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贤森

作品数:2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防化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军事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士兵
  • 3篇热环境
  • 3篇防毒服
  • 3篇防毒面具
  • 2篇应激
  • 2篇人机系统
  • 2篇热负荷
  • 2篇人机
  • 2篇着装
  • 2篇防护服
  • 2篇负荷量
  • 2篇出汗
  • 2篇出汗量
  • 1篇丁基胶
  • 1篇行军
  • 1篇语言清晰度
  • 1篇生化防护服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学
  • 1篇湿热

机构

  • 23篇防化研究院

作者

  • 23篇朱贤森
  • 19篇丁松涛
  • 14篇袁晓华
  • 7篇刘辉仁
  • 6篇肖漩
  • 5篇潘朝蓉
  • 5篇陈学锋
  • 4篇丁文国
  • 3篇李小银
  • 2篇李小俊
  • 1篇于万樵
  • 1篇潘朝容
  • 1篇李颖

传媒

  • 3篇第五届全国人...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第八届中国人...
  • 2篇第七届人-机...
  • 2篇第四届全国人...
  • 1篇应用声学
  • 1篇标准化报道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劳动保护科学...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第一届全国人...
  • 1篇人—机—环境...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5
  • 6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3篇1994
  • 1篇199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个人防护装备效应的评价实践
一、引言在军事、消防、劳保等领域中,人员防护都是一种重要的生命安全需求。从防护器材的防护等技术性能要求、对使用者的作用或影响,以及系统性要求来看,军事人员的核化防护需求都具有代表性。例如,为了获得在化学威胁环境中人员生存...
丁松涛朱贤森李小银袁晓华陈学锋
文献传递
负荷量对行进能耗的影响
本研究将采用目前最新测定技术“一口气接一口气”(Breath by Breadth)方法,直接分析测试人员每一口呼出气的成分和气流量,来进一步研究我军士兵行进能耗且和负荷量之间的关系。
袁晓华丁松涛丁文国朱贤森
关键词:士兵负荷量劳动生理学
文献传递
个人防护装备效应的评价实践
本文开展个人防护装备效应的研究,紧密结合了装备研制的需求,注重体现军事作业环境,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以确定研究目标和方向,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丁松涛朱贤森李小银袁晓华陈学锋
关键词:士兵系统
文献传递
负荷量对行进能耗的影响
一、引言负重行进是最常规的军事活动,士兵负荷量直接影响部队的体能消耗和作战效能。因此,负荷量对行进能耗的影响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军事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者认为: 行进能耗(VO2)和负重(L)或者说负重与体重的总重量(L...
袁晓华丁松涛丁文国朱贤森
文献传递
不同着装方式防护人员的热负荷和汗蒸发特性研究
本文研究了两种防护着装配置及负荷作业强度对防护人员热负荷和汗蒸发失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防护着装层次能改善人员的热负荷水平,增加作业负荷强度对人员工作能力有更加不利的影响,以及在试验持续期内防护人员的汗蒸发失重呈现...
丁松涛袁晓华李小俊朱贤森
关键词:防毒服热负荷着装方式人机系统
文献传递
与个人防护器材相关的人体特征尺寸调查
一、前言人体特征尺寸测量与个人防护器材研制、评价、选配和应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1958年,我们就对陆军指战员进行了28个测量项目、43000余人次的头面型调查,为标准头型的制作和防毒面具罩体的设计提供了客观的人类学资...
丁松涛刘辉仁袁晓华朱贤森潘朝容肖漩
个人防护器材对士兵基本技能影响的研究
一、前言前期实验业已显示:个人防护器材(防毒面具、防毒服、防毒靴套)不同程度地影响人员头颈部、腰腹部、四肢等部位的活动能力。因此,可能进一步影响士兵的基本技能。已有研究表明,个人防护器材会严重影响人员执行作业任务的能力。...
朱贤森丁松涛刘辉仁袁晓华
文献传递
两种透气式舰员防毒服热生理效应比较(论著)
1998年
目的:在热环境和中等运动负荷条件下,比较和量化穿着两种透气式舰员防毒服(新NC服和现HC服)人员的热应激反应和机体的热负荷状态。方法:受试人员为8名未经热习服锻炼的男性战士。在热环境中,受试人员分别着两种实验服装进行跑台步行运动试验;步行的速度和坡度分别为1.11m/s和5%,试验持续时间为80分钟。监测指标包括:直肠温度(Tre)、皮肤温度(Tsk)、热蓄积率(ΔS)以及出汗率和汗蒸发率等。结果:与着HC服相比,着NC服时受试人员的Tre、Tsk和ΔS响应显著增加,出汗率和汗蒸发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受试人员在着NC服时产生了更强的热应激反应,机体的热负荷也更高。
丁松涛潘朝蓉朱贤森肖漩
关键词:生理学
着个人防护器材人员出汗量的野外研究
本文着重总结了干热环境下核化防护人员出汗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并与湿热环境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为热环境中着核化防护器材的军事劳动者采取适当的水盐补给措施,为预防热衰竭提供科学依据.
袁晓华朱贤森丁松涛刘辉仁陈学锋
关键词:热环境出汗量
文献传递
两种防护服的热生理影响
1994年
热环境条件下,比较了国产定型丁基胶防护服和喷炭吸附型防护服对人员的热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后者较前者热生理卫生性能有明显改善,但对人员的热生理影响仍然十分显著,机体热负荷强烈,着装作业中,仍应加强卫生安全监护措施。
朱贤森
关键词:防护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