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伦
-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根据压汞曲线估算储集层渗透率的模型被引量:17
- 2001年
- 通过对大量岩样毛管压力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在双对数坐标下储集层岩石毛管压力曲线呈现明显的双曲线特征,且可用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pd和Sb及孔喉几何因子Fg三个参数唯一确定,双曲线的顶点代表了非润湿相在岩石系统中完全占据能有效控制流体流动的那部分有效孔隙空间时的状态。且双曲线的位置形状参数或顶点参数决定了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大小。分别用位置形状参数和顶点参数成功建立了岩石绝对渗透率的估算模型,并用大量实测数据验证了估算模型的可靠性。
- 廖明光李仕伦谈德辉
- 关键词:储集层绝对渗透率毛细管压力压汞曲线
- 神经网络的CO_2吞吐候选井模糊优选方法被引量:4
- 2005年
- CO2吞吐候选井的优选和综合评价是二氧化碳吞吐项目成功的基础。在综合评价权重的确定中不管是层次分析法还是模糊层次分析法都带很大的主观性,这里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通过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方法来获得评价参数权重,使权重能反应客观事实。实践证明该方法在CO2吞吐候选井的优选和综合评价中切实可行。
- 侯天江郑云川孙雷陈挺李兵李仕伦
- 关键词:CO2吞吐神经网络综合评价
- N_2、CO_2和天然气在岩心孔隙内表面的吸附量的测定被引量:21
- 2000年
- 利用高精度孔隙度测定仪和气相色谱分析仪 ,采用恒体积法 ,测定了室温 ( 2 83~ 2 92 K)、低压 ( 0 .1 67~ 0 .3MPa)下N2 、CO2 和天然气在 8个不同的岩心孔隙内表面的吸附量 ,对于天然气 ,还测定了吸附前后自由气体的摩尔组成 ,被吸附气体 (吸附相 )的摩尔组成和天然气各组分的相对吸附量。实验结果表明 :用 N2 测得的吸附气量在原始气中所占的比例为0 .4 %~ 4 %不等 ,CO2 的为 1 %~ 5%不等 ,天然气的为 3%~ 6%不等 ;吸附前后自由天然气的摩尔组成有显著的差异 ,表明岩心对天然气有明显的吸附 ;天然气各组分间存在竞争吸附 ,重质组分的相对吸附量大于轻质组分。
- 欧成华易敏郭平李仕伦伍轶鸣
- 关键词:凝析气藏氮气二氧化碳天然气
- PVT仪中水银替代物的研制
- 1994年
- 针对PVT仪中水银传压介质的作用,研制成功了一种水银替代物。实践证明:这种替代物在用作传热、传压和计量介质时,不仅消除了水银的毒性,而且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相态实验要求。
- 张思永李仕伦孙良田
- 关键词:水银传质油气水测试仪
- “组织校内军训 提高训练育人效应可行性研究”成果简介
- 1999年
- 李仕伦唐礼寿
- 关键词:高校学生军训教学试点
- 全文增补中
- 储层岩石基于物性参数的孔喉体积分布反演模型被引量:13
- 2000年
- 储层孔喉分布是储层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是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宏观综合表现。本文通过对来自我国吐哈、辽河、胜利、鄂尔多斯、四川和加拿大等地区油气田的 6 5 0个砂岩和碳酸盐岩样品压汞测试资料及物性数据的分析研究 ,成功发现了对于孔隙性岩石 (无论是砂岩还是碳酸盐岩 ) ,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 (特别是渗透率 )与岩样不同孔喉大小的体积分布有密切的相关性 ,并首次建立了储层孔喉体积分布反演预测模型。该模型解决了在一个地区部分层段、部分井因缺乏压汞测试样品或岩芯资料给储层孔隙结构研究带来的困难 。
- 廖明光谈德辉李仕伦
- 关键词:储层物性参数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