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珊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术后
  • 1篇胆源性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胰十二指肠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引流
  • 1篇源性
  • 1篇整体护理
  • 1篇生物钟
  • 1篇生物钟基因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切除
  • 1篇十二指肠切除...
  • 1篇术后腹胀
  • 1篇术后感染

机构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深圳市第一人...
  • 2篇暨南大学第二...

作者

  • 6篇张燕珊
  • 2篇沈艳
  • 1篇李明岳
  • 1篇郭跃华
  • 1篇鲍世韵
  • 1篇温晓玲
  • 1篇林日凤
  • 1篇余洁玲
  • 1篇张流利
  • 1篇罗倩茜
  • 1篇刘利平
  • 1篇何丽梅
  • 1篇张卫红
  • 1篇沈艳
  • 1篇王娟
  • 1篇张卫红

传媒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经内镜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及胰腺疾病的护理
2009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及胰腺疾病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及胰腺疾病160例的观察及护理方法。结果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6例,出现出血、黑便2例,经治疗后好转。结论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的观察及护理,是经内镜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及胰腺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王娟张卫红沈艳余洁玲张燕珊林日凤罗倩茜张流利
关键词:护理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30例需要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结果:3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胃排空延迟症,其余26例患者皆未出现任何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优秀。结论:在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注重身心双重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辅导和呼吸训练,术后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并注意对引流管的护理以及对患者的疼痛管理,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术后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张燕珊沈艳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术后感染
实施整体护理与专科介绍对患者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实施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整体护理和专科介绍分别对我院肝胆外科住院和门诊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以随机问卷调查方式来评价患者相关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门诊患者满意度。结果住院患者对相关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2%,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0%;门诊患者满意度达到98.54%。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和专科介绍能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增加患者门诊满意度。
温晓玲张燕珊张卫红
关键词:整体护理健康教育
74例外伤性脾破裂循证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5年
我院近年来对收治的74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实施了循证护理,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40例。男女各20例,年龄17-72岁,平均(42±7.26)岁。
张燕珊何丽梅沈艳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循证护理
灌肠及灌洗引流在急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术后腹胀患者中应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以及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腹胀的急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灌肠及灌洗引流,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相应护理后,研究组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肛门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而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这将导致其营养失调以及胃肠功能改变和电解质紊乱等,均易导致腹胀,积极实施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预后,取得良好效果。
张燕珊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术后腹胀重症胰腺炎灌肠灌洗引流
生物钟基因Per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生物钟基因Per3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且经病理证实的120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和癌旁组织中Per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时间生存曲线分析Per3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Per3蛋白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降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02,P<0.01)。在肝癌组织中Per3蛋白低表达的患者肿瘤数目≥2个、瘤体>5 cm及伴门静脉侵袭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95,P=0.001;χ2=6.305,P=0.012;χ2=4.461,P=0.035)。Per3低表达的HCC患者总体生存率(OS)与无瘤生存率(DFS)均显著降低(P=0.011、0.036)。结论 Per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患者肿瘤数目、大小、门脉侵袭密切相关,并影响患者的OS和DFS,可以作为HCC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预后指标。
郭煜升刘利平张燕珊郭跃华李明岳鲍世韵
关键词:生物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