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妲

作品数:40 被引量:247H指数:8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糖尿
  • 22篇糖尿病
  • 18篇糖尿病足
  • 8篇细胞
  • 5篇愈合
  • 5篇细胞瘤
  • 5篇创面
  • 4篇治疗糖尿病
  • 4篇嗜铬
  • 4篇嗜铬细胞
  • 4篇嗜铬细胞瘤
  • 4篇足坏疽
  • 4篇足溃疡
  • 4篇相关危险因素
  • 4篇溃疡
  • 4篇坏疽
  • 3篇血管
  • 3篇胰岛
  • 3篇伤口
  • 3篇神经节

机构

  • 32篇空军总医院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40篇张妲
  • 21篇关小宏
  • 17篇杨彩哲
  • 12篇肖黎
  • 11篇王良宸
  • 11篇杜昕
  • 10篇吴石白
  • 8篇王璐宁
  • 6篇曾正陪
  • 6篇卢琳
  • 6篇王晨蕊
  • 5篇付春莉
  • 5篇陈适
  • 5篇王永慧
  • 5篇李新萍
  • 5篇陈莹
  • 4篇宋爱羚
  • 4篇童安莉
  • 4篇童奥
  • 4篇李明

传媒

  • 6篇人民军医
  • 3篇内科急危重症...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华损伤与修...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空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糖...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中p161NK4a基因DNA甲基化和mRNA的表达
目的:良恶性嗜铬细胞瘤(PHEO)和副神经节瘤(PGL)的鉴别及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难题。表观遗传学是研究肿瘤发生中除遗传学外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本研究从表观遗传学方面研究PHEO和PGL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浆中...
付春莉曾正陪陈适卢琳李明童安莉王永慧李新萍张妲宋爱羚李汉忠
关键词:甲基化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DNA
文献传递
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体会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和总结高血糖患者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及处理要点。方法:统计并分析本院内分泌科医师在2008年9月1日~2009年6月30日会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因高血糖原因请内分泌科医师会诊的患者共855例,会诊频率高的科室依次为心内科、神经内科、皮肤科及外科等。治疗上主要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具体的用药途径、剂型和剂量因患者基础疾病的特点有所不同。结论:内分泌科的医师在全院住院高血糖患者的血糖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高血糖患者基础疾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剂型、用药途径控制血糖更易达标。
张妲关小宏肖黎
关键词:住院患者高血糖总住院医师
以嗜铬细胞瘤为首诊的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1例临床诊断希佩尔-林道(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全面收集患者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采集患者外周血提取DNA并通过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明确有无突变。结果此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及24 h尿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明显升高,影像学提示右肾上腺占位,胰腺多发囊肿。有阳性家族史。基因诊断提示VHL基因3号外显子杂合突变。结论对临床上合并VHL综合征特征性临床表现、家族史明确的嗜铬细胞瘤患者行VHL基因检测有助于VHL综合征的诊治。
张妲杜昕关小宏杨彩哲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VHL综合征基因检测
肠促胰素治疗类固醇糖尿病的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类固醇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肠促胰素作用受损有关。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能提高类固醇糖尿病患者的肠促胰素效应,可能对其治疗有益。笔者对基于肠促胰素治疗类固醇糖尿病的个案报道及临床研究进行了总结。
张妲杨彩哲关小宏
关键词:糖尿病糖皮质激素
Wagner4级糖尿病足坏疽肢体保全治疗影响创面愈合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坏疽保肢手术治疗影响创面愈合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11例住院糖尿病足坏疽(均为wagner4级)并采取肢体保全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按创面是否愈合分两组(愈合组46例,未愈合组65例)。对两组患者一般...
王良宸杨彩哲吴石白肖黎张妲王璐宁
关键词:糖尿病足创面
光动力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创面迁延不愈,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均是巨大的负担。糖尿病足的传统治疗存在治疗周期长、短期创面愈合率低等问题。创面愈合时间的延长主要发生于创面肉芽生长期。在国外,光动力已用于慢性创面的治疗,且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光动力治疗糖尿病足的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张妲关小宏
关键词:糖尿病足光动力治疗
