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崇峰

作品数:15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患儿
  • 3篇支气管
  • 3篇气管
  • 3篇儿童
  • 2篇地奈德
  • 2篇新生儿
  • 2篇异丙托溴铵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肾病
  • 2篇原发性肾病综...
  • 2篇肾病
  • 2篇肾病综合征
  • 2篇泼尼松
  • 2篇综合征
  • 2篇哮喘
  • 2篇孟鲁司特
  • 2篇肺炎
  • 2篇复方异丙托溴...
  • 2篇布地奈德
  • 1篇大叶性

机构

  • 15篇周口市中心医...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作者

  • 15篇朱崇峰
  • 6篇马振林
  • 4篇李磊
  • 4篇曹亚芹
  • 3篇郭秋芬
  • 2篇王海燕
  • 2篇王瑞丽
  • 2篇李国成
  • 1篇李雪莲
  • 1篇江秀云
  • 1篇苏怡凡
  • 1篇柳慧
  • 1篇邱潇
  • 1篇董玉斌
  • 1篇栾永刚
  • 1篇董皎
  • 1篇尚凤伟
  • 1篇王卫华

传媒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国合理用药...
  • 1篇河南省第二十...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2
  • 1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窒息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与脐动脉血气分析、MRI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aEEG与脐动脉血气分析、MRI相关性。方法:将115例窒息新生儿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在生后6h内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aEEG监测,按aEEG结果把全部患儿分为正常aEEG组、轻度异...
曹亚芹朱崇峰卫中华郭秋芬董玉斌江秀云李雪莲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血气分析MRI
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效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机械通气患儿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03—2017-03就诊于周口市中心医院PICU,需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并需镇静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记录比较2组患儿镇静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达到镇痛满意和芬太尼的使用剂量。同时比较2组患儿镇静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比较2组患儿P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差异。结果观察组达到镇静满意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同时停用镇静药物后,观察组唤醒所需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另外观察组达到镇痛满意所需芬太尼的使用剂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发生心动过缓或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谵妄的患儿比例较对照组显著较少(P<0.05)。但2组患儿入住P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机械通气的镇静中,有着良好的镇静效果与较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磊陆亚朋朱崇峰尚凤伟马振林李国成
关键词:机械通气儿科镇静剂咪达唑仑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25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5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mL/(kg·d),每日一次;联合组86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mu(kg·d)及利巴韦林10~15mg/(kg·d),每日各一次;对照组84例,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每日一次,比较三组发热天数,皮疹、口腔疱疹及溃疡消退的时间。结果治疗组、联合组在治疗手足口病中与对照组比较,患儿在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及口腔粘膜疹消退时间均有明显缩短(P〈0.05,0.01),且治疗组和联合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联合组与治疗组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朱崇峰曹亚芹马振林
关键词:手足口病热毒宁注射液利巴韦林儿童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和25例正常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TIMP-1水平。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轻型组和重型组血清和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因子-1及其二者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重型组较轻型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检测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例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朱崇峰曹亚芹郭秋芬苏怡凡董皎罗英媚邱潇柳慧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妥溴铵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吸氧、静脉滴注抗病毒、镇静、止咳、解痉、平喘等综合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0.5~1 mg和复方异丙妥溴胺1.25~2.5 m1,4~12 h/次,2次/d,治疗5 d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观察组喘憋、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朱崇峰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压缩雾化吸入
PICU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92例PICU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呼吸道感染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92例患儿中,13例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4.13%(13/92);呼吸道感染发生与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侵入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微量元素、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方式选择等因素有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显示,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侵入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微量元素、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方式选择为PICU患儿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ICU患儿呼吸道感染存在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侵入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微量元素、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方式等多种危险因素,应根据患儿情况进行有针对性预防。
王瑞丽李磊朱崇峰
关键词:PICU呼吸道感染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
2011年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0.5~1mg和复方异丙妥溴胺1.25~2.5ml,4~12小时/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口服,每晚1次,3~6岁服用4mg,7~14岁服用5mg,两组总疗程均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FEV1、PEF、FEV1/PVC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68.42%,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婴幼儿哮喘,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朱崇峰曹亚芹郭秋芬李国成马振林王海燕王卫华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孟鲁司特复方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儿童
霉酚酸酯与环孢素A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霉酚酸酯(MMF)与环孢素A(CsA)分别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周口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82例RNS患儿,所有患儿按照就诊顺序进行编号,采用1~100随机数字表选取前41例为观察组,剩余41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MMF,对照组加用CsA,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尿蛋白减少<50%者停止用药,超过50%者继续治疗至6个月时将MMF和CsA降低为维持剂量,总疗程为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肾功能、免疫功能、复发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时缓解率分别为89.47%和94.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到缓解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清蛋白(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占比以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两组间各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8(14,29)个月和19(13,30)个月,两组患儿复发次数、频复发率和维持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毛发/齿龈增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感染、肝毒性、胃肠不适、白细胞减少和肾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F和CsA治疗RNS患儿均具有良好效果,CsA起效时间更快,MMF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李海珍朱崇峰
关键词:泼尼松霉酚酸酯环孢素A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sICAM-1、CXCL8、IL-23水平及肺功能影响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比分析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ICAM-1)、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 chemokinelig and 8,CXCL8)、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MP感染患儿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红霉素组(红霉素治疗)和阿奇霉素组(阿奇霉素治疗),每组39例。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血清sICAM-1、CXCL8和IL-23水平,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_(1))、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MM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CXCL8、sICAM-1和IL-23水平均降低(P<0.05),且阿奇霉素组低于红霉素组(P<0.05);两组FVC、PEF、MMEF和FEV_(1)水平均升高(P<0.05),且阿奇霉素组高于红霉素组(P<0.05);阿奇霉素组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均短于红霉素组(P<0.05);阿奇霉素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红霉素组(P<0.05);阿奇霉素组胃肠道反应、氨基转移酶升高、皮疹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13%)低于红霉素组(20.51%,P<0.05)。结论:与红霉素相比,对MP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儿改善症状体征,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
马振林岳雷陆亚朋朱崇峰
关键词:红霉素阿奇霉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电子支气管镜灌洗对急性期大叶性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对呼吸力学、肺顺应性和肺氧合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灌洗对急性期大叶性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对呼吸力学、肺顺应性和肺氧合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期大叶性肺炎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呼吸力学指标[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呼吸做功(WOB)]、肺顺应性指标[胸廓顺应性(CTH)、静态肺顺应性(Cs)、动态肺顺应性(Cd)]、肺氧合指标[氧合指数(OI)、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_(2)/FiO_(2))、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_(2))]。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67%,142/150)高于对照组(83.33%,125/150),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PIP、Raw、WOB、OI均低于治疗前,CTH、Cs、Cd、PaO_(2)/FiO_(2)、a/APO_(2)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PIP、Raw、WOB、OI均低于对照组,CTH、Cs、Cd、PaO_(2)/FiO_(2)、a/APO_(2)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灌洗对急性期大叶性肺炎患儿的疗效显著,可缓解患儿的症状,改善呼吸力学和肺氧合功能,提高肺顺应性。
马振林岳雷梁秋云陆亚朋王海燕朱崇峰
关键词:肺炎肺顺应性肺氧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