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娇

作品数:11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热毒宁注射液
  • 3篇注射
  • 3篇注射液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中药
  • 2篇胶囊
  • 2篇多中心
  • 2篇多中心临床
  • 2篇多中心临床研...
  • 2篇大孔树脂
  • 1篇地黄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毒理学研究
  • 1篇虚证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免疫
  • 1篇血瘀
  • 1篇血瘀证

机构

  • 10篇江苏康缘药业...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药制药过程...
  • 2篇沈阳市骨科医...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景娇
  • 7篇萧伟
  • 4篇赵宾江
  • 3篇谢雁鸣
  • 3篇常艳鹏
  • 3篇杨伟
  • 3篇王连心
  • 2篇周一飞
  • 2篇尚强
  • 1篇冯晓纯
  • 1篇汪朝晖
  • 1篇郭庆明
  • 1篇陶永华
  • 1篇颜丙鹏
  • 1篇田恒勇
  • 1篇张桥
  • 1篇林丽珠
  • 1篇黎明全
  • 1篇郑伟然
  • 1篇刘聪

传媒

  • 3篇中医杂志
  • 2篇中草药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处方药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六味地黄软胶囊治疗糖尿病(肾阴虚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软胶囊治疗糖尿病(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236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和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试验分3组,试验组:118例,口服六味地黄软胶囊(3粒/次)+左归丸模拟药(9 g/次),2次/日,早晚各1次;对照组1为60例,口服六味地黄软胶囊模拟药(3粒/次)+左归丸(9 g/次),2次/日,早晚各1次;对照组2为58例,口服六味地黄软胶囊模拟药(3粒/次)+左归丸模拟药(9 g/次),2次/日,早晚各1次。3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3组病人用药后疾病中医证候疗效等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糖控制疗效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大部分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均有部分病例实验室检查出现异常有临床意义的改变,临床医生判断"改变与试验药物无关"。结论:六味地黄软胶囊治疗糖尿病(肾阴虚证)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
杜彦萍景娇汪朝晖杨忠奇黄可儿
关键词:糖尿病肾阴虚证中医药疗法六味地黄软胶囊
热毒宁注射液过敏反应患者的血清免疫毒理学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嵌套式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使用热毒宁注射液的30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监测,对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按1∶4比例匹配,匹配因素为性别、年龄±5岁、用药季节、药品批次等,另取4例健康志愿者,检测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总补体C3(C3)、血清总补体C4(C4)、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重组人干扰素γ(IFN-γ)、总免疫球蛋白IgE(TIgE)。结果 3000例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患者中有2例出现过敏反应,根据匹配原则共检测血清样本14例,2例过敏患者TIgE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IL-10、IL-4均升高,IgA、IgG、C3、C4、IL-2、IFN-γ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健康志愿者及匹配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别,提示患者机体的免疫应答系统激活。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过敏反应可能为由Ig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
常艳鹏萧伟谢雁鸣王连心赵宾江周一飞景娇杨伟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过敏反应免疫毒理学
中药白屈菜中木兰碱的制备方法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从中药白屈菜中提取精制木兰碱单体。方法:白屈菜粗提取液经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2次纯化、C-18柱精制得木兰碱。结果:产品经HPLC、ESI-MS确定为木兰碱,质量分数>9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克服耗费大量有机溶剂、硅胶柱层析工艺烦琐、收率低等弊端,适合制备木兰碱。
张桥沈娟尚强景娇郭庆明王振中郭瑛萧伟
关键词:白屈菜
痛安注射液对中度癌性疼痛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痛安注射液治疗中度癌性疼痛(简称癌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中度癌痛且辨证属血瘀证的患者54位(共307例次),剔除1例次,最终纳入统计的合格病例共53位患者(共306例次)。使用痛安注射液(由青风藤、白屈菜、汉桃叶等组成)肌肉注射。观察止痛起效时间、止痛维持时间、疼痛缓解度和安全性。【结果】(1)癌痛缓解的总有效率达98.04%,其中轻度缓解为211例次(占68.95%),中度以上缓解为89例次(占29.08%)。老年人(≥60岁)的疼痛的缓解程度较年轻人(﹤60岁)好(P﹤0.05);不同类型的癌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止痛起效时间最短为15 min,最长为120 min,平均为58.307 min;止痛维持时间最短为1 h,最长为59.5 h,平均为19.147 h。老年人的平均止痛起效时间有短于年轻人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的平均止痛维持时间较年轻人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类型癌痛中,躯体痛的止痛起效时间最短,起效最快,其次是神经痛,内脏痛的止痛起效时间最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止痛维持时间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血象、肝肾功能、大小便常规、心电图检查等均无明显变化,在观察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中成药痛安注射液能有效缓解辨证属血瘀证的中度癌性疼痛,且副作用小,临床使用安全。
