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反置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反置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11月,采用反置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45~76岁,中位数65岁。左侧4例,右侧8例。按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AO分型:A3-1型5例,A3-2型4例,A3-3型3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中位数16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6周,中位数10周。均无肢体短缩、髋内翻畸形、钉板断裂及钢板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按自拟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9例,良2例,可1例。结论:采用反置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朱立华金杰
- 关键词:髋骨折转子间骨折微创内固定系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凝药物治疗老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抗凝药物在老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从2010年2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老年病患112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两组病患均给予抗凝...
- 朱立华朱宝华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 文献传递
- 应用足底内侧顺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2例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顺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中、小面积的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2年11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应用带神经血管蒂的顺行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中、小创面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0~70岁,平均43.9岁;缺损部位:踝前3例,内踝4例,足跟及跟腱2例,足跟负重部3例。致病原因:交通事故伤6例,踝部骨折术后软组织坏死内固定外露4例,烧伤后慢性不愈合1例,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1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0 cm×4.0 cm~5.0 cm×7.0 cm,皮瓣切取面积3.5 cm×4.5 cm~6.0 cm×7.5 cm。皮瓣供区均在同侧小腿内侧取皮植皮修复。出院后主要通过门诊、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皮瓣血运、色泽、外观、质地、痛觉、触觉及供区植皮成活情况。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皮瓣远端边缘起水疱,水疱消退蜕皮后色素有部分丢失;另1例足跟慢性创面患者由于依从性差,皮瓣供区植皮感染坏死,经换药愈合。12例皮瓣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平均9)个月。12例皮瓣质地柔软,耐磨,外形美观,与周围皮质接近,弹性好,随访过程中未出现水疱及溃烂,穿鞋、袜舒适,步态正常,皮瓣感觉恢复好,所有患者对治疗满意。皮瓣感觉按照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标准进行评定,结果S 3+9例,S 33例。结论应用带神经血管蒂的顺行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部中、小创面手术效果满意,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 马而满朱立华朱小飞马海涛叶家宽王波
- 关键词:足底内侧皮瓣岛状皮瓣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 股骨近端螺旋髓内钉和螺杆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近端螺旋髓内钉(HPFN)和螺杆髓内钉(S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3例股骨转子问骨折的患者中43例采用HPFN内固定治疗,40例采用SPFN内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颈干角改变及并发症等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评估、随访及术后功能性及活动性评估。结果 HPFN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及活动性评分均明显高于SPFN组患者,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SPFN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颈干角改变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PFN和SPFN均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合适内固定器材,而HPFN在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SPFN。
- 刘敏波朱宝华王俊朱立华崔永锋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 微创伽马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
- 目的总结微创技术伽马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经验。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行伽马钉内固定术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58例(男20例,女38例,年龄65±3.4岁)。按Evans分型,Ⅰ型4例,Ⅱ型...
- 刘敏波朱宝华王俊朱立华崔永锋
- 关键词:微创伽马钉内固定
- 文献传递
- 术前皮牵引对髋部骨折疼痛及复位情况的疗效研究
- 目的: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前进行皮牵引是否可有效减轻其疼痛及促进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估。方法:本研究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入选拟于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皮牵引组及...
- 刘敏波朱宝华王俊朱立华崔永锋
- 关键词:皮牵引髋部骨折骨折复位疼痛
- 文献传递
- 改良经关节突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
- 目的探讨改良经关节突腰椎椎体间融合(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应用及其疗效.资料与方法选择我科自2008.1-2011.12治疗病例25例,其中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49—69岁,平均54.6...
- 朱宝华王俊刘敏波崔永锋刘昌华朱立华
- 关键词:TLIF腰椎退行性疾病
- 文献传递
-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凝药物在老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抗凝药物在老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2016年1月,于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老年病患112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2组病患均给予抗凝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对比2组治疗后疗效及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9%(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行走能力以及关节总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骨头坍塌时间和坏死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抗凝药物治疗老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应用价值高。
- 朱立华朱宝华刘敏波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抗凝药物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 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观察
- 目的研究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确诊为胸腰段椎体骨折32例,其中经常规手术入路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A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4...
- 朱宝华崔永锋管功奎刘敏波朱立华孔庆毅
-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
- 文献传递
- 第3代伽玛钉与ACE粗隆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比较第3代伽玛钉与ACE粗隆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13年1月于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9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其中52例患者采用第3代伽玛钉治疗,44例患者采用ACE粗隆钉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术后6周~1年间定期接受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及术前MerleD’Aubign6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代伽玛钉治疗组和ACE粗隆钉治疗组患者术后MerleD’Aubign6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3±2.71vs.14.35±2.87,P=0.24)。但术后第3代伽玛钉治疗组的评分较ACE粗隆钉治疗组有明显降低(2.80±0.86VS.0.84±0.53,P=0.002)。此外,ACE粗隆钉治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与第3代伽玛钉治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00±5.26)minVS.(51.00±4.47)min,P:0.07]。术后第3代伽玛钉治疗组有1例患者(1.9%)出现轻微周围神经损伤(足下垂)。2组均有2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失败(3.8%VS.4.5%,P〉0.05)。术后1年与手术无关的总病死率为26%,2组分别为25%、27.3%(P〉0.05)。结论使用第3代伽玛钉与ACE粗隆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安全有效。
- 刘敏波朱宝华王俊朱立华崔永锋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