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容
- 作品数:55 被引量:349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改良的提高小麦结实率的杂交授粉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的提高小麦结实率的杂交授粉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对小麦有性杂交的父本麦穗采用套管灭菌营养液培养以延长父本麦穗活力保障较长的授粉时间、定期多次拍打以提高授粉几率、牛皮纸袋套袋防止串粉和后期籽...
- 陈士强张容何震天
- 文献传递
- 中强筋小麦新品种扬辐麦13的选育被引量:1
- 2023年
- 为适应绿色、高效、优质小麦产业发展需求,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以高产小麦品种扬辐麦4号为母本、优质抗病小麦品种镇麦9号为父本,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技术相结合,育成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新品种扬辐麦13。2017-2020年度完成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210005)。扬辐麦13综合抗性强,中抗赤霉病、免疫白粉病、抗小麦黄花叶病、高抗穗发芽、抗倒伏;品质优,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该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小麦的清洁、高效生产,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新品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需做到适期播种、优化群体结构、合理肥料运筹、综合病虫害防治并及时收获。
- 张容陈士强王汝琴刘建凤韩燕王建华范德佳冯丹宁何震天
- 关键词:小麦选育栽培技术
- 利用CRISPR/Cas技术改良作物抗病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0年
- 病原体引起的作物病害日益增多,严重威胁世界粮食安全。CRISPR/Cas等基因组编辑技术能够实现基因组DNA片段插入或缺失、碱基编辑以及基因表达调控,已成为作物抗病育种的重要方法。植物具有模式触发免疫反应(PTI)和效应子触发免疫反应(ETI)两层免疫机制,相关基因可分为抗性基因(R)和感病基因(S)。通过基因组编辑技术改造R基因或S基因,能够改良作物对病原体的抗性,以及定向降解病毒基因组可增强作物对病毒的抗性。水稻、小麦、番茄等作物已成功运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改良抗病性。基因组编辑技术发展迅速,效率不断提高,但仍应在相关法规的监管下依法进行研究。本文介绍了作物的抗病免疫机制和CRISPR/Cas技术在基因组编辑中的应用,总结了改良作物抗病性的基因组编辑策略以及利用CRISPR/Cas技术提高作物抗病性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CRISPR/Cas技术在改良作物抗病性中的发展前景。
- 范德佳陈士强王建华张容刘建凤陈秀兰何震天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HMW-GS和GMP含量与面筋含量的关系被引量:5
- 2009年
- 高分子质量谷蛋白质亚基(HMW-GS)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子,以25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SDS-PAGE电泳方法研究亚基组成、各位点(Glu-A1、Glu-B1、Glu-D1)亚基积累量、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及其与面筋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蛋白小麦品种HMW-GS组成主要以"N、7+8/7+9、2+12"亚基组合为主,高蛋白小麦品种HMW-GS组成则主要以"1、7+8/7+9、5+10"亚基组合为主,中等蛋白小麦品种兼有以上两种类型亚基组合;亚基组成相同的小麦,籽粒GMP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仍有较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HMW-GS亚基总积累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和GM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干、湿面筋含量成正相关;GMP含量与干、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小麦品质类型虽与HMW-GS组成有关,但亚基积累强度不同可能是导致籽粒品质类型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 李春燕张容封超年郭文善朱新开彭永欣
- 关键词:小麦谷蛋白大聚合体面筋
- 扬啤4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11年
- 扬啤4号(原名扬辐6008)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60Coγ射线辐射(扬辐-9836突变体)诱变,并经连续定向选育而成的春性二棱啤酒大麦新品种。它集高产、多抗、优质于一体,一般产量450 kg/667 m2左右,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产量可达550 kg/667 m2以上,综合抗性强,
