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R结合透视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本文主要根据CR和透视的结合应用来分析在静脉肾孟造影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检查所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CR结合透视在静脉肾盂造影中取得的图像较为清晰、完整。结论CR结合透视在静脉肾盂造影中能提高图像质量,对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 李云华周建华陈丽花张芬芬潘青云闵浩
- 关键词:CR静脉肾盂造影
- 普美显肝胆期甜甜圈结节MRI表现联合DCE-MRI灌注定量参数评估肝细胞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究普美显肝胆期甜甜圈结节磁共振扫描(MRI)表现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灌注定量参数评估肝细胞癌(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诊的86例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TACE治疗前普美显肝胆期甜甜圈结节MRI表现及DCE-MRI灌注定量参数[病灶最大层面血管通透性常数(Kt)、血液回流常数(Kep)、血管外细胞间隙容积百分比(Ve)]。TACE治疗后参考实体瘤评价标准1.1(RECIST 1.1)评估疗效,并分为稳定组、进展组。分析HCC患者TACE疗效的影响因素,评估普美显肝胆期甜甜圈结节MRI表现、DCE-MRI灌注定量参数对HCC患者TACE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86例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中进展46例(53.49%),稳定40例(46.51%)。TACE治疗前,MRI肝胆期扫描结果显示,86例HCC患者中肝胆期甜甜圈结节表现35例(40.70%)且动脉期均呈高增强信号,低信号表现45例(52.33%),高信号表现6例(6.98%)。普美显肝胆期甜甜圈结节MRI表现预测TACE疗效的灵敏度为76.09%、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78.43%。进展组、稳定组患者的△Kt分别为0.22±0.07、0.31±0.09,△Kep分别为0.57±0.12、0.39±0.10。进展组患者的△Kt低于稳定组,△Kep高于稳定组(P<0.05)。两组△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高于稳定组(P<0.05)。TBil、ALT、AST、△Kt、△Kep及普美显肝胆期甜甜圈结节表现是HCC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普美显肝胆期甜甜圈结节MRI表现、△Kt、△Kep单一及联合预测HCC进展的AUC分别为0.880、0.750、0.748、0.887。结论普美显肝胆期甜甜圈结节MRI表现与DCE-MRI灌注中Kt及Kep变化与HCC患者TACE的治疗反应性有关,可用于预测疗效。
- 李云华高鑫阳
- 关键词:肝细胞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 15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4例中晚期肝癌TACE术356次的病倒资料,依据影像学、血生化指标及生存时间判断疗效。结果:介入治疗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cRl3例,PRl87例,NC24例,PD...
- 吴金平焦旭东吴辉陈正侃张璐西潘逸峰李云华
-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预后因素
- 文献传递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S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合并脾亢的临床价值和并发症。方法:对3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患者采用TACE联合PSE方式治疗;另随机抽取单纯HCC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瘤体缩小程度和脾亢缓解情况及并发症。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生化免疫指标、外周血象、卡氏评分及CT扫描。结果:术后CT随访显示肝脏瘤体缩小总有效率为63.1%,单纯肝癌组瘤体缩小率(73.3%)略高于合并脾亢组(54.3%),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部病例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脾脏中下极可见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低密度梗死灶,梗死范围30%~60%;合并脾亢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象WBC、PLT均有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月脾亢缓解有效率为75.9%,未发生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甲胎蛋白(AFP)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卡氏评分提高(P<0.05),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ACE联合PSE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缓解脾功能亢进,是治疗HCC合并脾亢安全、有效的方法。
- 焦旭东吴金平潘逸峰李云华张璐西陈正侃
-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
- PACS与RIS和HIS的整合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根据PACS与RIS和HIS的整合应用来分析数字化建设在放射科及医院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某病员入院挂号开始至影像学检查结束为例说明。结果 PACS与RIS和HIS的整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结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PACS与RIS和HIS的整合应用技术会变得更加成熟。
- 张芬芬李云华周建华陈丽花
- 关键词:PACSRISHIS
- 肺结核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后短期复发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术后短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37例肺结核伴大咯血行BAE术后6个月内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先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推测可能导致咯血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237例大咯血患者中24例BAE术后短期复发;复发率为10.1%(24/237)。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共有6个危险因素进入回归模型,按其作用强弱依次为:术后病灶进展、供血动脉数量、合并支气管扩张、伴有空洞、动-静脉分流、病灶肺叶分布,OR值分别为4.429、2.592、2.324、1.933、1.596、1.056。结论术后病灶进展、供血动脉数量较多、合并支气管扩张、伴有空洞、存在动-静脉分流、病灶分布广泛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焦旭东吴金平陈方满王怀诚李云华陈正侃张璐西朱梅珍
- 关键词:肺结核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复发
- 肺结核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后短期复发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目的:探讨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术后短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37例肺结核伴大咯血行BAE术后6个月内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先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冈素,再经多元Lo...
- 焦旭东吴金平陈方满王怀诚李云华陈正侃张璐西朱梅珍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使用碘油所致疼痛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中使用碘油所致肝区疼痛的相关因素及减轻疼痛的措施。方法选取137例行TACE患者,记录患者术中疼痛的程度,并对可能导致疼痛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减轻术中疼痛的措施。结果术中患者疼痛程度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均P>0.05);与瘤体大小、数量、血供程度、栓塞剂注射速率呈正相关(均P<0.05);与碘化油用量、导管的超选位置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与肝内有瘤组比较,肝内无瘤组总体疼痛程度更高(P<0.05)。术前注射利多卡因组疼痛发生率低于未注射组,且疼痛程度更低,栓塞时疼痛出现时间迟于术前未注射组(均P<0.05)。术中出现中度以上疼痛时注射利多卡因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TACE术中辅以音乐疗法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P<0.05)。结论术前经导管注射利多卡因、精细手术操作方式、弹丸式缓慢注射、把握好碘化油用量、术中辅以音乐疗法均能减轻术中疼痛;疼痛发生时经导管注射利多卡因有助于减轻疼痛感。
- 焦旭东吴金平朱梅珍张璐西陈正侃李云华潘逸峰
- 关键词:肝肿瘤碘化油肝动脉疼痛
- 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结核患者复查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0年
-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复查中开展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价值。方法: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收30例肺结核复查患者研究均实施低剂量、常规剂量多排螺旋CT扫描,常规剂量为对照组,低剂量为试验组,对比两组辐射剂量、影像学特征。结果:影像学特征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辐射剂量对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复查中开展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保证图像质量,降低对机体辐射剂量效果理想。
- 李云华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低剂量肺结核复查
- 15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4例中晚期肝癌TA-CE术356次的病例资料,依据影像学、血生化指标及生存时间判断疗效。结果介入治疗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CR13例,PR187例,NC24例,PD32例,总有效率为56%;1年生存率58.4%,2年生存率30.3%,3年生存率21.6%,中位生存期16个月。结论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并延长患者寿命。
- 吴金平吴辉焦旭东陈正侃张璐西潘逸峰李云华
-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疗效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