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连轧无取向硅钢纵向厚度偏差原因分析及改善研究
- 针对影响冷连轧无取向硅钢质量的关健问题——头尾厚度偏差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模型参数调整,提高轧制力预报精度,进一步改善冷连轧无取向硅钢的头尾厚度偏差,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
- 陈丹何绪铃高雷郭立伟李书昌
- 关键词:冷连轧无取向硅钢厚度偏差
- 冷连轧工艺数学模型自适应研究
- 介绍连轧生产过程中利用指数平滑算法,根据冷轧机的实际数据计算自适应系数:轧制力、辊缝、轧制力矩和前滑等。通过自适应功能的实现,修正设定计算结果,达到提高设定计算精度和产品质量的目的。
- 李书昌郭立伟高雷陈丹何绪铃刘伟兆
- 关键词:冷连轧
- 文献传递
- 冷连轧生产过程中异常数据的处理
- 酸洗冷连轧生产过程中,过程数据如速度、轧制力、张力等有时候会出现异常值,这些异常值对数据的处理分析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单凭直觉判断,则缺乏理论上的依据;如果删除或不处理,则影响样本的代表性。在技术上分析不出原因时,一般采...
- 李书昌
- 关键词:数据处理异常值
- 冷连轧工艺数学模型自适应研究
- 介绍连轧生产过程中利用指数平滑算法,根据冷轧机的实际数据计算自适应系数:轧制力、辊缝、轧制力矩和前滑等。通过自适应功能的实现,修正设定计算结果,达到提高设定计算精度和产品质量的目的。
- 李书昌郭立伟高雷陈丹何绪铃刘伟兆
- 关键词:冷连轧数学模型产品质量
- 文献传递
- 冷连轧无取向硅钢纵向厚度偏差原因分析及改善研究
- 针对影响冷连轧无取向硅钢质量的关健问题——头尾厚度偏差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模型参数调整,提高轧制力预报精度,进一步改善冷连轧无取向硅钢的头尾厚度偏差,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
- 陈丹何绪铃高雷郭立伟李书昌
- 关键词:无取向硅钢厚度偏差数学模型
- 一种负荷分配新方法应用于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在线计算被引量:8
- 2013年
- 介绍了一种负荷分配的新方法:传统经验表中使用相对压下率作为初始负荷分配数据时,计算的末机架出口厚度与成品厚度存在差异,采用对数补偿法进行修正,提高初次负荷分配精度。为了保证人工修改变形量时计算过程平稳,采用平滑方法修正人工输入变形量;考虑轧制力极限和轧制力-功率平衡条件对压下率的修改,实现动态调整,满足在线控制;通过对变形量的回归计算,将第4机架出口厚度的偏差量分配给了2、3、4机架,以保证轧机第5机架出口厚度波动最小,实现稳定轧制。该负荷分配新方法能够满足实时在线控制要求并且保证产品厚度精度。
- 陈丹何绪铃高雷郭立伟李书昌
- 关键词:冷连轧机组
- 冷连轧生产过程中异常数据的处理
- 酸洗冷连轧生产过程中,过程数据如速度、轧制力、张力等有时候会出现异常值,这些异常值对数据的处理分析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单凭直觉判断,则缺乏理论上的依据;如果删除或不处理,则影响样本的代表性。在技术上分析不出原因时,一般采...
- 李书昌
- 关键词:冷连轧数据处理异常值
- 文献传递
- 冷连轧生产过程中异常数据的处理
- 酸洗冷连轧生产过程中,过程数据如速度、轧制力、张力等有时候会出现异常值,这些异常值对数据的处理分析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单凭直觉判断。则缺乏理论上的依据;如果删除或不处理,则影响样本的代表性。在技术上分析不出原因时,一般采...
- 李书昌
- 关键词:冷连轧数据处理异常值
- 冷连轧无取向硅钢纵向厚度偏差原因分析及改善研究
- 针对影响冷连轧无取向硅钢质量的关健问题——头尾厚度偏差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模型参数调整,提高轧制力预报精度,进一步改善冷连轧无取向硅钢的头尾厚度偏差,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
- 陈丹何绪铃高雷郭立伟李书昌
- 关键词:冷连轧无取向硅钢厚度偏差
- 文献传递
- UCMW六辊冷连轧机刚度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轧机刚度对产品的厚度精度和板形控制都十分重要,但轧机刚性系数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现场工况和实际轧制条件所影响的,故实际生产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轧机刚度进行测定,获得与现场实际生产相符的轧机刚度系数。本文在传统压靠法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生产中UCMW轧机特性,分别测量和计算了UCMW轧机中间辊在不同横移位置处的轧机刚度,同时在测定过程中考虑了轧制力上升和下降的情况,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提高了轧机刚度计算的精确度,从而提高了辊缝计算模型的精确度。
- 陈丹何绪铃高雷郭立伟李书昌
- 关键词:轧机刚度轧辊横移厚度精度板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