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云龙

作品数:117 被引量:356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53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理学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化学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4篇纳米
  • 19篇电极
  • 19篇量子
  • 17篇量子点
  • 16篇荧光
  • 16篇核酸
  • 15篇适体
  • 15篇核酸适体
  • 14篇离子
  • 13篇毒素
  • 13篇双链
  • 13篇双链DNA
  • 12篇杂交
  • 11篇曲霉毒素
  • 10篇近红外
  • 10篇红外
  • 9篇曲霉
  • 8篇纳米棒
  • 8篇金纳米棒
  • 7篇离子选择

机构

  • 103篇湖南科技大学
  • 13篇湖南大学
  • 11篇邵阳师范高等...
  • 5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2篇湖南工程学院
  • 2篇长沙职业技术...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作者

  • 117篇曾云龙
  • 74篇唐春然
  • 58篇黄昊文
  • 42篇易守军
  • 22篇元晓云
  • 19篇王天伦
  • 15篇易平贵
  • 13篇魏莉莎
  • 13篇邓克勤
  • 12篇于贤勇
  • 11篇邓彤彤
  • 11篇曾竞兴
  • 11篇刘志强
  • 10篇贺超才
  • 9篇李春香
  • 9篇匡慧艳
  • 9篇冯磊
  • 7篇陈佳鑫
  • 6篇沈国励
  • 6篇唐子龙

传媒

  • 6篇湖南科技大学...
  • 5篇分析化学
  • 5篇分析测试学报
  • 4篇分析科学学报
  • 4篇分析试验室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3篇湘潭师范学院...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发光学报
  • 2篇化学传感器
  • 2篇中国化工学会...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应用化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17篇2016
  • 1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9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1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相酶解法同时提取菜籽油和蛋白质——酶解后水浸提工艺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在水相酶解法同时提取菜籽油与菜籽蛋白的过程中 ,研究酶解后水浸提条件对菜籽油与菜籽蛋白得率的影响 ,得出pH、温度对油脂与蛋白质得率影响较大 ;浸提时间影响不显著 ;采用响应曲面分析 (RSA)方法得出预测水浸提菜籽油与蛋白质得率的回归模型 ;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出 ,酶解后水浸提的最适条件为液固比 6、pH9.8,温度 5 2℃、浸提时间 98min。验证实验得出 :油及蛋白质得率分别为 92 .1%、82 .3%。
刘志强贺建华曾云龙金宏
关键词:水相酶解法菜籽油菜籽蛋白得率
碳量子点荧光传感法测定牛奶中的三聚氰胺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碳量子点溶液荧光被汞离子猝灭后加入三聚氰胺又能恢复荧光的特性建立了一种测定三聚氰胺的简易方法。研究了碳量子点、碳量子点-Hg^(2+)和碳量子点-Hg^(2+)-三聚氰胺体系的Zeta电位,提出了该测试体系荧光猝灭与恢复是由碳量子点表面电荷改变引起的机理。研究了碳量子点浓度、猝灭剂汞离子用量、溶液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测定体系荧光猝灭与恢复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在最佳测定条件下,三聚氰胺在0.05~4.0μg/mL浓度范围内与体系荧光恢复程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1.135+0.9673c,线性相关系数R^2=0.9966,检出限为0.01μg/mL,能满足实际样品中三聚氰胺检测的要求。
贺超才贺超才曾云龙
关键词:三聚氰胺荧光传感
基于金纳米棒-辣根过氧化物酶协同效应的过氧化苯甲酰生物传感器被引量:8
2011年
将金纳米棒(AuNRs)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以自组装的方式依次修饰到Au电极表面,构建了响应过氧化苯甲酰(BPO)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流时间法研究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和最佳工作条件;由于HRP/AuNRs复合膜的协同效应,电极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在最佳工作条件下(工作电压-0.02V,pH 7的磷酸盐缓冲体系),BPO浓度在5.0×10-6~1.0×10-4 mol/L范围内与电极的电流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μA)=12.6796C(mmol/L)+0.2406,R=0.9993。电极的检出限为8.5×10-7 mol/L。电极用于面粉中BPO的测定,平行测定6次,平均回收率为97.9%~10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2.1%。本方法用于商品面粉中的BPO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曾云龙李霞飞黄昊文唐春然赵环胡娅梅李进
关键词:过氧化苯甲酰金纳米棒辣根过氧化物酶生物传感器面粉
高校化学实验指导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及职能被引量:3
2008年
根据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要求和现实状况,提出了化学实验指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应发挥的职能,并提出了相关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李春香曾云龙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师
教学与科研互动 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新模式探讨被引量:34
2011年
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培养目标,建立了与科研课题相结合的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新模式。本文以《材料分析方法》课程为例,从修订教材、重组教学人员、开放实验室及建立互馈机制几个方面出发对传统的《材料分析方法》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进行了改革,以期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实验操作技能及科研能力。实践表明:与科研课题相结合的材料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田俐刘胜利申少华肖秋国曾云龙刘俊成
关键词:材料化学实验教学
0.5代聚酰胺-胺回收液中丙烯酸甲酯的快速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直接分析合成0.5代聚酰胺-胺的回收液中丙烯酸甲酯的方法。结果表明:在SE-54非极性毛细管柱上,回收液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同时峰形也好。对同一试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9%(n=4);标准加样回收率为96.6%~101.4%。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等优点。
黄玉芳唐春然田美娜李春香吴湘江曾云龙
关键词:丙烯酸甲酯甲醇
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M1的方法及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M1的方法及试剂盒。将黄曲霉毒素M1核酸适体(Apt)与单链信号探针DNA(ssDNA)杂交,形成杂交链Apt‑ssCNA;将杂交链Apt‑ssCNA置于待测样品中,当其中有AFM1存在时,...
易守军曾云龙邓克勤刘婷黄昊文 夏晓东唐春然
文献传递
双过氧钒钾盐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单晶培养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双过氧钒配合物,其结构式及晶体单胞结构如式1所示,配合物分子式为C <Sub>8</Sub>H <Sub>17</Sub>KN <Sub>3</Sub>O <Sub>10</Sub>V,分子量为405....
于贤勇李国斌易平贵黄昊文李霞曾云龙
文献传递
聚酰胺-胺树枝形聚合物的绿色合成工艺
聚酰胺-胺树枝形聚合物的绿色合成工艺,原料丙烯酸甲酯(MA)和乙二胺(EDA)的用量为:MA或EDA与PAMAM端基数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8∶1。本发明加大原料配比量,使反应副产物减少,目标产物PAMAM的纯度从92%提...
曾云龙黄玉芳贺超才
文献传递
直接电位法同时测定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被引量:8
1999年
本文以长链溴化S—烷基双硫腙衍生物为载体制备了邻硝基苯酚阴离子电极和对硝基苯酚阴离子电极,建立同时测定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方法,邻硝基苯酚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10^(-3)—3×10^(-5)mol/L,检测下限为9×10^(-6)mol/L;对硝基苯酚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10~3—4×10^(-5)mol/L,检测下限为2×10^(-5)mol/L。
曾云龙唐春然沈国励俞汝勤
关键词:邻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阴离子选择电极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