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癌合并肺毛霉菌感染1例报告
- 2008年
- 张强孙圣华
- 关键词:肺癌
- 老年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对该科12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老年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老年患者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A组)和普通纤维支气管镜(B组)的安全性及镜下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A组患者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较术前均下降(P<0.05);B组患者术中HR、MAP较术前升高,SPO2较前下降,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组患者术中SPO2下降较A组更为明显(P<0.05);B组患者体动明显增多(P<0.001)。结论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老年患者中是相对安全的。
- 刘备战孙圣华刘建明张强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老年丙泊酚
- 116例ICU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 探讨湖南省ICU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ABHAP)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以湖南省6家医院ICU在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发生的1 16例ABHAP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记录,按住院28...
- 王展潘频华李茉莉谭洪毅张强吕爱莲陈齐国李舜午林春龙
- 老年与非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特点比较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SAHS)的特点及其与非老年SAHS的差别。方法对125例可疑患者通过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后,分析35例老年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睡眠监测指标,并与同期就诊的50例非老年SAHS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SAHS患者性别比、体质指数(BMI)、打鼾、夜间憋醒、夜尿次数增多及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并发症与非老年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颈围及内分泌系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SG监测显示老年SAHS组患者病情较非老年组轻(AHI及氧减指数较低);老年SAHS组患者总睡眠时间减少,Ⅲ,Ⅳ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较非老年组降低。在老年人群中,除颈围、体质指数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外,SAHS组和非SAHS组在临床表现、睡眠结构和其他系统并发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别。结论老年SAHS患者具有区别于非老年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老年SAHS因其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易被忽视,应该引起重视。
- 林桦孙圣华张强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图老年非老年
- 胸膜粘连术对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膜粘连术后对肺功能及呼吸困难评分的影响。[方法]36例住院的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治疗组(胸膜粘连术组)和对照组(单纯胸腔置管组),测量术前及术后肺功能,应用Borg评分标准评估呼吸困难指数。[结果]对照组术后FEV1、FEV1/FVC、RV、RV/TLC明显降低(P均〈0.05),而Borg指数前后无差异(P〉0.05);胸膜粘连术组术后与对照组肺功能相比,RV明显增加(P=0.001),余项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胸膜粘连术短期内可能对COPD合并气胸患者的肺功能没有明显影响。
- 陈炬光张强唐文祥
- 关键词:胸膜
- M2型巨噬细胞在COPD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M2型巨噬细胞因其促进炎症消散、组织重塑和纤维化的功能特点被认为广泛地参与到了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研究发现,M2型巨噬细胞可能通过影响 IL-17a、IFN-γ以及CCL18水平来促进肺气肿的发生;不仅如此,M2型巨噬细胞还能通过调节各种炎症因子水平来促进炎症消散,同时还能通过影响 ADORA3水平来参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转化生长因子β通路的激活,从而引起小气道病变。但 M2型巨噬细胞参与 COPD发病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将对M2型巨噬细胞在COPD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何胜洋谢丽华张强卢俊娟孙圣华
- 关键词:M2型巨噬细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
- 116例ICU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湖南省ICU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Acinetobacter baumannii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ABHAP)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以湖南省6家医院ICU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发生的116例ABHAP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记录住院28d内病死率,按住院28d内患者死亡情况,将ABHAP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和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6例ABHAP患者中,死亡54例,ABHAP患者28d病死率为46.6%。单因素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t=2.399,P=.018)、降钙素原水平(t=2.513,P=0.013)、慢性肺部疾病(x^2=4.629,P=0.031)、合并真菌感染(x^2=5.321,P=0.021)、低蛋白血症(x^2=4.701,P=0.030)、休克(x^2=6.037,P=0.014)、气管插管(x^2=5.304,P=0.021)、支气管镜吸痰(x^2=8.295,P=0.004)以及有创通气〉7d(x^2=5.316,P=0.021)与ABHAP死亡有关。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低蛋白血症(OR=3.583,95%CI:1.321~9.718,P=0.012)、休克(OR=5.261,95%CI:1.209~22.885,P=0.027)和支气管镜吸痰(OR=3.304,95%CI:1.029~10.614,P=0.045)为ABHAP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蛋白血症、病程中出现休克和支气管镜吸痰为ABHAP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 王展潘频华李茉莉谭洪毅张强吕爱莲陈齐国李舜午林春龙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预后分析
- 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对C_2C_(12)成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VitC)对体外培养的骨骼肌成肌细胞(C2C12)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培养的C2C12细胞,胰酶消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离心重悬,调整细胞密度,按200μL/孔接种,常规培养,待细胞融合率达80%且未出现细胞分化时,将细胞分6组:阴性对照组(C2C12细胞中加入单纯无血清培养基)、H2O2组(C2C12细胞中加入含500μmol/L H2O2的无血清培养基)和VitC 1,2,3,4组(C2C12细胞中加入含500μmol/L H2O2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基础上,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VitC:10,20,60,100 mg/L)。分别在干预0,6,24,36,48,72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各组C2C12细胞的增殖。在干预36 h后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各组C2C12细胞凋亡率。结果:在干预36和72 h时,各浓度的VitC组的吸光度(OD)值均较H2O2组显著升高(P<0.001),其中以VitC 4组升高最为显著,而且VitC 4组在干预36 h时的吸光度值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在干预36 h时,VitC 2,3和4组的C2C12成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2O2组;VitC 2和3组的C2C12成肌细胞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而VitC 4组的C2C12成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itC能够有效抑制H2O2诱导的C2C12成肌细胞的凋亡,高浓度的VitC可能在干预36 h时对CC成肌细胞有促增殖的作用。
- 刘纯孙圣华张强林桦唐文祥
- 关键词:维生素C成肌细胞细胞凋亡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