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存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超引导下内镜胆管取石50例
- 2002年
-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内镜胆管取石的可行性.方法:采用B超引导下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B超探查胆管结石的大小、位置,插入十二指肠镜,找到乳头,调整角度,行乳头切开,插入网篮,B超引导下网篮越过结石,张开网篮,回拉套住结石,收紧网篮,拉出胆管外.多发结石可反复插入网篮取石,化脓性胆管炎或胆源性胰腺炎者先行鼻胆管引流,消除感染和减黄后再行胆管取石.结果:50例患者中31例一次取石成功,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和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共13例,行EST和ENBD1wk后取石全部成功,6例乳头切开后取石未成功,1wk后4例再行取石成功,2例1wk后复查B超结石自行排出.取出结石62粒,结石大小为0.3×0.5cm-1.3×2.5cm.症状全部消失45例,5例合并有胆囊炎或胆囊结石上腹部疼痛持续时间较长.8例出现血尿淀粉酶增高,血淀粉酶最高800单位/dl(正常180单位/dl),72h恢复正常.18例出现术后腹部隐痛或胀痛,12-24h内完全消失.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经止血、输血后出血控制.结论:通过50例B超引导内镜下胆管取石表明,只要操作上有一定经验,成功率就比较高,对医患双方都比较安全,彻底解决了电离辐射的防护问题,减少了造影剂造成的注射性胰腺炎等并发症,通过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实践,B超引导内镜下胆管取石将成为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 王丙信梁圣彬吕玉洁任清华李世存吴信柱柴亮郝波张维莲
- 关键词:B超内镜胆管取石肝外胆管结石
- 唾液酸化LewisX与癌胚样抗原在大肠癌表达的对比研究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LewisX与CE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微波 -LSAB法检测 90例大肠癌中唾液酸化LewisX和CEA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唾液酸化LewisX和CE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92 .2 %和 90 .0 % ,唾液酸化LewisX表达与大肠癌的组织类型无关 ,与CEA相关。唾液酸化LewisX和CEA表达均与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结论 在大肠癌的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唾液酸化LewisX和CEA表达具有相关性。对两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判断大肠癌发生、分化、浸润、转移和预后。
- 尚培中谷化平孙印臣王佩玲卢育奇刘景章李世存
- 关键词:大肠肿瘤细胞粘附分子CEA癌胚抗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被引量:4
- 2015年
- 患者男,51岁,以“腹痛、腹胀、胸背部疼痛1个月”入院。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皮肤未发现明显黑色素瘤,上腹部及胸背部压痛,全身浅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CT检查:左上肺周围型肿块影,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全身骨扫描:颈椎,T6-12,L4-5、骶椎肿瘤骨转移改变。
- 李建勇李世存
-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黑色素瘤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胃癌皮肤转移1例
- 2013年
- 患行女.28岁,发现左侧颈部肿物伴腹胀感1周。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左颈部皮下肿块(图1)质硬、不活动、无压痛,表面红肿、隆起;患者腹部饱满,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窜检查朱见蚌常。腹腔积液检查为渗出液。
- 李建勇李世存
-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超声检查肿瘤转移
- 原发性心脏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1例
- 2016年
- 患者女,49岁。左侧乳腺癌切除术后7年,发现心包占位1天入院。患者于2007年11月5日在椎管麻醉下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左乳小叶癌,少部分浸润生长,淋巴结24枚,未见癌转移(0/24),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并规律化疗,定期复查,未发现转移灶。
- 张晓娜李世存
- 关键词:心脏肿瘤超声诊断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增生性肌炎1例被引量:6
- 2014年
- 患者男,65岁,发现右上肢肿物伴疼痛10天。查体:右上肢三角肌触及约10.0cm×8.0cm×7.0cm肿物,质硬,边界不清,无红肿、破溃,有压痛,活动度差,左上肢未见明显异常;双侧桡动脉搏动正常;四肢无肌肉萎缩;肩关节无畸形,活动度正常。超声示右上肢三角肌区肌肉组织明显增厚,见10.4cm×5.6cm×3.1cm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界欠清;CDFI见其内血流略丰富(图1A)。超声诊断:右上臂肌层不均匀低回声团块,性质待定。
- 李世存李建勇何健华
- 关键词: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