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本文
- 作品数:25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沭阳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技巧探讨
- 2009年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ctomy,LA)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开展,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常规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有一定的不足,本文对手术方法做了一些有改进,行改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ameliorative laparoscopic appendctomy,ALA)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吴柏华徐本文
-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腹腔镜
- 基层医院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30例和同期开腹手术20例,对比分析其临床及手术资料。结果 5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经济花费、淋巴结清扫数量及短期复发率方面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腹腔镜组在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均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在基层医院开展具有可行性,疗效与开腹组相当,但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 徐本文牛四龙崔红燕杨晨曦
-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
- 腹腔镜探查和治疗阑尾周围脓肿21例分析
- 2008年
- 徐本文杨晨曦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 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应用(附219例报告)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断和治疗急腹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急腹症患者腹腔镜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19例全部明确诊断,准确率为100%,腹腔镜治疗207例(其中3例辅以小切口完成手术),中转开腹11例,1例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后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切口感染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可准确诊断急腹症病因,大多数患者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创伤较小。
- 徐本文吴柏华姜玉张晓晴
- 关键词:腹腔镜急腹症
- cN0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术中快速病理对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指导意义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术中快速病理检测对侧颈区淋巴结清扫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宿迁地区8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收治的1292例临床检查淋巴结阴性分化型甲状腺癌(cN0 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先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行快速病理检测,然后再进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根据中央区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4组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292例中,共有468例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6.22%;男性、>45岁、肿瘤直径大、原发灶数目多、有包膜浸润及周围组织侵犯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快速病理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数>2枚患者,其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比例高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数≤2枚的患者(78.1%vs.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央区淋巴结可以作为前哨淋巴结在术中进行快速病检,可根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决定cN0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的清扫范围。
- 管小青李辉沈毅卜玉林丁海波吴波史松槟徐本文吴川郑向欣顾书成吴骥邱兴陆柏林侍孝红江小玲袁牧柏建印张旭旭杨鹏
- 关键词:中央区淋巴结前哨淋巴结
-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60例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气管插管下全麻后,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低于对照组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较传统开腹手术更有优势,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良好,临床效果满意。
- 徐本文周飞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急性胆囊炎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痛的相关因素及防治(附37例病例报告)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痛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3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腹痛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总结与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胆道自身因素占24例,胆外因素4例,无明确胆道内、外因素9例。非手术治疗27例,再次手术治疗10例,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腹痛的患者病因复杂,重视术前的全面检查和术中探查是防止术后发生腹痛的关键。治疗应根据不同病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部分患者症状持续需手术处理。
- 杨晨曦侍阳徐本文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痛
- ICU老年与非老年危重患者死亡风险比较:一项连续3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观察比较沭阳县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老年与非老年危重患者的死亡风险。方法采州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沭阳县人民医院综合ICU收治的年龄在15岁以上的初诊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数据来自ICU患者出入院登记簿和电子病历。观察研究期间ICU危重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死亡原因,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以上)和非老年组(15~65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死亡因险。结果研究期间共2707例危重患者紧急入住沭阳县人民医院ICU,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最终共2466例患者纳入分析,男女比例为1.6:1,平均年龄(61.8±17.3)岁,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6(4,8)分,平均ICU住院时间为3(1,6)d。2466例危重患者中,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自发性脑出血(占25.5%)和外伤性脑损伤(占17.0%),二者在入ICU 7d内的病死率分别为46.0%和39.5%。与非老年患者(1415例)比较,老年患者(1051例)因外伤性脑损伤、脑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危象、呼吸危重症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分别为9.4%比4.7%、2.9%比0.8%、5.0%比2.1%、2.5%比1.0%),因农药/药物中毒死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0.2%比1.2%,均P〈0.01);进一步logistir、回归分析显示,老年患者外伤性脑损伤[风险比(HR)=1.878,95%可信区间(95%CI)=1.233~2.864,P=0.003]、脑梗死(HR=0.435,95%CI=0.229~0.826,P=0.011)、心力衰竭/心血管危象(HR=0.399,95%CI=0.238~0.668.P=0.000)以及呼吸危重症(HR=0.239,95%CI=0.126~0.453,P=0.000)的死亡风险比非老年患者更高。结论自发性脑出血和外伤性脑损伤是ICU危重患者最常见的发病原因,其病死率也较高;老年�
- 周业庭童道明王少丹刘连松叶松徐本文
- 关键词:危重症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 腹腔镜处理中腹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9例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入路处理中腹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PT)的可行性。方法:术中经结肠旁沟掀开结肠及其系膜,显露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后完成探查、活检、切除术及放置银夹。结果:19例PRPT均在该术式下完成切除术12例,活检术3例,中转开腹5例,放置银夹3例;手术时间90~210分钟,术中出血30~500ml,平均190ml;术后住院5~8天。结论:腹腔镜下处理中腹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有损伤小、恢复快、手术操作空间大、易暴露等优点,但有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的缺点。操作者和助手应有娴熟的腹腔镜下打结和缝合的技术,配备30L气腹机和超声刀,初学者应选择中腹部非大血管区PRPT,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仍需经验积累。
- 李兆堂徐本文张智慧张立飞黄新军严顺新赵长松
- 关键词:腹腔镜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 腹腔镜辅助下在诊治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诊治粘连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粘连性肠梗阻2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手术成功14例,成功率70%。6例由于腹腔广泛严重粘连而中转剖腹行粘连松解及小肠折叠术,平均手术时间90min,术中出血10~50mL,术后平均住院5d,无手术死亡病例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腹腔镜辅助下,粘连性肠梗阻实施微创治疗不仅可以及时明确诊断,而且镜下决定开腹手术最佳位置,选择最小切口,采取最适当的手术方式。
- 张立飞严顺新丁辉徐本文
-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