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晨
- 作品数:20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利用海底定向钻机减少江底吸附力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海底定向钻机减少江底吸附力的方法,属于打捞技术领域,本方法利用定向钻机,送钻杆或软管到沉船或海底装置的下部喷射高压空气,从而破除海底吸附力的基础,减少沉船等海底装置打捞时海底吸附力的不确定性等不利影响...
- 蒋哲周东荣张立吴明哲顾德章胡建俞士明张吉根徐馨沈涛戴青李德鹏张晨晨郭文军莫金飞周怡和
- 一种基于实时温度-应变采集的沥青混合料温缩特性测试方法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组建一套新型实时温度-应变采集系统,对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随温度变化产生的伸缩量数据进行观测采集。该系统通过将位移、应变及温度等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以相同范围内的电压信号输入,并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同步采集,解决了以往试验中通过人工定时读数,以及每次分别测量各参数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和不同步误差等问题。同时该系统可以进行持续稳定的数据采集,使试验数据具有更强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 杨光王旭东张晨晨
-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温缩特性
- 基于DMA方法的沥青砂浆动态弯拉黏弹特性被引量:8
- 2019年
- 为了研究沥青砂浆的动态弯拉黏弹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力学分析方法(DMA)的沥青砂浆动态弯拉试验方法,并对7种沥青砂浆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动态应变和频率扫描试验,分析加载频率、温度、油石比、沥青种类和矿料级配对沥青砂浆线黏弹性应变范围及黏弹性能的影响。基于时温等效原理,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绘制参考温度为20℃的沥青砂浆动态弯拉模量和相位角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基于DMA方法的动态弯拉扫描试验,是一种能够有效、可靠评价沥青砂浆的动态弯拉黏弹特性的测试方法;沥青砂浆的弯拉线黏弹性应变范围与加载频率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增加油石比,会显著降低沥青砂浆的弯拉线黏弹性应变范围和高温低频条件下的动态模量,增大相位角峰值及温度敏感性,而对低温高频条件下的动态模量与相位角影响较小。相比于普通基质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和橡胶沥青,均能增加沥青砂浆的弯拉线黏弹性应变范围与动态模量,减小其相位角峰值与温度敏感性,大幅改善沥青砂浆在高温低频条件下的动态弯拉黏弹特性。矿料级配是影响沥青砂浆体积参数与动态黏弹特性的重要因素,较粗的矿料级配会显著降低沥青砂浆的弯拉线黏弹性应变范围和动态模量,增大相位角峰值和温度敏感性。
- 张晨晨钱振东王旭东牛岩
- 关键词:道路工程动态力学分析沥青砂浆
- 一种可应用于高压储罐弧形部位裂缝的封堵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应用于高压储罐弧形部位裂缝的封堵装置,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包括空气弹簧、橡胶吸盘、球阀和进给装置,空气弹簧设置在橡胶吸盘的尾部,球阀的一端通过法兰与罐体连接,另一端通过法兰与进给装置连接,进给装置...
- 张晨晨范杰王健张立刘春光陶丰源王钰
- 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的外部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9年
- 为探究环境因素、交通水平等外部条件对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的影响,研究选取升温速率、荷载频率、应变水平3个试验因素,采用DMA方法在不同试验水平下对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温度扫描试验.利用Boltzmann模型拟合得到材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确定影响玻璃态转变温度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多因素影响下的玻璃态转变温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Boltzmann模型能够准确有效地确定材料玻璃态转变温度;升温速率、荷载频率对沥青混合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有显著影响,玻璃态转变温度随着升温速率、荷载频率的增大而升高,玻璃态转变温度与升温速率、荷载频率的对数值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处于弯拉受力模式下的沥青混合料,其玻璃态转变温度在线粘弹性区域内并无明显的应变依赖性.
- 牛岩张晨晨王旭东张蕾
-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影响因素方差分析
- 钢制浮筒在“世越号”打捞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钢制浮筒在打捞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分为浮筒钢缆的预埋、浮筒的沉放以及浮筒的充气平衡三个阶段。浮筒的充气平衡是整个浮筒安装过程中最为重要且难度较大的步骤,现有的浮筒充气量与充气时间的计算模型在工程实际中误差很大,因此需要一套实用高效的浮筒充气平衡方案来安全快速地完成浮筒安装作业。
- 张晨晨
- 关键词:打捞工程
- 海底柔性软管修复技术被引量:1
- 2022年
- 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柔性软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软管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环境或者人为的因素造成软管损坏,若不及时进行修复,则会对环境以及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本文以渤海某柔性软管修复项目为例,系统介绍了软管修复的设计思路、分析方法和海上施工情况,为今后类似软管修复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 张晨晨王健金锋陶丰源
- 基于DMA方法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与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为进一步探究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与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相关性,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足尺环道(RIOHTrack)为依托,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在弯拉受力模式下用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温度扫描试验,通过函数拟合确定材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进而比较不同定义方式下材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的变化趋势,探究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相态转变温度的相关性。最后通过与低温弯曲小梁试验的实验结果的相关性和灰关联度分析,讨论利用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对于同一种材料,不同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定义下获得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2)在相同级配和相同试验条件下,沥青是影响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的主要因素;(3)在弯拉受力模式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与材料的低温性能相关性良好,但通过灰关联度分析发现采用沥青混合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评价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更加合理。
- 牛岩张晨晨王旭东张蕾
- 关键词:道路工程灰关联度分析
- 考虑木质颗粒纤维分散率的SMA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通过不同木质颗粒纤维分散率下的马歇尔、谢伦堡析漏、冻融劈裂、车辙、低温弯曲、动态模量及抗滑试验,分析了木质颗粒纤维分散率下降对SMA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过程与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木质颗粒纤维分散率的降低,SMA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大幅增加;析漏损失呈指数增长;冻融前后劈裂强度均快速衰减,而冻融劈裂强度比基本不变;70℃动稳定度与-10℃弯拉破坏应变能密度均显著下降;混合料的温度敏感性变差,相位角逐渐增大,动态模量在低温高频时较为接近,而在高温低频时呈显著下降趋势;路表构造深度快速衰减,摆值略有下降。据此研究结果得出,木质颗粒纤维分散率是影响SMA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保证木质颗粒纤维分散率有助于提高路面工程质量。
- 张晨晨牛岩王旭东张蕾
- 关键词:道路工程SMA混合料路用性能
- 木质颗粒纤维在SMA中的分散性评价与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18年
- 为了研究木质颗粒纤维在SMA沥青混合料的分散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木质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机理提出有效纤维含量的概念.基于纤维有效含量与析漏损失的指数关系,提出一种木质颗粒纤维分散性的检测方法,并分析纤维制粒剂、木浆材质、干拌时间、湿拌时间及拌和温度对木质颗粒纤维分散性的影响.试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检测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沥青制粒剂可大幅提升木质颗粒纤维的分散率;延长干拌时间是提升木质颗粒纤维分散率的最有效拌和工艺;采用原生木浆颗粒纤维不能显著提升纤维分散率,但可大幅降低SMA混合料的析漏损失;拌和温度与木质颗粒纤维分散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采用方差分析得出各因素对分散性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制粒剂、干拌时间、湿拌时间、木浆材质、拌和温度.
- 张晨晨钱振东牛岩王旭东
- 关键词:道路工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