- 王锦荣陈秀兰何震天王建华张容刘健
- 关键词:栽培条件二棱啤酒大麦定向选育
- 不同亚基组合小麦成熟期籽粒GMP及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12年
- 根据小麦籽粒蛋白质HMW-GS的Glu-D1位点亚基组合不同分类,分析"2+12"和"5+10"HMW-GS亚基组合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和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亚基组合小麦GMP花后动态不同,但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成熟期籽粒GMP含量最高,相同亚基组合的GMP动态变化基本一致,GMP含量的动态变化与GMP/Pr基本一致;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呈"高—低—高"变化趋势,不同亚基组合小麦蛋白质含量最低值出现时间不同,"5+10"亚基组合小麦蛋白质含量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早于"2+12"亚基组合小麦。
- 张容李春燕封超年何震天陈秀兰
- 关键词:小麦GMP蛋白质
- 国审高产小麦扬辐麦9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4
- 2021年
- 为进一步提高小麦品种扬辐麦4号的产量和综合抗性,采用辐射诱变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育成高产多穗抗倒小麦新品种扬辐麦9号(原代号:扬辐麦2149)。该品种2015—2016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28.3 kg/hm^(2),比对照扬麦20增产7.49%,增产极显著;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产量6454.1 kg/hm^(2),比对照扬麦20增产7.90%,增产极显著。2017—2018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麦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385.8 kg/hm^(2),比对照增产6.72%。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90005)。该品种分蘖性强,成穗率高,属多穗型小麦新品种,株高79.3 cm,株型较紧凑,穗层整齐,抗倒性强。高抗小麦黄花叶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条锈和叶锈病,品质达中筋小麦。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水平,其综合抗性的提高有利于小麦清洁高效生产。新品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需注意适期播种、优化群体结构、协调群体生长、合理运筹肥料提质增效、综合防治病虫害并及时收获。
- 张容陈士强王建华刘建凤何震天
- 关键词:小麦栽培选育
- 分子标记和辐射技术在小麦-长穗偃麦草抗赤霉病易位系创建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打破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种质资源狭窄的局限,丰富抗赤霉病遗传材料,本研究通过对中国春-长穗偃麦草二体异代换系DS7E/7A与扬麦16杂交后代进行辐射诱变,以产生小麦-长穗偃麦草易位系选择群体,并结合赤霉病抗性鉴定和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最终获得了5个小麦-长穗偃麦草抗赤霉病易位单株,创建了一条有效获得小麦-长穗偃麦草抗赤霉病易位系的技术路线。小麦-长穗偃麦草抗赤霉病易位系的成功创建不仅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提供了重要的中间材料,也将为小麦近缘种的抗赤霉病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 陈士强何震天张容王建华袁媛陈秀兰陈建民
- 关键词:小麦长穗偃麦草赤霉病易位系
- 扬辐麦系列新品系赤霉病抗性鉴定与评价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明确新选育的扬辐麦系列新品系对赤霉病的抗性,以苏麦3号、扬麦158、扬麦15、安农8455分别作为抗、中抗、中感、感赤霉病对照品种,采用土表接种及单花滴注接种对341个扬辐麦系列新品系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有品系均未达到抗赤霉病水平,其中,经土表接种鉴定发现,69个新品系中抗赤霉病,248个新品系中感赤霉病,24个新品系感赤霉病;经单花滴注接种鉴定发现,49个新品系中抗赤霉病,241个新品系中感赤霉病,51个新品系感赤霉病;利用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1紧密连锁分子标记对单花滴注接种鉴定的49个中抗赤霉病新品系进行检测,发现7个新品系携有Fhb1基因,其赤霉病抗性水平明显高于中抗对照扬麦158。由此可见,扬辐麦系列新品系中对赤霉病的抗性达中抗以上的品系占比为14.4%~20.2%,中感以上的品系占比为85.0%~92.9%,是选育扬辐麦新品种的基础材料。该研究为选育抗赤霉病的小麦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建凤何震天张容王建华韩燕范德佳王汝琴陈士强
- 关键词:赤霉病抗性鉴定
- 扬辐麦4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 2010年
- 何震天陈秀兰张容王建华王锦荣
- 关键词:选育栽培品种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