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勤合

作品数:46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哲学宗教
  • 11篇文化科学
  • 10篇历史地理
  • 5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佛教
  • 7篇慧远
  • 5篇太虚
  • 4篇外交
  • 4篇文化
  • 3篇新平台
  • 3篇太虚大师
  • 3篇太虚法师
  • 3篇公共外交
  • 3篇法师
  • 2篇道教
  • 2篇地质公园
  • 2篇战俘
  • 2篇战争
  • 2篇世界地质公园
  • 2篇四库
  • 2篇太平洋战争
  • 2篇图书
  • 2篇女性
  • 2篇周敦颐

机构

  • 40篇九江学院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国家图书馆
  • 1篇中华书局股份...

作者

  • 46篇李勤合
  • 5篇滑红彬
  • 5篇冯莲
  • 2篇周敏
  • 1篇刘韶军
  • 1篇姚伟钧
  • 1篇李宁宁
  • 1篇帅式毅
  • 1篇杨年丰
  • 1篇李桂生
  • 1篇马亚中
  • 1篇刘蔷
  • 1篇张诒三
  • 1篇刘世德
  • 1篇单承彬
  • 1篇傅璇琮
  • 1篇王文洁
  • 1篇刘娟
  • 1篇马新蕾

传媒

  • 13篇九江学院学报...
  • 3篇图书馆杂志
  • 3篇郧阳师范高等...
  • 3篇公共外交季刊
  • 1篇中州今古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苏州教育学院...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对外传播
  • 1篇图书馆学研究...
  • 1篇儒藏论坛
  • 1篇西南古籍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6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鹿洞书院藏书目录研究
历代《白鹿洞书院志》保存的书院藏书目录,连续性强,是白鹿洞书院藏书的历史见证,为学者所重视。本文详人所略,略人所详,梳理了现存书院藏书目录情况,重点阐述了白鹿洞书院藏书目录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古典目录学中的地位。
李勤合
关键词:白鹿洞书院藏书目录古典目录
文献传递
殷墟不是殷都的废墟
2002年
李勤合
关键词:商王朝盘庚
1925年东亚佛教大会
太虚大师(1890-1947年)是近代中国佛教高僧,对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善于借助外缘弘法,大力推进中国佛教的世界化运动,其中1925年的东亚佛教大会就是由太虚等人推动而在日本召开的。此次大会由两国民间佛教...
李勤合柴颖菊
文献传递
走在三径之上:从陶渊明到周敦颐被引量:3
2020年
周敦颐虽然在《爱莲说》中自期为"莲",而与陶渊明的"菊"有所区别,但在精神上却是与陶渊明相通的。仕宦三十余年,周敦颐内心一直怀着归隐的愿望,时人也把他比作陶渊明。只是因为缺乏"三径之资",周敦颐才选择了"吏隐"生活。周敦颐用"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宣示自己的"吏隐"更是一种"泥隐",从而表达他不同于"吏隐"者的理想和远追陶渊明而不能的心迹。所以,莲更多的是对菊的继承和与牡丹的区别。
李勤合
关键词:陶渊明周敦颐
如何破解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的困境被引量:2
2020年
新时代如何创新表达方式,奏响对外传播的交响乐、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是地方文化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一个地方都与整个世界发生着或隐或显但却紧密的联系。
李勤合
关键词:文化工作者大合唱光荣使命交响乐洪亮
庐山烟雨浙江潮:太虚法师在庐山
2016年
太虚法师民国年间在庐山兴复大林寺,发起庐山暑期讲演会,创设世界佛教联合会、中华佛教联合会,并一度在庐山创办庐山学宭、编发《海潮音》,弘法庐山十余载,不仅丰富了庐山佛教文化的内涵,更从此开始世界佛化新运动。尤其是1937年,太虚法师发表《告全日本佛教徒众》和《告全国佛徒》,号召日本佛教徒抵制战争,更号召中国僧众奋勇护国,实际上是中国僧界的抗战动员书。庐山弘法成为法师一生弘法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值得人们纪念。
李勤合柴颖菊
关键词:太虚佛教
文化自信与佛教中国化
2017年
佛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身于尼泊尔,古代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与中国文化更为接近。佛教传入中国后,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缘起性空论"为基石的佛教伦理对全球化条件下重建世界伦理秩序具有重要启示;讲好"虎溪三笑"等佛教故事,推动世界各种文明之间和合共存,对进一步激发中国文化自信,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李勤合
关键词:佛教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四库全书》残本《庐山记》的文献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四库全书》残本《庐山记》相较日藏宋本《庐山记》五卷足本,虽然内容不全,但因为它有自己的独立可靠来源,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辑佚和校勘价值。其中收录了慧远《游庐山记》全文,为全本和其他文献所无。此外,四库残本还能补足全本中的多处阙文,校正其中的多处讹误。
李勤合滑红彬
关键词:《四库全书》
足本《庐山记》在近代的重新发现被引量:4
2011年
《庐山记》是宋代陈舜俞撰写的一部山志,本为五卷八篇,自明代以来惟存三篇。1900年,日本内藤湖南发现元禄十年刻足本《庐山记》并题写了跋语;1909年,罗振玉在日本发现成篑堂文库藏宋本足本和元禄十年刻足本,并分别于1917年和1928年将此二书印行,促进了此书在学术界的传播和利用。
李勤合马新蕾滑红彬
关键词:罗振玉内藤湖南
1925年东亚佛教大会
太虚大师(1890-1947年)是近代中国佛教高僧,对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善于借助外缘弘法,大力推进中国佛教的世界化运动,其中1925年的东亚佛教大会就是由太虚等人推动而在日本召开的。此次大会由两国民间佛教...
李勤合柴颖菊
关键词:世界化太虚大师太虚法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