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光
- 作品数:57 被引量:273H指数:9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学院青年创新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原始红松林和次生白桦林降雨截留分配效应研究被引量:27
- 2006年
- 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97场的降雨测定,对原始红松林的降雨截留分配效应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红松林在生长季内的林冠截留量为98.68mm,占同期降雨量的19.61%,是次生白桦林的1.3倍。与全国其他森林类型的平均林冠截留率(11.4%~36.5%)相比,原始红松林的林冠截留率处于中等水平。原始红松林在生长季内的穿透雨量和树干径流量分别为395.77和8.78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78。65%和1.74%。与次生白桦林相比,其穿透雨量减少,而树干径流量增加。统计分析表明,原始红松林的林冠截留量、林内穿透雨量和树干径流量与林外降雨量之间均呈现紧密的三次多项式函数关系(P〈0.01),而次生白桦林的林内穿透雨量与林外降雨量之间却呈现良好的直线关系(P〈0.01)。最后,对影响林内穿透雨和树干径流的因子进行筛选和分析。为研究针阔混交林的降雨分配效应提供重要参考。
- 蔡体久朱道光盛后财
- 关键词:原始红松林次生白桦林林冠截留穿透雨树干径流
- 汤旺河国家公园红松林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为了解汤旺河国家公园不同林型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探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因子,进一步明确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以白桦次生林、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红松林的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0~20 cm土壤层真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土壤养分中的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从阔叶林到针叶林依次升高,而土壤pH值降低。此次分析土壤真菌包括3门9纲31目64科82属75种。云冷杉红松林和阔叶红松林中Basidiomycota门为主要优势菌门,白桦次生林中优势菌门为Mucoromycota;相对丰度差别较大的菌属包括Russula、Mortierella、Cenococcum、Pyrenochaetopsis、Solicoccozyma、Saitozyma、Humicolopsis、Tylospora菌属。通过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汤旺河国家公园不同类型森林土壤真菌多样性可能受土壤p H值、全氮、碱解氮、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隋心隋心崔福星杨立宾崔福星朱道光
- 关键词:国家公园红松林土壤真菌土壤环境多样性
- 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被引量:5
- 2020年
- 湿地作为特殊的生态系统,其功能在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寒温带森林湿地的保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本区域森林湿地具有典型性、脆弱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提出了保护对策。为全面分析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保护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为区域经济和资源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数据;加强区域湿地资源保护,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平衡,保护流域下游的生态系统,为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 杜君刘永志崔福星杨立宾李金博曾昭文倪红伟朱道光
- 关键词:寒温带
- 湿地土壤种子库研究的进展与挑战被引量:4
- 2013年
- 土壤种子库是单位面积的土壤及土壤表面的落叶层中所有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的总和。土壤种子库在植被的更新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植被的演替过程和扩散过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其物种构成及数量特征一直是生物学、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环境科学和统计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结合国内外湿地种子库研究现状,对湿地种子库的形成、研究方法、种子库时空格局、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的关系以及种子库在湿地恢复中的应用等主要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同时对湿地种子库的时间动态、种子库的分类、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及在湿地恢复重建及湿地景观营造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我们认为,种子库的研究是深入探讨湿地植被结构、功能与动态等方面的重要基础,是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对受损湿地植被重建与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朱道光倪红伟
-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湿地植被
- 五大连池不同年代火山熔岩流遗迹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本研究通过"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五大连池不同历史年代火山喷发后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揭示200万年以来植物和植被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史,以及正在进行的植物演化和生态演替过程。本研究为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原生演替环境下的温带大陆环境植物和植被的演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并为五大连池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及理论支撑。本研究以不同历史年代火山即火烧山、东焦得布山和北格拉球山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代火山熔岩流遗迹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集聚过程,并计算其植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Jaccard指数、Cody指数等)。
- 黄庆阳曹宏杰谢立红朱道光倪红伟
- 关键词:火山喷发物种组成植物多样性
- 中国寒温带针叶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寒温带针叶林(北方针叶林或泰加林),主要分布于高纬度地区的一种主要森林类型,是地球上第二大陆地生物群区(仅次于热带森林),不仅是全球重要的木材资源分布区,而且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过整理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在全球变化较为剧烈的环境背景下,认识寒温带针叶林植被的生态学效应,掌握寒温带针叶林各个时期物种变化的演替规律,进而为科学地管理我国寒温带针叶林提供合理的建议,以保证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朱道光曾昭文王继丰崔福星倪红伟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 寒温带落叶松林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本文以大兴安岭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种主要落叶松林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四种不同落叶松林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将样地土壤分为A层(腐殖质层)与B层(土壤层)。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为低地植被的种类与密度。四种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大小关系为:泥炭藓-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A层各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为:杜香-落叶松林>泥炭藓-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B层各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为:泥炭藓-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四种林型中除杜鹃-落叶松林与草类-落叶松林在B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上无显著差异,其余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均显著。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有机碳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容重变现为显著负相关(P<0.05)。
- 李金博朱道光崔福星倪红伟
- 关键词:落叶松土壤有机碳容重
- 三江平原不同水分条件下小叶章土壤种子库的特征
- 朱道光倪红伟刘峰王继丰
- 关键词:三江平原土壤种子库水分
- 小兴安岭森林采伐对河川径流的影响被引量:9
- 2005年
- 采用大流域径流测定与小流域对比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35年的径流和森林资源变化资料,对小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后河川径流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森林采伐后营造落叶松人工林,造林初期10年内,河川径流量表现为增加趋势;随着落叶松人工林的不断生长和郁闭成林,采伐流域的径流量逐渐减少,并趋于采伐前水平或低于采伐前水平(与对照流域相比).河川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森林采伐面积及更新造林面积密切相关.森林采伐面积与年径流量呈正相关,森林采伐能增加河川年径流量;更新造林面积与年径流量呈负相关,更新造林能减少年径流量.而森林采伐对洪峰流量和融雪径流量均有显著增加作用.
- 朱道光蔡体久姚月峰琚存勇
- 关键词:小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径流量洪峰流量
- 大兴安岭棕色针叶林土壤的真菌多样性被引量:22
- 2019年
- 为探究大兴安岭棕色针叶林土壤的真菌群落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区兴安落叶松林的表浅棕色针叶林土、生草棕色针叶林土和典型棕色针叶林土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运用R语言、SPSS 17.0等软件对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间进行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亚类的棕色针叶林土壤的理化性质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测序共获得6门23纲46目74科88属111种的土壤真菌,其中,子囊菌门、担子菌门为优势菌门;门分类水平上各样地菌群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真菌Ace和Chao1多样性指数在各亚类土壤间无显著性差异,浅棕色针叶林土壤样地的Shannon和Simpson指数与其他样地存在显著差异.典型关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真菌的α和β多样性与土壤含水率、pH值、有机质、全氮、全钾等显著相关.说明土壤环境因子是影响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棕色针叶林土壤真菌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 杨立宾隋心魏丹魏丹崔福星朱道光
- 关键词:真菌土壤环境因子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