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清
-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制备可设计交替层状结构的聚合物基阻尼复合材料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可设计交替层状结构的聚合物基阻尼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将两种聚合物物料分别投入微层共挤装置的两台挤出机中熔融塑化,两股熔体在汇合器处叠合成两层,经含有n个分叠单元的分叠装置切割和叠合后,得到2...
- 李姜郭少云张玉清戴莹莹蒋松霖
- 文献传递
- 层状聚合物基PT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聚合物基PT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TC材料的结构为由至少一层的聚合物绝缘层和至少一层以炭黑为导电物质、以聚合物为基体的导电层交替叠合构成。其制备方法,将绝缘层和导电层物料分别投入微层共挤装置的两台挤出...
- 李姜许双喜郭少云文明张玉清蒋松龄
- 文献传递
- 交替层状结构氯化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被引量:10
- 2009年
- 采用多层共挤技术制备了具有交替层状结构的氯化丁基橡胶(CIIR)/三元乙丙橡胶(EPDM)复合材料,并与常规共混法CIIR/EPDM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交替层状复合材料具有双连续相结构;与共混复合材料相比,交替层状结构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和有效阻尼范围增大,且随着其层数的增加,损耗因子和有效阻尼范围、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增大;室温下层数较多的CIIR/EPDM复合材料在100~110Hz的阻尼性能更优异。
- 张玉清戴莹莹李姜郭少云
- 关键词:氯化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阻尼性能
- 多层共挤复合材料CIIR/EPDM阻尼性能的研究
- 氯化丁基橡胶(CIIR)是一种低不饱和度橡胶,具有优异气密性和减震性能。其生胶阻尼因子(Tan δ)较高,是一种理想的减震阻尼材料,但CIIR老化后变软发粘。EPDM具有极优的耐老化性能并且老化后会变硬。而通常采用的共混...
- 张玉清李婷李姜郭少云
- 关键词:复合材料阻尼性能氯化丁基橡胶减震性能多层共挤
- 文献传递
- 微层共挤出(PP+EVOH)/PP阻隔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被引量:18
- 2009年
- 利用微层共挤出技术制备了具有交替层状结构的(PP+EVOH)/PP复合材料,其中PP为聚丙烯,EVOH为乙烯-乙烯醇其聚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气体渗透实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微层共挤出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及其对复合材料气体阻隔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微层共挤出技术,PP层和(PP+EVOH)层沿挤出方向交替排列,EVOH在PP基体中的的分散形态由零维球形变为一维纤维状,进而演变为二维片状.这些形态导致微层共挤出材料的氮气渗透系数和断裂伸长率较普通共混物分别下降了两个数量级和提高了27倍,并且显著影响其结晶行为.当层数超过64层后,由于PP层减薄,界面增多,EVOH不仅对(PP+EVOH)层中PP相存在结晶成核作用,而且对PP层也有结晶成核作用.
- 李婷李姜张玉清杜芹郭少云
- 关键词: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丙烯
- 层状聚合物基PTC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聚合物基PT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TC材料的结构为由至少一层的聚合物绝缘层和至少一层以炭黑为导电物质、以聚合物为基体的导电层交替叠合构成。其制备方法,将绝缘层和导电层物料分别投入微层共挤装置的两台挤出...
- 李姜许双喜郭少云文明张玉清蒋松龄
- 文献传递
- 在特定温控系统下PLA和PE-LD吹膜过程的温度场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经过合理的假设,使用Fluent软件分别对聚乳酸(PLA)和低密度聚乙烯(PE-LD)挤出吹塑薄膜过程在特定加热温控系统内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PE-LD吹膜实验对PE-LD的模拟温度场进行了验证,进而验证了PLA的模拟温度场。结果表明,PE-LD在加热温控系统中温度场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在距薄膜中轴线径向距离(y)为70~110mm区域内吻合较好,在y为50~70mm区域中距薄膜进入温控系统处轴向高度(x)为100、240mm处存在一定误差,但整体趋势相同;因此,可通过模拟对不同工艺参数下PLA薄膜的温度场进行预测,为加工过程提供有力地指导。
- 彭义波张玉清张旭浩付晓蓉杨鸣波
- 关键词:聚乳酸温控系统温度场
- 不同气体流动模式下的气体辅助注射成型——隐式直接算法在温度场模拟中的应用
- 2016年
- 对气辅成型冷却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数据模拟,通过对持续注射氮气聚合物气体辅助注射成型(GAIM)冷却过程的合理假设,采用结晶温度区间的平均散热代替结晶潜热和第三类对流传热边界条件,使用MATLAB对高密度聚乙烯(PE-HD)GAIM冷却过程进行了数据模拟;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注射氮气压力下的流速并验证模拟温度场。结果表明:冷却温度场的模拟和实测值基本吻合,其模拟结果对于制件多层次结构的预测和气辅工艺参数的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张旭浩彭义波张玉清付晓蓉杨鸣波
- 关键词: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温度分布
- 聚合物微纳层状复合物的设计及其特性研究
- 本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聚合物微(纳)层状交替复合方面的研究工作,已解决了一些成形过程中层状交替折叠和微(纳)米层间的界面粘接的技术问题,完成了分层模具的设计与制作,利用设计的模具已可制备2000余层的层状复合材料(图1)...
- 郭少云李姜沈佳斌许双喜杜芹张玉清
- 关键词:界面粘接层状结构
- 文献传递
- 偶联剂对 PA6/h-BN 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及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优化被引量:1
- 2017年
- 以硅烷偶联剂(KH550)与钛酸酯偶联剂(TM-P)改性氮化硼(h-BN)为导热填料,聚酰胺6(PA6)为基体,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h-BN粒径、偶联剂用量和h-BN填充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在h-BN体积分数为20%,KH550、TM-P最佳用量分别为2.5%、1%(偶联剂与h-BN质量比)时,TM-P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提升效果优于KH550;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升率随h-BN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然后不变,再减小的趋势;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随h-BN填充量的增加而减小,KH550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优于TM-P;TM-P用量为1%,h-BN体积分数为25%,h-BN粒径为10~15μm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2.446 W/(m·K)。
- 张玉清彭义波张旭浩付晓蓉刘正英
- 关键词:氮化硼聚酰胺6偶联剂热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