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振秋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庆元县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疗效
  • 2篇修补术
  • 2篇术后
  • 2篇无张力
  • 2篇无张力修补
  • 2篇无张力修补术
  • 2篇斜疝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混合痔
  • 2篇腹股沟
  • 2篇腹股沟斜
  • 2篇腹股沟斜疝
  • 2篇PPH
  • 1篇血量
  • 1篇熏洗
  • 1篇熏洗方
  • 1篇再手术

机构

  • 10篇庆元县中医院

作者

  • 10篇彭振秋
  • 3篇范树帮
  • 3篇叶卓敏
  • 2篇兰晓峰
  • 1篇吴绍飞
  • 1篇李学源
  • 1篇吴晓美

传媒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药房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PPH术痔疮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PPH术痔疮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接受PPH术的痔疮患者,手术类型为PPH术。分为研究组60例(术后接受自拟中药熏洗治疗)和对照组60例(术后给予麝香痔疮膏)。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肛门疼痛程度及水肿消退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前肛门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肛门疼痛程度及水肿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熏洗方能够减轻PPH术痔疮患者疼痛程度,对缩短水肿消退时间有积极作用。
彭振秋邢维维李学源
关键词:中药熏洗PPH
胃大部切除术疗效与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与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方法胃大部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采用Billroth Ⅰ式吻合术式组41例,采用Billroth Ⅱ式吻合术式组39例,观察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术后出血,近侧瘀积,输出梗阻,肠粘连及综合评分情况。患者预后情况采用Goligher修改的Visick分类手术治疗效果评级,Ⅰ级预后良好,Ⅳ级预后最差。结果 2组患者病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术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illroth Ⅰ式组术后处于Ⅱ级状态的患者显著多于Billroth Ⅱ式组(P<0.05)。2组术后吻合口出血、近侧瘀积、输出梗阻、肠粘连等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llroth Ⅰ式与Billroth Ⅱ式创伤小,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综合利弊,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
彭振秋兰晓峰
关键词:胃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外科手术
一种具有压力感应及显示的气腹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压力感应及显示的气腹针,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具有进气接口和通气开关;针芯,为中空状结构,其前端圆钝,圆钝旁开有侧孔,后端伸入所述主体中且相对所述主体可滑动,所述针芯通过所述通气开关与所...
彭振秋邢维维黄俊华
文献传递
浅谈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研究
2018年
目的:研讨甲状腺结节患者使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诊疗的1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Ⅱ组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处理,观察评估两组的手术切除与处理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的对比上,Ⅱ组均明显优于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相对Ⅰ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总概率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施以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处理是一种可行方法,且手术安全性较有保障,值得推荐。
范树帮彭振秋叶卓敏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PPH与RPH治疗重度混合痔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本研究对PPH与RPH治疗重度混合痔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诊治的肛肠外科重度混合痔患者进行分析。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PH组和RP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发热、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发现RPH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发热、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PPH组,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1);而PPH和RPH组对患者的治愈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PPH与RPH均能够有效治疗重度混合痔,但RPH组的各项手术及预后指标优于PPH组。
彭振秋邢维维叶中贵
关键词:重度混合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比较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传统修补术式组91例,无张力修补术组89例。随访24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传统修补术组相比,无张力修补术组患者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近期复发率低;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的白细胞数、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α抗胰蛋白酶较术前显著增高,与传统修补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有着传统手术不具备的优点,适应证较宽,对于巨大疝、复发疝以及合并腹压增高的慢性疾病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尤为适宜。无张力修补术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修补术;尽管无张力修补术使用的网塞及补片可增强机体的炎性反应,但并不增加其切口感染发生率。
彭振秋兰晓峰
关键词:再手术
三金颗粒剂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残留结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三金颗粒剂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残留结石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ESWL术后残留结石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36例。A组患者采用温水冲服三金颗粒剂,20 g/次,2次/d;B组患者采用多饮水并配合跳跃运动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4、8周残留结石。结果:治疗4周后,A组总有效率为33.33%,B组总有效率为13.8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A组总有效率为63.89%,B组总有效率为1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金颗粒剂可有效治疗ESWL术后残留结石排出,治疗效果显著。
彭振秋邢维维吴绍飞
关键词:临床疗效残留结石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Ⅲ~Ⅳ期混合痔伴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 比较外剥内扎术与自动套扎术对Ⅲ~Ⅳ期混合痔伴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庆元县中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Ⅲ~Ⅳ期混合痔伴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分别采用外剥内扎术与自动套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状评分及术后皮赘形成率.结果 A组和B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00%,96.00%;B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χ2=7.73,P〈0.05);A组患者手术操作用时、术中失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分别为(20.97±4.52)min、(12.47±1.65)mL、(25.48±3.76)d、(15.55±4.38)d;B组患者手术操作用时、术中失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2.01±2.54)min、(7.29±1.02)mL、(20.24±2.18)d、(12.02±3.82)d;B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A组(t=2.74、3.02、2.84、3.46,均P〈0.05);B组患者术后相关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t=2.67、2.50、3.04、2.76,均P〈0.05);同时B组患者术后皮赘形成率显著低于A组(χ2=8.77,P〈0.05).结论 相较于外剥内扎术,自动套扎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伴直肠黏膜内脱垂可显著加快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创伤,加快术后修复进程,缓解术后相关继发症状,并有助于预防皮赘形成.
范树帮彭振秋叶卓敏吴晓美
关键词:痔切除术结扎术
两种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
2019年
目的探讨填充式与经腹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腹股沟斜疝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术组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采用经腹无张力修补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VAS)评分、远期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术后12、24 h及1周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0.05),但术后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期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0.05)。结论经腹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可显著降低术中医源性创伤程度,缩短病情康复所需时间,缓解慢性疼痛,且未导致术后并发症风险上升,价值优于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
范树帮彭振秋叶卓敏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
茴香枳术汤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观察茴香枳术汤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茴香枳术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X线表现、症状消失时间、排气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及气液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茴香枳术汤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进一步解除梗阻,疗效较好。
彭振秋邢维维叶中贵
关键词:胃肠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