甲状腺癌与桥本甲状腺炎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与桥本甲状腺炎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13年9月于空军总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 14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27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871例(甲状腺腺瘤19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41例,腺瘤性结节性甲状腺肿336例).比较甲状腺癌患者及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在桥本甲状腺炎、性别、年龄、病程、结节大小、甲状腺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相比,甲状腺癌患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比例较高(t=20.534,P<0.01)、患者较年轻(t=0.855,P<0.01)、结节直径较小(t=-5.927,P<0.01),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t=2.380,P<0.05)、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异常率(χ2=16.088,P<0.01)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异常率(χ2=7.023,P<0.01)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桥本甲状腺炎[优势比(OR)=1.829,95%CI:1.163~2.877,P<O.01]、年龄≤45岁(OR=1.716,95%CI:1.166~2.528,P<0.01)、结节直径≤1 cm(OR=4.261,95% CI:2.467~7.360,P<0.01)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可能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对于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较高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应高度关注,加强随访.
于亚静杨彩哲关小宏王良宸吴石白刘明肖黎张妲刘朝阳
关键词:甲状腺癌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良性结节
非侵袭性皮肤牵张闭合器在糖尿病足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皮肤牵张闭合器在糖尿病足坏疽行截趾术或清创术后创面修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共纳入51例Wanger 4级糖尿病足坏疽并行截趾术或清创术的患者,采取1:2配对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34例[年龄(54.9±10.8)岁比(59.2±11.3)岁,足病病程1.0(1.0,4.1)个月比1.5(1.0,2.0)个月].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待新鲜肉芽组织覆盖暴露骨质残端、创周无红肿热痛、创面内无脓性分泌物时,治疗组应用粘贴式非侵袭性皮肤牵张闭合器,对照组应用常规换药.观察时间为术后第1天至创面愈合或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率,同时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随时间变化的愈合率.结果 治疗组3个月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94.1%比58.8%,χ^2=5.206,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42(41,59)d比78(50,90)d,Z=3.30,P<0.01].以最后一次负压封闭引流结束为时间起始点,两组Kaplan-Meier时间愈合曲线比较,治疗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8,14)d比42(26,42)d,Z=4.845,P<0.01].结论 糖尿病足坏疽患者术后在创面修复期应用非侵袭性皮肤牵张闭合器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
王良宸王晨蕊陈红梅张妲陈莹李娟肖黎王璐宁朱迪杨彩哲
关键词:糖尿病足负压伤口疗法伤口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空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89例糖尿病足(Wagner3~4级)慢性创面,根据创面血供及坏疽特点分为湿性、混合性、干性...
王璐宁关小宏吴石白杨彩哲王良宸张妲肖黎
趾臂指数诊断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讨趾臂指数(TBI)在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8月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行踝肱指数(ABI)、TBI测量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65例,根据TBI分为TBI降低组(TBI<0.7,L-TBI组)和TBI正常组(TBI≥0.7,N-TBI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病程、吸烟史、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纤维蛋白原(FIB)、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析糖尿病控制目标达标率;以ABI≤0.9为诊断LEAD的金标准评价TBI<0.7对LEAD的诊断价值(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采用Kappa检验评价TBI与ABI的一致性。结果 N-TBI组138例、L-TBI组127例。两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患病率、冠心病患病率、糖尿病足患病率、脑血管疾病患病率、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TBI组121例检测血脂指标,N-TBI组137例检测血脂指标。L-TBI组TC、LDL-C达标率均高于N-TBI组(P<0.05)。L-TBI组120例检测HbA1c,达标26例,达标率为21.7%;N-TBI组131例检测HbA1c,达标24例,达标率为18.3%。两组HbA1c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51)。TBI<0.7诊断LEAD的敏感度为81.8%(63/77),特异度为71.5%(313/438),阳性预测值为33.5%(63/188),阴性预测值为95.7%(313/327)。对ABI和TBI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337。结论 TBI是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LEAD的敏感指标;TBI与ABI不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不能完全相互替代,故TBI应在糖尿病患者中常规进行检测诊断早期LEAD,而不是作为ABI异常增高时的补充检查。
王莉杨彩哲王良宸关小宏张妲陈莹王敏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趾臂指数踝肱指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