李高鹏张志发
- 关键词:OMI/HTRA2丝氨酸蛋白酶肝癌凋亡
- 线粒体促凋亡因子Omi/HtrA2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丝氨酸蛋白酶Omi/HtrA2是最近发现的线粒体促凋亡因子。近期研究发现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某种作用,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尚无报道。我们研究Omi/HtrA2在肝癌细胞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Omi/HtrA2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徐宗全陈孝平李高鹏李常海张万广
- 关键词:OMI/HTRA2促凋亡因子肝癌组织丝氨酸蛋白酶肝癌细胞生发
- Twist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ncer,H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扩散机制尚未阐明。本文主要探讨Twist基因在人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1...
- 李常海
- 关键词:TWIST基因肝细胞癌转录因子
- 文献传递
-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现状被引量:18
- 2005年
- 李常海陈孝平黄志勇何松青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治疗主要死因手术切除切除术后肝癌手术
- 入肝血流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评价入肝血流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在腹腔镜肝切除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由同一医疗组开展的腹腔镜下肝切除51例,其中入肝血流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阻断组)32例,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组)19例。记录术中阻断时间、出血量、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肝功能、肾功能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联合阻断组入肝血流平均阻断时间17 min,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时间12 min。Pringle组平均阻断时间23 min。联合阻断组术中出血量平均(370.1±107.9)ml,1例病人输血,显著低于Pringle组(560.3±191.3)ml,术中输血3例。联合阻断组无手术中转开腹,Pringle组中转开腹1例。阻断肝下下腔静脉,病人平均动脉压由阻断前的(92.3±4.7)mmHg下降至(71.3±4.6)mmHg,心率则由阻断前的(73.9±6.9)次/min增快至(93.5±10.7)次/min。松开阻断带后,在无明显出血情况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可自行恢复至阻断前水平。两组肝功能和肾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总体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入肝血流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安全有效,并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中转率。
- 张万广张必翔王健张志伟朱鹏李常海董汉华陈孝平
- 关键词:肝切除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