关洁珊景娇林丽珠
关键词:癌性疼痛中药疗法血瘀证安全性评价
抗骨增生胶囊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评价抗骨增生胶囊在用于髋骨性关节炎治疗时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10家研究单位220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采用双盲法按照3∶1比例将其分为试验组(16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分别采用抗骨增生胶囊和无敌丹胶囊+模拟剂胶囊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给药治疗前和给药治疗12周后生命体征、髋关节Harris评分、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药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水平基本接近(P> 0.05)。给药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单一症状及体征疗效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止痛药物应用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抗骨增生胶囊在用于髋骨性关节炎治疗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有效,适宜临床应用。
景娇岳少乾何健刘爽李琳琳
关键词:抗骨增生胶囊疗效安全性
大孔树脂使用次数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吸附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考察D101大孔吸附树脂使用次数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吸附率的影响,为产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静态吸附法,对反复再生后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D101大孔吸附树脂在经过乙醇、2%盐酸、5%氢氧化钠反复再生后,使用16次吸附率下降约27%。结论:D101大孔吸附树脂在活化再生使用16次以后,不宜再用。
孙永成郭传宝王伟颜丙鹏尚强景娇萧伟
关键词:羟基红花黄色素A大孔树脂
基于巢式设计的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全国5家医院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患者的临床信息,以不良反应为结局指标,进行巢式病例对照设计,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3000例热毒宁注射液患者中16例发生不良反应,以儿童居多,平均年龄10.12岁,男性11例,女性5例;以消化系统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胃脘痛)发生较多,占87.5%。以年龄、性别、用药季节、药品批次相同为匹配条件,按照1∶4比例匹配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64例,多因素条件Logistic结果显示,滴速是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P=0.043),注射前是否冲管是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P=0.027)。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以儿童居多,注射前未冲管及滴速过快是不良发应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黎明全萧伟谢雁鸣杨伟常艳鹏王连心冯晓纯段晓征刘聪艾春玲赵宾江田恒勇景娇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
热毒宁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不良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安全性及不良反应(ADR)发生特征,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注册登记式医院集中监测的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使用热毒宁注射液的住院及门诊30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监测,对出现ADR的患者临床表现及怀疑药品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结果 3000例患者中发生ADR 16例,占0.53%,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胃脘痛、过敏等。16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5例;9岁以下婴幼儿及儿童14例,占87.50%;16例患者出现ADR距发生ADR当天开始用药平均时间为(0.68±0.44)h,从用药开始到出现ADR的总用药天数平均为(3.44±1.86)天。出现ADR的16例患者均停药处理,其中4例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停药处理后患者症状均减轻或消失。结论热毒宁注射液ADR属偶见,属于消化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过敏反应,以婴幼儿及儿童为主,多在用药3h内发生,临床应注意监测儿童用药及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
常艳鹏萧伟杨伟谢雁鸣王连心赵宾江周一飞景娇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
炮姜超临界CO_2萃取6-姜酚的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通过HPLC法测定6-姜酚量的变化,比较炮姜超临界CO2萃取(SFE-CO2)与醇回流提取工艺的区别。方法炮姜药材分别经SFE-CO2及醇回流提取,SFE-CO2萃取条件为压力30 MPa、温度50℃、时间2 h;醇回流法为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HPLC法测定提取前后炮姜药材中6-姜酚的量。结果经SFE-CO2萃取后萃取物中6-姜酚达9.53%,转移率73.4%,较醇回流法高32%。结论 SFE-CO2萃取法较醇回流法适合炮姜中6-姜酚成分的提取。
郑伟然陶永华苗宏伟景娇赵宾江宋娟萧伟
关键词:炮姜6-姜酚HPLC
不同产地辣椒中辣椒碱、二氢辣椒碱与辣椒红色素的测定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产地辣椒中辣椒碱与辣椒红色素的量,为辣椒原料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方法测定辣椒中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采用GB10783-2008方法测定辣椒中红色素的色价。结果江西、云南产辣椒中辣椒碱、二氢辣椒碱的量较高,河北、河南产辣椒中红色素的量较高。结论不同产地辣椒中辣椒碱和红色素的量差异较大。
安士影孟兆青景娇程宁波贺顺伟萧伟
关键词:辣椒辣椒碱辣椒红色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