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强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盈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美沙酮
  • 5篇美沙酮维持
  • 4篇美沙酮维持治...
  • 3篇队列研究
  • 2篇海洛因
  • 2篇感染率
  • 2篇艾滋病
  • 2篇病毒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治疗效果评价
  • 1篇脱失
  • 1篇疗效
  • 1篇美沙酮治疗
  • 1篇海洛因成瘾
  • 1篇海洛因成瘾者
  • 1篇海洛因依赖
  • 1篇肝炎
  • 1篇肝炎病毒

机构

  • 5篇梁河县疾病预...
  • 5篇陇川县疾病预...
  • 5篇盈江县疾病预...
  • 5篇瑞丽市疾病预...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云南省德宏州...
  • 2篇德宏州疾病预...
  • 2篇潞西市疾病预...

作者

  • 5篇叶润华
  • 5篇项丽芬
  • 5篇杨跃诚
  • 5篇段松
  • 5篇李国强
  • 4篇龙玉存
  • 4篇高洁
  • 4篇何纳
  • 4篇尹棉松
  • 4篇吴尊友
  • 3篇柔克明
  • 3篇庞琳
  • 2篇韩晶
  • 2篇杨顺生
  • 2篇唐仁海
  • 1篇尹锦松
  • 1篇段一娟
  • 1篇蘑仁海
  • 1篇李忠诚
  • 1篇杨世江

