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黄琼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泰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后肾腺瘤临床病理误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收治的1例MA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3 d入院。经超声、CT、MRI检查初步诊断为右侧肾脏占位性病变,遂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一8 cm×5 cm×3 cm大小的类圆形肿物,切面呈灰白灰红色,有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示:肿瘤细胞较小且大小较一致,胞质少,核无异型性,无病理性核分裂象,瘤细胞呈细乳头状、小管状排列,间质淡染,部分区域水肿,未见胚芽组织及钙化。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Vimentin、WT1、CD57、CKpan及S-100均(+),Ki67<2%阳性。诊断为MA,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随访4年,病情未复发。结论 MA是一种少见的肾脏原发上皮源性肿瘤,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易误诊为肾母细胞瘤,熟悉其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准确诊断。
- 周萍朱正龙张伟戴黄琼吴艳
- 关键词:后肾腺瘤免疫组织化学WILMS瘤
- 血管球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血管球瘤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合文献对该肿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 5例中3例为经典型血管球瘤改变,1例为粘液样型血管球瘤,1例为非典型血管球瘤。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5例Vimentin(+),3例Actin(+),CK、Myoglobin、desmin、Syn、CgA、S-100、EMA、LCA、CD31、CD34均(-)。结论血管球瘤最常见部位为指甲床下,但也可见于正常血管球细胞较少甚至缺如的部位,在少见部位的诊断应综合分析,结合临床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可明确诊断。
- 周萍朱正龙戴黄琼
- 关键词:血管球瘤
- 面颈部横纹肌肉瘤5例报告
- 2007年
- 本院2000~2005年收治5例面颈部横纹肌肉瘤(rhabdomysarcoma,RMS),其中女性4例,男性1例。年龄6~31岁,平均年龄18岁。发现肿瘤时间10天至8个月。肿瘤部位:眶内1例,鼻腔、副鼻窦3例,颈前1例。肿瘤大小约为3cm×2cm×2cm~6.0cm×4.5cm×5.0cm。
- 周萍朱正龙戴黄琼
- 肠病型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通过分析小肠肠病型肠道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type Tcell lymphoma,ETC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提高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ETCL的认识,以期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2009年7月收治的2例ETCL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CD45RO、CD3、CK、CD20、CD45、CD79α、Pax-5、CD56。结果 2例ETCL患者均有肠病史,确诊后2例均存活但一般情况差。病变均发生于小肠,1例为回肠多发性溃疡性病变,1例为空肠肠穿孔。肿瘤细胞为多形性T细胞,组织学形态为多形性淋巴细胞弥散分布,以血管中心性浸润,淋巴上皮病变,大片或多灶性坏死为特征。2例患者肿瘤组织CD45RO、CD3、CD45、CD56均为阳性。结论 ETCL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病程发展迅猛,预后差,病损肠管表现为多发性溃疡,以穿孔为首发症状者应多取材,避免漏诊。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早期诊治提高患者生存率。
- 周萍王修珍朱正龙李霞程海燕戴黄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