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琪
- 作品数:34 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多病共存患者的治疗体会
- 患者女性,79岁,主因左下肢溃疡1月余,呕血1天于2013年1月18日入院.既往史:于2006年因急性心肌梗塞在北京阜外医院行心脏支架置入术,术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停止该药1月余.2007年在山大二院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
- 马珂李丽琪冯玫
- 低分子肝素对COPD模型大鼠MCP-1及CCR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组织中MCP-1及CCR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气道内滴入脂多糖及连续被动熏烟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干预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分别采用ELISA及免疫组化法测定支气管肺组织MCP-1及CCR2的表达检测分析。结果:吸烟大鼠的肺组织气道上皮细胞纤毛脱落,肺泡结构紊乱、肺泡腔扩大,部分融合形成肺大泡。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MCP-1及CCR2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低分子肝素干预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中MCP-1及其受体的高表达可能具有作用,低分子肝素可能通过抑制MCP-1及其受体的过度表达而减轻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作用。
- 马珂冯玫陈天狮乔爱春李丽琪
-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CR2肝素低分子量
- 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及心肌营养素-1对糖尿病心肌早期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参数及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心肌营养素(CT-1)的测定,明确其与2型早期糖尿病心肌病关系,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早期诊断方法。
- 乔爱春李扬冯玫李丽琪张晓暘
- 关键词:心肌营养素脑利钠肽心脏彩色多普勒早期诊断方法
- 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共病情况调查研究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了解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共病情况,从而为共病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山西大医院信息系统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6月山西大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1 344例,调查住院患者疾病数量,分析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患者疾病数量构成的差异。结果 1 344例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1种疾病患者70例(5.21%),共病患者1 274例(94.79%);共病患者疾病数量以6种疾病[59.30%(797/1 344)]、5种疾病[11.68%(157/1 344)]、4种疾病[9.38%(126/1 344)]为主。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疾病数量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共病发生率高,且疾病数量较多,其中老年人、离退休人员占比较大,说明共病主要集中在老年人,针对此类患者加强健康宣教、改变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马珂冯玫赵瑞敏乔爱春李丽琪
- 关键词:共病现象全科医学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肌梗死伴不同程度存活心肌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梗死心肌质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运动异常评分,分析相关因子与左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利用磁共振延迟成像分为透壁增强组、非透壁增强组和混合组.于PCI术前及术后6个月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内皮素(E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分析计算各组梗死心肌质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运动异常评分.结果 非透壁增强组及混合组患者PCI术后比术前梗死心肌质量[分别为(4.0 ±2.9)g/cm3比(9.8±5.6)g/cm3,(6.0±3.5) g/cm3比(11.8 ±6.2)g/cm3]及LVEF[分别为(52.6±15.4)%比(41.9±16.3)%,(45.6±15.4)%比(38.9±16.3)%]均有改善(P<0.05).PCI术前及术后LVEF与梗死心肌质量独立相关(RR分别为0.318及0.293,P<0.05),术前LVEF尚与hsCRP水平独立相关(RR为0.318,P<0.05).结论 不同心肌梗死程度的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不同;其改善情况与存活心肌的数量及炎性因子相关.
- 李丽琪刘晓红张锦来春林贺业新
-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心肌
- 动态血压负荷对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动态血压负荷(BPL)对左室结构及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负荷值分为三组,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和左室功能参数。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比较不同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LVMI和RWT在动态血压负荷增高组增大,左室收缩功能(mFs代表)与左室舒张功能(E/A比值代表)随动态血压负荷增高而渐次降低。结论:动态血压负荷异常增高加重了左室肥厚和心功能损害程度,40%和70%的动态血压负荷值可作为高血压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危险分层指标。
- 李丽琪来春林刘晓红王继荣乔爱春杨五晓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负荷左室功能
- 非冠心病心房颤动患者105例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非冠心病心房颤动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及社区慢性疾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2012年3月至2018年6月住院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23例,其中除外合并冠心病患者118例,非冠心病房颤患者105例,分析其年龄、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等合并症的发生率,回顾性分析非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非冠心病房颤患者合并高血压32例,占30.47%;合并糖尿病19例,占18.09%;合并感染79例,占75.23%,其中呼吸道感染占41.77%,泌尿系感染占30.38%,胆道感染占27.84%;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4例,占22.86%.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可见,年龄、感染、高血压、糖尿病、感染呈明显相关.结论非冠心病房颤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是高危因素,感染亦是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
- 姜莉冯玫乔爱春李丽琪马珂
- 关键词:心房颤动
- 老年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曲线下面积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探讨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监测参数曲线下面积(AU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1级与2级老年高血压病人各30例及正常者30名(对照组),行动态血压监测,做颈动脉血管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局限性内膜-中层厚度增厚≥1.3mm定义为斑块。结果老年高血压病人24h、日间、夜间收缩压AUC、舒张压AUC及脉压AUC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2级高血压组收缩压和脉压AUC大于1级高血压组,而两组舒张压AUC无统计学意义;老年高血压病人颈动脉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且随着IMT逐渐增厚,斑块级别增高;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和脉压AUC尤其是夜间收缩压和脉压AUC与IMT及斑块级别明显正相关,IMT与斑块级别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IMT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动态血压AUC是真正代表血压增高的持续时间和血压增高值的综合二维参数,收缩压和脉压AUC尤其是夜间收缩压和脉压AUC的增加会加重颈动脉硬化的程度。
- 赵建强来春林刘晓红李丽琪
- 关键词: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曲线下面积内膜-中层厚度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参数与左室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及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心脏超声计算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参数,利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仪测定收缩压和舒张压曲线下面积、血压变异性和血压负荷值等参数。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分别筛选与左室功能独立相关的参数。结果:左室收缩功能(mFs代表)与24 h血压水平,24 h动态血压曲线下面积,收缩压变异性独立相关(P<0.05);左室舒张功能(E/A比值代表)与24 h收缩压水平,24 h收缩压曲线下面积独立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分别与血压平均水平,动态血压曲线下面积,血压变异性相关。
- 李丽琪来春林赵建强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左室功能
-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干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将84例糖尿病早期心肌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控制血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值。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浆NT-proBN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NT-proBNP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降低糖尿病早期心肌病病人血浆NT-proBNP水平,对预防糖尿病心肌病病人的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
- 乔爱春冯玫李丽琪张晓旸马珂
-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厄贝沙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