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丹菁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随机共振
  • 3篇图像
  • 3篇边缘检测
  • 2篇低信噪比
  • 2篇端点
  • 2篇端点检测
  • 2篇信噪比
  • 2篇语音
  • 2篇语音端点检测
  • 2篇语音端点检测...
  • 2篇帧处理
  • 2篇双稳
  • 2篇双稳态
  • 2篇图像边缘
  • 2篇图像边缘检测
  • 2篇图像边缘检测...
  • 2篇门限
  • 2篇门限法
  • 2篇边缘信息
  • 1篇神经元

机构

  • 5篇杭州电子科技...

作者

  • 5篇李丹菁
  • 4篇范影乐
  • 2篇倪红霞
  • 2篇陈金龙
  • 2篇廖进文
  • 2篇武薇
  • 2篇王迪
  • 2篇张梦楠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时频瞬时能量谱的低信噪比语音端点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频瞬时能量谱的低信噪比语音端点检测方法。传统方法降噪效果不是很理想。本发明方法将时频瞬时能量谱特征作为端点检测的依据,首先对含噪语音进行小波包分解,并对分解后的低频分量进行重构。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对重构...
范影乐陈金龙倪红霞廖进文李丹菁
文献传递
基于FHN神经元改进模型的随机共振机制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随机共振机制颠覆了噪声对于信号增强而言是有害的观点,它提供了一种利用非线性系统实现噪声能量向信号转移的新思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神经电生理实验揭示,随机共振在神经系统中可能无处不在,并且背景噪声在神经信息流流动中扮演了...
李丹菁
关键词:随机共振图像增强边缘检测
文献传递
基于时频瞬时能量谱的低信噪比语音端点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频瞬时能量谱的低信噪比语音端点检测方法。传统方法降噪效果不是很理想。本发明方法将时频瞬时能量谱特征作为端点检测的依据,首先对含噪语音进行小波包分解,并对分解后的低频分量进行重构。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对重构...
范影乐陈金龙倪红霞廖进文李丹菁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多重随机共振机制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重随机共振机制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本发明构建具有随机共振特性的双稳态串并联网络模型,按从强到弱的顺序对图像中的多对比度边缘,进行基于多重随机共振机制的边缘检测。本发明分层次对不同对比度的边缘进行独立的...
范影乐李丹菁张梦楠王迪武薇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多重随机共振机制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重随机共振机制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本发明构建具有随机共振特性的双稳态串并联网络模型,按从强到弱的顺序对图像中的多对比度边缘,进行基于多重随机共振机制的边缘检测。本发明分层次对不同对比度的边缘进行独立的...
范影乐李丹菁张梦楠王迪武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