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俊杰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江门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粒细胞
  • 2篇粒细胞白血病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蛋白
  • 1篇心磷脂抗体
  • 1篇血浆
  • 1篇血浆一氧化氮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氧化氮
  • 1篇药物疗法
  • 1篇一氧化氮
  • 1篇早幼粒细胞
  • 1篇早幼粒细胞白...
  • 1篇三氧
  • 1篇三氧化二砷
  • 1篇三氧化二砷治...

机构

  • 5篇江门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曾俊杰
  • 2篇卢岑
  • 2篇张卫红
  • 2篇王小朝
  • 2篇张雅西
  • 1篇石胜
  • 1篇梁月娜
  • 1篇骆慧莎
  • 1篇覃永亮

传媒

  • 2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卢岑曾俊杰
关键词:白血病APL药物疗法三氧化二砷
烧伤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α-颗粒膜蛋白水平的变化
2004年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一氧化氮(NO)和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的变化及其生理意义。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烧伤患者血浆样本58份,并与41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烧伤患者血浆NO浓度为36.8±12.6μmol/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83.32±25.32μmol/L),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GMP-140浓度为58.7±27.1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7±5.6μg/L),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烧伤患者血管内皮损伤,NO生成减少或消耗,血小板聚集性增高,释放活性物质增高,提示烧伤病人存在高凝状态。
王小朝石胜张卫红曾俊杰
关键词:烧伤一氧化氮Α-颗粒膜蛋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抗核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的关系探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心磷脂抗体(ACA)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58例ITP患者,50例SLE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ANA、ACA检测,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ANA、ACA阳性和阴性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TP及SLE患者ANA和AC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ANA阳性和阴性的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ACA阳性和阴性的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ANA阳性和阴性的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ACA阳性和阴性的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TP疾患中,ANA阳性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的一种标志,或者可能是ITP的自身抗体,但不能作为辅助诊断标准;ACA阳性可能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可间接反映ITP患者血小板的受损情况。ANA、ACA阳性与ITP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无明显关系。对ANA、ACA阳性的ITP患者应进行随诊,警惕是否会发展成为SLE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张雅西覃永亮骆慧莎梁月娜曾俊杰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缓解后再急粒变并缓解1例
2002年
卢岑王小朝张雅西张卫红曾俊杰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18例误诊分析
1994年
恶性淋巴瘤的病变部位和范围不尽相同,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也可在结外淋巴组织。因首发部位的不同,症状也多种多样,常常缺乏特异性,因而容易误诊和漏诊。我院1987年2月~1993年2月共收治恶性淋巴瘤24例,其中误诊18例,误诊率为75%。现将误诊病例报告分析如下。 临 床 资 料 一、因上消化道出血误诊为溃疡病合并出血。患者男性,25岁。因上腹痛、黑便1周入院。体检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软未扪及包块,肝脾(-),Hb47g/L,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拟诊溃疡病并慢性失血。经纤维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有肿瘤病灶,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非何杰金淋巴瘤。 二、因下腹部包块误诊为阑尾脓肿或结肠肿瘤3例。患者男性,23岁,因右下腹隐痛1月伴发热、右下腹扪及包块10天。入院体检全身浅淋巴结不大,右下腹可扪及7×5公分质中活动肿块,有轻压痛。拟诊阑尾脓肿,经抗炎10多天无改善。行吞钡小肠双重造影检查,显示回肠末端有充盈缺损。
曾俊杰
关键词:淋巴瘤误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