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义敏

作品数:22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4篇半夏
  • 3篇蛋白
  • 3篇缺血
  • 3篇温病
  • 3篇细胞
  • 2篇动物
  • 2篇动物实验
  • 2篇血性
  • 2篇阴阳
  • 2篇配伍
  • 2篇热病
  • 2篇中医
  • 2篇注药
  • 2篇榄香烯
  • 2篇节流
  • 2篇节流器
  • 2篇口腔
  • 2篇脚踏式
  • 2篇灌注
  • 2篇灌注装置

机构

  • 2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济宁市中医医...

作者

  • 22篇张义敏
  • 7篇张思超
  • 4篇王世军
  • 4篇韩冰冰
  • 4篇张文静
  • 3篇李成
  • 3篇韩晓春
  • 3篇王均宁
  • 3篇张亚楠
  • 3篇王媛
  • 3篇赵海军
  • 2篇董振飞
  • 2篇王花欣
  • 2篇侯冠群
  • 1篇张玉修
  • 1篇杨勇
  • 1篇容蓉

传媒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张锡纯“大青龙汤中之麻黄当以薄荷代之”探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张锡纯对于大青龙汤以薄荷代麻黄的学术思维,引发读者思考,以期为临床应用大青龙汤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查阅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关于麻黄、薄荷和大青龙汤证的论述及相关医案,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无论是从中医理论角度,还是现代研究方面,张锡纯在大青龙汤中以薄荷易麻黄的学术思维具有合理性。结论在临床应用大青龙汤时,辨证地以薄荷代替麻黄有时更为稳妥。
李晓倩赵樱惠孙美灵张义敏
关键词:大青龙汤麻黄薄荷
一种中医病证结合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医病证结合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用SPF级的雄性SD大鼠,并适应性喂养一周;S2、采用盐酸洛哌丁胺混悬液进行造模,再根据大鼠粪便的情况判断模型是否成功;S...
韩冰冰侯冠群张文静张义敏李冲王世军
β-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 G2细胞分为A、B、C、D组,分别置于含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基、5μg/m Lβ-榄香烯+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基、10μg/m Lβ-榄香烯+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基、20μg/m Lβ-榄香烯+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采用MTT法检测培养0、24、48、72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培养24 h时细胞轴蛋白(Axin)、结肠腺瘤息肉易感基因(APC)蛋白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结果培养0、24、48、72 h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B组B组>C组>D组,各组细胞Axin、APC mRNA相对表达量为A组
张义敏田明涛李萍唐承
关键词:肝癌Β-榄香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连环蛋白
一种改善脾虚湿阻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的薏苡仁脂提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脾虚湿阻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的薏苡仁脂提取方法,包括薏苡仁药材粉碎过60目筛,采用电子计量称称取100g,5倍量95%乙醇溶剂,回流水浴加热80℃/1h,放冷抽滤,70℃常压回收,重复三次,水浴加热蒸干,放...
韩晓春张亚楠赵海军王媛张义敏王世军
文献传递
β-榄香烯干预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β-榄香烯作用于体外培养人肝细胞癌Hep G2细胞的产生的差异性蛋白质表达,筛选β-榄香烯防治肝癌的作用靶点。【方法】于体外常规条件下,以0、10、30μg/m Lβ-榄香烯培养基孵育人肝细胞癌Hep G2 24 h,提取蛋白质后采用十二烷基硫酰钠—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分离蛋白,选取表达量升高或降低3倍以上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随后运用Protein Chip PBS1j-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仪将其检测绘制成蛋白质质谱。使用GPS Explore V 3.6软件对所有蛋白质质谱进行分析,并通过MASCOT V 2.1搜库软件进行检索,以鉴定蛋白质质点。【结果】通过对β-榄香烯处理前后肝癌Hep G2细胞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分析,共得到91个差异蛋白质点。选择表达量差异明显的53个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蛋白质点9个,其中表达上调3个,分别是UBE2V1、SF1、Annexin V;表达下调6个,分别是β-Actin、S100A6、HSP70、Keratin4、FUBP1、Keratin18。【结论】β-榄香烯可影响人肝细胞癌Hep G2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这些蛋白质可能是β-榄香烯防治肝癌的作用靶点。
张义敏李萍田明涛唐承
关键词:Β-榄香烯蛋白质组学HEPG2
《湿热病篇》治湿四法探析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研读分析《湿热病篇》,发现薛生白治疗湿热病时,娴熟得运用了宣湿、化湿、燥湿、利湿之法,对当前中医临床颇具指导意义。
张义敏张思超
关键词:湿热病篇湿邪治湿薛生白
叶天士辨治伏气温病规律探析
2024年
叶天士在治疗伏气温病中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均记录在其医案之中。叶天士阐明了春温、伏暑与冬温3种伏气温病的发病特点,从正邪两方面解释伏邪的发病机制,指出正虚邪轻导致邪气伏藏,正邪相激导致伏气发病。在治疗上,叶天士强调明辨伏邪所在的脏腑气血层次,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结合脏腑辨证制定了伏气温病的治则治法及用药法度。伏气温病虽属热证,叶天士亦重视阳气的虚实,指出伏邪有向寒证转化的可能,并论述了脾肾及奇经寒性伏邪的用药规律。叶天士治疗伏气温病不独重视养阴,亦重视清利气血、流通气机以清透邪气,又注意伏邪的三焦传变。研究叶天士伏气温病的辨治规律可为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各科疾病提供思路。
夏新意杨勇容蓉张义敏孙萌伟张思超
关键词:叶天士伏气温病卫气营血辨证
基于毒—效—证关联性的半夏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搜集历代含半夏方剂构建数据库,对半夏的用量、剂型及主治病证、配伍药物进行数据挖掘。基于毒性、功效与病证关联性探究半夏的应用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半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梳理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
张义敏
关键词:半夏毒性配伍用药规律
文献传递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指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症状的慢性并发症,是足部溃疡、感染和截肢的高危因素。临床主要采用疼痛管理、控制血糖和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多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研究发现黄芪桂枝五物汤(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HGD)在防治DPN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对HGD治疗DPN的药效基础、临床应用及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HGD治疗DPN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李冲王钰张文静韩冰冰张义敏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效物质基础降血糖抗炎镇痛抗氧化应激
半夏干姜散中浆水浅析
半夏干姜散是寒饮呕吐的代表方,浆水的使用是本方的一大特色。本文主要从浆水方面进行探究,通过其对半夏干姜散的作用,发掘本方临床价值,以期对拓展本方的研究思路有所裨益。
赵吉艳李金曦张义敏董振飞王均宁
关键词:金匮要略浆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