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初阳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采用康复与保健相结合工作模式早期干预脑性瘫痪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对促进脑性瘫痪(简称CP)早期干预的作用。方法康复与儿童保健(简称儿保)相结合,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试(简称NBNA)、疫苗接种前体检、婴儿抚触等多种形式以便早期发现。结果(超)早期诊断率比前期明显提高,P<0.05。家长对康复治疗的接受程度提高,疗效提高,尤正常化人数增多。结论康复与保健结合,起到促进脑瘫早期干预的作用。
- 李初阳
- 关键词:康复保健脑性瘫痪早期干预儿童CP
- 小儿小脑蚓部肿瘤12例临床分析
- 1994年
- 小脑蚓部肿瘤在儿科临床上缺乏定位症状,易致误诊。本文分析12例小儿小脑蚓部肿瘤的临床特征,发现绝大多数以反复出现呕吐和步态不稳为早期特征。本病早期诊断关键在于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及详尽的神经系统检查,头颅CT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 李初阳钟建民
- 关键词:小脑蚓部肿瘤儿童脑肿瘤
- 新生儿沙门氏菌脑膜炎五例临床分析
- 1992年
- 新生儿沙门氏菌感染,全国各地相继报道,但新生儿沙门氏菌脑膜炎(以下简称沙门氏菌化脑)少见,而鼠伤寒沙门氏菌脑脓肿实属罕见。现将我院1987年7月~1990年6月收治的5例沙门氏菌化脑(其中一例合并脑脓肿),作临床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5例。足月儿4例,早产儿1例。入院日龄<3天3例,>3天2例。最小9小时,最大27天。初生体重<2500g3例,>2500g 2例。3例有窒息或产伤史,2例顺产。在家分娩3例,产院分娩2例。
- 李初阳詹美玲肖英邹音
- 关键词:新生儿室脑脓肿产伤初生体重缺氧缺血性脑病
- 66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非手术治疗被引量:8
- 2005年
- 李初阳周小凤熊玲琨张航梁琪
- 关键词:先天性肌性斜颈非手术治疗小儿非手术疗法病因不明发病率
- 两种方法治疗婴幼儿脑性瘫痪的对比观察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对比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脑瘫并精神发育迟滞的效果及效/价比。方法两种均以手法为基础,配合康复训练,A组脑活素等静脉点滴,30d 为1个疗程;B组脑活素等穴位注射,配合针刺(头针、体针),20d 为1个疗程。结果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B组效/价比高于A组。讨论中西医结合手法是治疗基础,结合穴位注射与针刺疗效显著。在治疗基础上训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穴位注射和针刺对患儿痛苦较大,故轻症、年龄小者选用A组方法。
- 李初阳张华高鹏
- 关键词:脑性瘫痪精神发育迟滞静脉滴注CP针刺
- 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疗效观察及其剂量的初步探讨
- 1991年
- 采用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疗效,显著优于安定与苯巴比妥的联合应用。苯巴比妥的用量与黄疸有关。对无合并高胆红素血症者,首次用20~25mg/kg,24小时后用维持量10~5mg/kg·d;合并高胆红素血症者,首次用10mg/kg,24小时后用维持量3~5mg/kg·d。黄疸消退后可加大至10mg/kg·d。强调采用的苯巴比妥为上海新亚制药厂生产的晶体钠盐,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 欧阳玲王启新李初阳
- 关键词:苯巴比妥破伤风
- 478例儿童智力测验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分析478例儿童智力测验结果,为早期教育、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CDCC),对发育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智力缺陷及智力临界状态占有一定比例,同时出现有智力分离情况。结论:及早发现儿童智力发育偏离情况,引起家长对儿童早期教育、早期干预的重视。
- 胡华东张菊玲龙莹李初阳
- 关键词:智力测验儿童早期教育智力发育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