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芬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织分化程度与超声造影的关系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超声造影与组织学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术前应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的47例HCC患者超声造影表现,将所获得曲线形态和灌注参数与术后标本的组织分化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例高分化HCC均为快上慢下型;24例中分化HCC,15例呈快上慢下型(20.80%),19例(79.20%)呈快上快下型;14例低分化HCC,8例(57.10%)呈快上慢下型、6例(42.90%)呈快上快下型;不同分化程度HCC病灶始增时间、增强时间、峰值强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始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化程度HCC超声造影TIC形态和声学定量参数变化特征不同,有助于术前无创性了解肿瘤分化程度。
- 邓远李开艳徐芬王芬胡良军罗鸿昌陈云超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超声造影肿瘤分化
- 超声造影对肝脏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分析较小肝脏占位性病变(直径≤3cm)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患者156个直径≤3cm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其中恶性病灶74个,良性病灶82个。利用TIC软件分析除外术后瘢痕、坏死结节及性质待定的病灶外的142个病灶造影剂灌注模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74个恶性病灶及除坏死结节、术后瘢痕外的72个良性病灶不同程度增强。动脉相原发性肝细胞癌(HCC)100%(49/49)增强,其中71.43%(35/49)呈整体增强;实质相85.71%(42/49)呈典型的"黑洞"征。转移性肝癌动脉相特征性地表现为厚环状增强者占52.00%(13/25);实质相88.00%(22/25)呈"黑洞"征。良性病变中动脉相后期呈整体增强、斑片状增强及环状增强者分别为48.61%(35/72)、18.06%(13/72)、33.33%(24/72);实质相呈"黑洞"征、强度低于、近似于周围肝组织者分别为1.39%、30.56%、68.06%。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炎性假瘤造影呈快进快退,类似于恶性肿瘤。TIC分析良性病灶始增时间、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均晚于恶性病灶,差异具有显著性,峰值强度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HCC和转移性HCC上述参数无差异。血管平滑肌脂肪和炎性假瘤TIC上述各参数低于良性组其余病变。结论超声造影对提高肝脏小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率有重要的价值,部分良性病变造影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仍须结合其他影像学方法或穿刺活检。
- 王芬李开艳邓远徐芬罗鸿昌陈云超洪恺
-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肝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