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良

作品数:18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肉牛
  • 6篇草原
  • 6篇草原红牛
  • 5篇饲料
  • 4篇杂交
  • 4篇秸秆
  • 3篇玉米秸
  • 3篇肉用
  • 3篇肥育
  • 2篇血清
  • 2篇血清酶
  • 2篇血清酶活性
  • 2篇玉米
  • 2篇玉米秸秆
  • 2篇育肥
  • 2篇育种
  • 2篇杂交牛
  • 2篇增重
  • 2篇肉牛生产
  • 2篇肉用性状

机构

  • 18篇吉林省农业科...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农业科技...

作者

  • 18篇张国良
  • 12篇胡成华
  • 6篇祁宏伟
  • 6篇苏秀侠
  • 6篇赵玉民
  • 6篇于秀芳
  • 4篇邢力
  • 3篇秦贵信
  • 3篇许文竞
  • 3篇曹阳
  • 2篇生群
  • 1篇金香淑
  • 1篇杨立彬
  • 1篇丛立新
  • 1篇王大广
  • 1篇张连江
  • 1篇赵志辉
  • 1篇秦立红
  • 1篇李鹏
  • 1篇杜伟

传媒

  • 5篇吉林农业科学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吉林畜牧兽医
  • 1篇饲料博览
  • 1篇黄牛杂志
  • 1篇饲料工业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牧草与饲料
  • 1篇延边农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的肉牛育种现状
1996年
日本的肉牛育种现状赵玉民,金香淑,张国良(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日本的黑毛和牛是世界著名的优良肉牛品种之一,其屠体独特的大理石花纹是使该品种闻名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我国众多肉牛育种和生产者所追求和效仿的重要目标。日本是我国牛肉及活牛输出的主要对象,了...
赵玉民金香淑张国良
关键词:肉用牛育种
复合纤维素酶不同添加量对阉牛增重效果观察被引量:17
2000年
本试验以30头草原红牛杂种阉牛为研究对象,随机分3组,每组10头。试验期在3组日粮相同的基础上,研究了日粮添加 0.1%、0.15%及 0.2%三种水平的复合纤维酶对阉牛增重的影响。结果,0.1%、0.15%和0.2%三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48g、799g和806g。试验结果表明:在此日粮水平基础上,复合纤维素酶以0.2%的添加量对阉牛的增重效果最好。
祁宏伟胡成华苏秀侠张国良杨立彬
关键词:复合纤维素酶饲料添加剂添加量
利-草杂交牛F1血清酶活性与肉用性状相关研究
2012年
本研究测定了18头利木赞和草原红牛杂交牛F1代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淀粉酶(Amy)、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5种酶的活性与肾脂重、产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根据线性回归分析结果,GPT活性可作为选择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的参考指标,GOT活性可作为选择眼肌面积的参考指标。
赵玉民邢力张国良胡成华许文竞曹阳秦贵信
关键词:杂交牛酶活性肉用性状
利木赞牛改良草原红牛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草原红牛是我国自主培育而成的第一个肉乳兼用型优良品种,具有适应性强、宜放牧、耐粗饲、抗病能力强、乳脂率高、肉质好、遗传力强等突出优点,但与国外优良肉牛品种以及国内黄牛品种相比还存在着个体小、生长缓慢、产肉性能偏低等不足。为了提高草原红牛肉用生产性能,先后从国外引进优良肉牛品种丹麦红牛和利木赞牛等对草原红牛进行杂交改良。本研究就利木赞牛对草原红牛的杂交改良效果进行全面分析,为草原红牛肉牛新品系的选育与品种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邢力赵玉民胡成华张国良
关键词:杂交改良效果草原红牛利木赞牛肉牛品种抗病能力黄牛品种
不同品种杂种牛育肥效果观察被引量:3
1996年
采用持续育肥方式,研究了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杂种公牛(夏杂一代,西杂一、二代,利杂一代和草原红牛)的育肥效果。结果表明在育肥期间日增重以夏杂最高为11599,西杂二代次之1136g,草原红牛和西杂一代相近分别为1067g和1021g,利杂较低为968g。经方差分析各品种杂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
胡成华张国良杜伟彭宇年
关键词:杂种牛育肥试验日增重
不同发育阶段草原红牛背最长肌FABP4基因表达水平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FABP4 mRNA在1、6、12和24月龄草原红牛背最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ABP4 mRNA在所检测的4个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6月龄草原红牛背最长肌组织中FABP4 mRNA与另外3个时期差异极显著(P<0.01),而另外3个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实验为深入研究牛FABP4基因与肉质性状的相关关系奠定基础,为牛肉质性状候选基因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秦立红刘伟英曹阳张国良赵玉民赵志辉
关键词:背最长肌不同发育阶段草原红牛
玉米及其秸秆肥育肉牛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对玉米及其秸秆采用 3种收获处理方式 :全株收获并青贮、基本成熟时收获子实后鲜秸秆及时青贮和完成成熟后收获子实干秸秆作为饲料。根据饲养标准 ,用玉米、鲜酒糟、豆粕等将玉米全株青贮饲料、鲜秆青贮饲料和干玉米秸秆分别配制成标准日粮 ,肥育架子牛 90d。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消化率、试牛日增重、产肉率及牛肉品质均以全株青贮日粮组为最好 ;养牛效益和每公顷耕地效益也以全株收获方式最好 ,鲜秆青贮次之 ,玉米完全成熟后收获子实干秸秆饲用方式最差。
苏秀侠胡成华祁宏伟张国良于秀芳原慎一郎甘利雅扩
关键词:玉米秸秆干玉米秸粗饲料肉牛肥育
不同收获与处理方式的饲料玉米育肥肉牛效果对比研究
对玉米采用3种收获与处理方式:即全株青贮、去棒后鲜秆青贮和常规收获粮食其干秸秆用作饲料,将3种饲料营养水平调整一致分别饲喂育肥牛。日增重、产肉率及牛肉品质均以全株青贮组最高,90天增重纯收入依次为274.51元/头、11...
苏秀侠胡成华祁宏伟张国良于秀芳生群
关键词:饲料玉米育肥肉牛
文献传递
利-草杂交牛F_1血清酶活性与肉用性状相关研究
2007年
本研究测定了18头利木赞和草原红牛杂交牛F1代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淀粉酶(Amy)、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5种酶的活性与肾脂重、产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根据线性回归分析结果,GPT活性可作为选择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的参考指标,GOT活性可作为选择眼肌面积的参考指标。
赵玉民邢力张国良胡成华许文竞曹阳秦贵信
关键词:杂交牛酶活性肉用性状
牛脂联素与肌内脂肪沉积的关系初探被引量:1
2014年
观测脂联素与育肥牛肌内脂肪沉积关系,各选取30头健康的延边黄牛和草原红牛,随机分为三个平行组,每个重复组均10头,肥育试验共6个月。肥育期结束后检测肌内脂肪含量,评定其大理石纹等级,荧光定量法观测育肥牛尾部脂肪样品ADPN mRNA水平。结果显示:延边黄牛与草原红牛的育肥前期ADPN mRNA水平与肌内脂肪含量均呈正相关(延边黄牛r=0.62;P<0.001,n=9)、(草原红牛r=0.78;P<0.001),育肥后期ADPN mRNA水平与肌内脂肪含量均呈负相关(延边黄牛r=-0.67;P<0.001,n=9)和(草原红牛r=-0.81;P<0.001,n=9)。
丛立新张国良李鹏张连江张辉
关键词:脂联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