传媒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云南省德宏州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降低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的效果。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数据库下载德宏州数据,获得美沙酮服药人员动态队列HIV新发感染发病密度,与德宏州未参加美沙酮治疗的吸毒人群动态队列进行比较,评价美沙酮维持治疗预防HIV新发感染的效果。结果美沙酮服药人员队列入组1 050人,观察1 517.66人年,共发现14例HIV新发感染,4年平均发病密度为0.92/100人年,入组初期发病密度较高;德宏州未参加美沙酮治疗的吸毒人群队列入组708人,观察1 037.61人年,共发现47例新发感染,4年平均发病密度4.53/100人年,随访过程中发病密度均较高。美沙酮服药人员队列HIV新发感染的危险是德宏州吸毒人群队列的0.20倍(95%CI:0.11~0.36)。单纯口吸或烫吸、单纯注射或注射与其他方式混用的吸毒者中,美沙酮服药人员发生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分别是德宏州吸毒人群的0.07倍和0.21倍。结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吸毒人群的HIV新发感染。
项丽芬刘芃高洁杨跃诚叶润华段一娟李忠诚杨顺生官平珍龙玉存莫惠萍尹棉松李国强李升奇庞琳刘恩武吴尊友段松
关键词:艾滋病队列研究美沙酮治疗
云南省德宏州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社会效应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价云南省德宏州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工作开展6年来的社会效应。方法将2005年6月1日~2011年1月4日德宏州所有参加MMT且有随访记录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首次入组治疗时建立的"基线调查"作为本次研究的"基线"资料,以最近1次随访评估作为"随访",并按其服药时间分层分析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共有4 306人参加MMT,将其中有随访记录的2 562人(59.5%)作为研究对象。通过MMT,过去1月使用毒品的比例由基线时100.0%下降至随访的13.7%;过去1个月注射毒品者的比例由基线时24.4%下降至随访的9.7%;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由基线时27.9%上升至随访的38.5%;过去3个月发生过违法犯罪行为的比例由基线时11.5%下降至随访的3.9%;目前有工作的比例由基线时24.9%上升至随访的34.1%;HIV感染者的安全套使用率由基线时49.2%上升到随访的73.5%。结论 MMT在促进研究对象减少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降低毒品危害、回归社会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公共卫生意义和社会效应。
唐仁海段松杨跃诚项丽芬叶润华高洁杨顺生杨盈波龙玉存李国强尹棉松何纳
关键词:美沙酮HIV海洛因依赖避孕套
云南省德宏州美沙酮维持治疗者HIV新发感染率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就诊者中HIV新发感染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将德宏州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所有入组MMT且HIV检测阴性的海洛因成瘾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队列观察其HIV阳转情况,计算HIV新发感染率并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有3154名对象符合队列纳入标准,截至2011年6月,共有1023人(32.4%)入组MMT后从未接受过HIV随访检测,属于“失访”;另有2131人(67.6%)接受过至少一次HIV随访检测,累计随访观察4615.86人年,期间22人发生HIV抗体阳转,HIV新发感染率为0.48/100人年。无业、无婚史、自认人组前有注射毒品史者以及人组时HCV检测阳性者的HIV新发感染率较高,随访期间尿检结果均为阴性者中无一例HIV新发感染。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入组前无注射毒品史者的HIV感染风险显著低于入组前有注射毒品史者(HR=0.29,95%CI:0.11-0.76)。结论德宏州MMT在减少HIV经吸毒途径传播中初显成效,需重点关注入组MMT前有静脉注射毒品行为以及治疗期间偷吸海洛因的MMT就诊者中HIV新发感染,加强随访和HIV检测力度。
段松杨跃诚韩晶杨顺生杨盈波龙玉存李国强尹锦松项丽芬叶润华高洁蘑仁海庞琳柔克明吴尊友何纳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艾滋病病毒队列研究
云南省德宏州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2005-2009年间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入组治疗时间作为进入队列时间进行动态队列研究,计算不同随访时间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率,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云南省德宏州2005-2009年间共3758人人组治疗,男性占95.8%;以20~39岁为主,占75.8%;农民和无业者占90.4%;少数民族占57.0%;未婚者占35.0%,已婚有配偶者占55.5%;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者占43.9%.开始吸毒的平均年龄为23.93岁;吸食海洛因占96.3%;有40.6%的吸毒者曾经注射吸毒;有21.7%的吸毒者为HIV感染者.美沙酮服药时间最短者不足1个月,最长61个月;首次服药剂量最小为1 ml,最大为330 ml,中位剂量25 ml.截止观察期末,累计退出治疗1798人,在组治疗1960人;入组治疗后1、3、6、9、12、24、36、48和60个月的累积保持率(%)分别为0.919、0.847、0.756、0.690、0.637、0.519、0.417、0.360和0.32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对象所在治疗点、首次服药年度、婚娴状况、HIV抗体检测结果、首次服药剂量以及最后一次尿检结果与维持治疗保持时间长短有显著关联.结论 德宏州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率较高;应加强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相关咨询和宣传教育、加强家庭或社区支持、给予合适的首次美沙酮剂量、并解决好偷吸毒品的问题.
杨跃诚段松项丽芬叶润华高洁杨顺生杨盈波龙玉存李国强尹棉松龚渝蓉杨世江王继宝吴尊友柔克明何纳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脱失影响因素
云南省德宏州美沙酮维持治疗者丙型肝炎病毒新发感染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就诊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新发感染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将2005年6月至2012年3月德宏州所有入组MMT且HCV检测阴性的海洛因成瘾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HCV阳转情况,计算HCV新发感染率并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2390名对象符合队列纳入标准.其中731人(30.6%)入组MMT后未接受随访检测;1659人(69.4%)接受过至少一次随访检测,累计随访观察3509.13人年,期间99人发生HCV抗体阳转,HCV新发感染率为2.82/100人年.2006-2011年HCV新发感染率依次为3.62/100人年、5.36/100人年、6.71/100人年、2.56/100人年、1.90/100人年和0.44/100人年.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待业/无业、入组前曾注射毒品、入组时HIV检测确认阳性者在MMT治疗期间新发HCV感染风险显著高于农民、入组前未注射毒品和入组时HIV检测阴性者(HR =2.02,95%CI:1.18 ~ 3.48;HR=9.05,95%CI:5.49 ~ 14.93;HR=2.12,95%CI:1.37 ~ 3.56).结论 德宏州MMT就诊者中HCV新发感染率自2009年起逐年下降,但职业为待业/无业、入组前曾注射毒品和HIV感染者其HCV新发感染的风险较高.
段松韩晶唐仁海杨跃诚项丽芬叶润华杨顺生杨盈波龙王存李国强尹棉松庞琳柔克明吴尊友何纳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美沙酮维持治疗队列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