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鹿茸
  • 3篇细胞培养
  • 2篇梅花鹿
  • 1篇血清
  • 1篇液氮
  • 1篇液氮保存
  • 1篇原代培养
  • 1篇生长率
  • 1篇体细胞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组织
  • 1篇器官
  • 1篇器官保存
  • 1篇温度
  • 1篇细胞结构
  • 1篇细胞系
  • 1篇细胞原代培养
  • 1篇显微结构观察
  • 1篇小牛

机构

  • 7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李大卫
  • 5篇徐存栓
  • 4篇李宗义
  • 4篇王林嵩
  • 4篇宛霞
  • 3篇储成才
  • 2篇李景原
  • 2篇徐军政
  • 1篇高明乾
  • 1篇李仲辉
  • 1篇瞿文元

传媒

  • 7篇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4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山丹(lilium pumilum)的组织培养和再生鳞茎的形态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2
1995年
取山丹鳞片,在附加不同激素水平的MS或LS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出最适合山丹快速繁殖的培养基(MS+BA_0.s+NAA_0.5).本文观察了再生鳞茎的外部形态,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愈伤组织和再生鳞茎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再生鳞茎在形成后30d内形态结构正常,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鳞片上部发育成脆弱的条形叶;叶内细胞一部分解体,在叶肉内形成通气组织。
李景原李大卫毛健民
关键词:百合科
鹿茸整体液氮保存及复苏试验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对鹿茸的整体液氮保存及复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液氮冷冻和复苏方法,可使在液氮中保存一年半的鹿茸组织结构不受任何破坏,细胞仍可在体外培养增殖、传代[到目前(1990.1)已传至第十五代,现仍在继续传代]。
刘秀斌徐存栓李大卫徐军政储成才宛霞李宗义王林嵩
关键词:鹿茸器官保存液氮冷冻
鹿茸皮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1990年
本文报道了从培养的鹿茸皮肤组织块建立细胞系(定名为PAS—001)的方法。目前该细胞系已进行了30代培养。同时,对该细胞系的生长率、分裂指数、染色体组型以及不同培养基对其生长的影响也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李大卫徐存栓储成才宛霞李宗义金珊王林嵩徐军政朱会云高太新
关键词:鹿茸细胞培养皮肤组织生长率
鹿茸的组织结构及离体细胞的显微结构观察
1990年
本文对鹿茸的组织结构、鹿茸皮肤及顶端肉质部分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较详尽的观察,同时对从鹿茸分离的细胞及由鹿茸组培养出的细胞形态结构也作了初步研究。
李大卫徐存栓李仲辉瞿文元任向辉储成才宛霞李宗义王林嵩高太新徐军政
关键词:鹿茸细胞结构梅花鹿
鹿茸组织和细胞原代培养和继代培养研究
1990年
本文对鹿茸皮肤及肉质部分组织块的培养及继代培养方法、从鹿茸各组织中分离细胞的方法及分离细胞的原代培养和继代培养进行了研究。由鹿茸皮肤细胞建立的细胞系已在体外培养了近四个月,传至第三十代,由鹿茸的肉质部分建立的细胞系已在体外传了二十几代。传代工作仍在继续。
徐存栓李大卫徐军政宛霞高明乾储成才李宗义王林嵩尚志强高太新
关键词:鹿茸细胞培养梅花鹿
牡丹组织培养中玻璃化现象的出现及初步观察被引量:27
1992年
本文首次报道了牡丹组织培养中出现的玻璃化现象.对牡丹正常苗与玻璃苗的形态学差异也作了较详尽的观察.同时通过实验发现,温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牡丹玻璃苗的发生及发生频率.
储成才李大卫
关键词:玻璃化现象温度
XL-HO_1在人和动物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1993年
本文报道了9种细胞,在含有不同浓度的XL-HO_1加小牛血清(NBSC)的RPMI-1640培养基(M2-M4)中的生长率,以及这些细胞在仅含有20%NBSC的RPMI-1640培养基(Ml)和仅含有20%XL-HO_1,的RPMI-1640培养基(M5)中的生长率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各种细胞在5种培养基(Ml-M5)中的生长率并无显著差异,证明XL-HO_1,和NBSC的效用相同,可作为NBSC的代用品,或者与NBSC配合,作为人和动物细胞培养基的添加成分。
李大卫徐存栓储成才李景原徐军政
关键词:小牛血清细胞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