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旭琴
作品数:
10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合作作者
毛明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马宏佳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9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6篇
文化科学
2篇
环境科学与工...
2篇
理学
1篇
化学工程
1篇
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6篇
教学
5篇
教学设计
4篇
复习
2篇
知识
2篇
化合物
2篇
铬化合物
2篇
复习课
1篇
信息题
1篇
性学
1篇
学史
1篇
研究性
1篇
研究性学习
1篇
氧化硫
1篇
有机化工
1篇
有机化工原料
1篇
元素化合物
1篇
知识网
1篇
知识网络
1篇
知识问题
1篇
知识问题化
机构
4篇
西安交通大学
4篇
苏州工业园区...
1篇
南京师范大学
1篇
苏州市教育科...
作者
9篇
曹旭琴
1篇
马宏佳
1篇
毛明
传媒
7篇
化学教学
2篇
中学化学教学...
年份
1篇
2016
2篇
2014
1篇
2011
1篇
2010
3篇
2009
1篇
2005
共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苯”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5
2011年
一、设计思想 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苯的结构探索在化学史上传为佳话。本节课以“苯的发现之旅”为载体,以探索苯分子结构中的实证和思辨为两条主线,将苯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融入探索过程中。设计的目的第一是让学生体验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曹旭琴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有机化工原料
分子结构
自然科学研究
芳香烃
化学史
从教材到教学的研究——以“海水提镁”为例
被引量:3
2016年
分析现行三套教材中有关“海水提镁”内容的编排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基于技术视角设计了苏教版《化学】》中“镁的提取及应用”的教学。
曹旭琴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知识问题化 问题情境化——高三元素化合物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6
2014年
“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是将所需复习元素化合物的主干知识设计成相关情境下的问题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从物质的应用角度出发,问题设计时应将多模块知识进行整合,同时能帮助学生形成学科观念.
曹旭琴
关键词:
元素化合物
复习教学
情境创设
“化学反应的介质”教学设计
2010年
教师在教学时经常会遭遇这样一类问题:学生在书写方程式或进行实验设计时经常忽视化学反应所处的环境,即化学反应的介质,从而产生如下错误:强酸性介质中生成碱性气体如NH3、强碱性介质中生成酸性气体如SO2、应该使用酸性介质时却使用了碱性介质等等。正是这样一些细节问题导致了实验的失败、工艺流程的错误以及学生考试时不必要的失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这些错误不以为然,多次纠正后效果甚微。
曹旭琴
关键词:
化学反应
教学设计
酸性气体
关于含铬化合物的性质及含铬废水处理的研究性学习
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介绍组织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学习含铬化合物的性质,了解铬(Ⅵ)对人体的危害。并通过实验,初步 完成用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
曹旭琴
马宏佳
关键词:
铬化合物
组织学
研究性学习
从含铬化合物谈无机信息题的复习
被引量:1
2009年
近几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中的无机综合题通常,将学生未学过的知识以信息的方式给出,主要就是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该题综合性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区分度大。
曹旭琴
关键词:
铬化合物
无机
复习
化学试题
缓冲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被引量:3
2009年
能够抵抗外加少量酸、碱或稀释,而仍能保持本身的pH不发生显著变化的作用称缓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曹旭琴
关键词:
离子平衡
PH
铜及其化合物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2009年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着重于完善中学化学的知识结构,主要是依托课程标准、考纲大纲和考试说明,对课本知识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学生在高一、高二所学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而高考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轮复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联想、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合理地构建知识网络,最后通过训练使知识运用自如、娴熟和灵活。
曹旭琴
毛明
关键词:
复习课
教学设计
化合物
中学化学
知识网络
铜
二氧化硫复习课教学设计
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探讨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作用、二氧化硫的定量检测和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定性吸收来复习二氧化硫.尝试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从生活走进化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观念建构为先导,同时渗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将二氧化硫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计算等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曹旭琴
关键词:
二氧化硫
复习课
教学设计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