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天治

作品数:50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专利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1篇逆变
  • 40篇逆变器
  • 26篇变换器
  • 21篇并网
  • 20篇交流变换器
  • 18篇并网逆变
  • 18篇并网逆变器
  • 14篇并联
  • 10篇电流
  • 10篇逆变器系统
  • 9篇均压
  • 8篇直流-交流变...
  • 6篇电容
  • 6篇软开关
  • 6篇输入均压
  • 6篇鲁棒
  • 6篇控制策略
  • 5篇电流反馈
  • 5篇冗余
  • 5篇分布式

机构

  • 50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上海空间电源...

作者

  • 50篇方天治
  • 26篇阮新波
  • 7篇肖岚
  • 7篇何玮
  • 6篇沈乐
  • 5篇王健
  • 5篇黄鑫
  • 4篇刘爱忠
  • 3篇朱恒伟
  • 2篇任小永
  • 2篇张雨
  • 2篇金科
  • 2篇刘畅
  • 1篇张力
  • 1篇查春雷
  • 1篇邢丽冬
  • 1篇谢捷如
  • 1篇陈乾宏
  • 1篇庄凯
  • 1篇蓝建宇

传媒

  • 8篇电工技术学报
  • 8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电力电子技术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电气工程学报
  • 1篇第八届电力电...
  • 1篇中国电工技术...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习迁移理论在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1年
在电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设计合理的先行组织者,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迁移,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更有助于为学生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最终达成学生的自主学习。
方天治邢丽冬
关键词:迁移先行组织者电路课程
基于μ综合理论与遗传算法的并网逆变器鲁棒控制方法
2024年
在并网逆变器的实际运行中,电网阻抗和时间延迟系数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提高该含参数不确定性的系统的鲁棒性,提出采用μ综合理论来对系统进行鲁棒控制,通过对参数不确定性及其他性能约束的加权函数进行设计,从而使系统能够满足鲁棒稳定性与鲁棒性能要求。针对μ综合法设计的控制器阶数过高,难以工程实现的问题,可将其与遗传算法结合来对定结构控制器进行优化。首先采用μ综合理论搭建系统的摄动模型,然后用遗传算法对系统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设计,使摄动系统能够实现结构化奇异值最小化的目标,从而达到对参数变化具有更强的鲁棒适应性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设计的控制器比用传统方法设计的控制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张雨方天治刘昊金启源章益凡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遗传算法鲁棒控制
一种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鲁棒性的相位超前补偿策略被引量:38
2018年
LCL型并网逆变器中,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法可以有效抑制LCL滤波器的谐振。但是,数字控制延时会改变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效果,从而影响系统对电网阻抗的鲁棒性。为削弱数字控制延时的不利影响,提出相位超前补偿方法以补偿电容电流反馈的控制延时。通过分析不同谐振频率下系统的稳定性,得出改进后系统的增益裕度要求都能被满足,并设计出相位超前补偿器的参数。接着,为保证电网阻抗变化时系统的稳定性,给出电容电流反馈系数的设计方法。当采用选取的电容电流反馈系数时,分析加入相位超前补偿器前后的闭环极点轨迹。最后,通过一台1kW原理样机,验证了所提出理论研究的有效性。
方天治黄淳陈乃铭张先云黄鑫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LCL滤波器
一种改进的分布式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
本文采用了一种适合热插拔的分布式并联控制策略,并在其基础上加上了负载电流前馈控制技术,以提高输出外特性,同时保留了原控制方案的输出限流功能和均流效果不变。论文分析比较了加负载电流前馈技术前后的输出外特性及环流特性,并研制...
方天治阮新波肖岚刘爱忠
关键词:并联控制
文献传递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策略被引量:5
2009年
针对一种结构新颖的输入串联输出串联逆变器系统分析了其输入均压与输出均压的关系。指出该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目标是要在实现输入均压的同时,实现输出均压。基于这一控制思路,提出2种可使系统稳定工作的控制策略,即输入均压的控制策略和输入均压结合输出同角度的控制策略。前者在控制输入均压的同时,实现了输出有功功率的均衡,但无功功率未必均衡,所以该策略不能保证输出均压。后者引入了输出角度环,它与输入均压环共同作用,使系统在实现输入均压的同时,也使各模块的输出电压幅值和相位均相等,即实现了输出均压。研制了一台样机,对以上2种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方天治阮新波查春雷庄凯
关键词:逆变器均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串并联逆变器组合系统综述
2015年
主要介绍了四种以逆变器为标准化模块的串并联组合系统,其优点是可以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等。对该系统而言,关键是如何实现模块间的功率均衡和分布式、冗余控制。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讨论并总结了四种串并联逆变器组合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IPOP逆变器系统不仅实现了功率均衡,并且实现了分布式和冗余控制,而对于另外三种逆变器系统的研究目前尚停留在功率均衡控制策略上,分布式和冗余控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韩竹文方天治何玮
关键词:逆变器均流均压分布式冗余
模块化输入串联输出串联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策略被引量:8
2015年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逆变器系统适用于高电压输入高电压输出场合。本文指出该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目标是实现输入均压和输出均压。在已有的集中式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控制策略,解决了输入均压和输出均压的问题。与集中式控制策略相比,新的分布式控制策略将各控制环路分散到每个模块中,模块间通过母线进行相互通信,从而得到可独立工作的标准模块,实现了系统的真正模块化。详细分析分布式均压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实验验证。
方天治朱恒伟阮新波
关键词:分布式逆变器均压
一种模块化ISOS逆变器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ISOS逆变器系统,属于电能变换装置的直流-交流变换器领域。本发明的模块化ISOS逆变器系统,包括<I>n</I>个输入串联、输出串联的逆变器模块,<I>n</I>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该模块化ISO...
方天治朱恒伟阮新波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阻抗分配的弱电网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判稳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阻抗分配的弱电网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判稳方法,属于电能变换装置的直流‑交流变换器领域。本发明首先建立了弱电网下,多模块并网逆变器的诺顿等效模型及其多输入多输出矩阵,从而揭示了在考虑电网阻抗的情况下,采用...
方天治金瑛林沈姝衡包笑一金思聪蒋芷薇
一种ISOS并网逆变器组合系统及其目标多重化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SOS并网逆变器组合系统及其目标多重化控制方法,属于电能变换装置的直流‑交流变换器领域。ISOS并网逆变器组合系统包括<I>n</I>个输入串联、输出串联的并网逆变器模块,<I>n</I>为大于等于2的...
方天治韩竹文张先云阮新波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