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明泉

作品数:42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4篇棘球蚴
  • 17篇棘球蚴病
  • 13篇细胞
  • 12篇多房棘球蚴
  • 11篇虫病
  • 9篇包虫
  • 9篇包虫病
  • 6篇泡型
  • 5篇蛋白
  • 5篇多房棘球蚴病
  • 5篇泡型包虫病
  • 4篇肝细胞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动物
  • 3篇鼠肝
  • 3篇切除
  • 3篇细粒棘球蚴
  • 3篇小鼠
  • 3篇肝切除

机构

  • 42篇青海大学
  • 3篇桂林医学院
  • 3篇北京医院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青海省畜牧兽...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青海红十字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安阳市肿瘤医...
  • 1篇零氪科技(北...

作者

  • 42篇庞明泉
  • 31篇樊海宁
  • 16篇王海久
  • 14篇王志鑫
  • 8篇任利
  • 6篇侯立朝
  • 6篇张灵强
  • 5篇马洁
  • 5篇周虎
  • 4篇汤锋
  • 4篇任宾
  • 3篇邓勇
  • 3篇崔红元
  • 3篇王展
  • 3篇周瀛
  • 2篇刘辉琦
  • 2篇吴穹
  • 2篇刘杰
  • 2篇刘瑞欣
  • 2篇李衍飞

传媒

  • 6篇临床肝胆病杂...
  • 6篇中国寄生虫学...
  • 4篇中国高原医学...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青海医学院学...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临床普外科电...

年份

  • 3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泡型包虫病早期诊疗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型包虫病早期诊疗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本发明保护用于检测目标蛋白质的物质在制备用于诊断或辅助诊断泡型包虫病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目标蛋白质为如下(a1)或(a2)或(a3):(a1)ALDH1A1蛋白和TA...
庞明泉樊海宁王海久刘川川靳翔董家鸿
多房棘球蚴抗原蛋白TSP3抗原表位的生物信息学预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预测多房棘球绦虫抗原蛋白TSP3的二级结构和优势抗原表位(T细胞和B细胞表位)。方法 Genbank获取TSP3的氨基酸序列后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SOPMA预测二级结构特征,进一步通过在线软件IEDB、SYFPEITHI、Bcepred和ABCpred预测TSP3的T细胞和B细胞表位。同时对TSP3的亲水性、柔韧性、抗原性及蛋白表面暴露区域的特征进行预测。结果无规则卷曲和β转角分别占TSP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25.68%和4.05%,说明潜在优势抗原性表位存在。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出TSP3潜在的T细胞表位为T33-42、T45-55、T53-63、T68-77、T80-90、T92-104、T110-122、T134-144;TSP3潜在的B细胞表位为T18-33、T45-55、T53-63、T64-75、T80-90、T92-104、T110-122。结论 TSP3的二级结构特征显示潜在优势抗原性表位存在,预测出8种T细胞抗原表位和7种B细胞抗原表位,为后续表位疫苗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庞明泉汤锋周虎万陈飞阳丹才让樊海宁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生物信息学抗原表位
多房棘球蚴重组蛋白CTB-Emy162的原核表达及分离纯化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构建融合基因CTB-Emy162原核表达系统,纯化得到多房棘球蚴重组蛋白CTB-Emy162。方法根据多房棘球蚴抗原Emy162在Gen Bank中的序列,用生物信息学软件Optimum^(^(TM)) Codon优化密码子适应指数(CAI)、最优密码子频率(FOP)及GC含量从而获得适合大肠杆菌BL-21表达的Emy162基因序列。PCR扩增Emy162基因,定向在p ET-28a-CTB的CTB基因5'端插入Emy162基因。构建CTB和Emy162双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 ET28a-CTB-Emy162,将该质粒转化于E.coli BL-21(DE3)中,经IPTG诱导蛋白表达后,利用Ni-NTA柱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后获得目的蛋白。结果 Optimum^(TM)Codon获得优化后的Emy162序列,经生物公司测序及酶切鉴定结果证明重组质粒p ET28a-CTB-Emy162构建成功,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CTB-Emy162在原核表达系统p ET-28a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在可溶部位少量表达。继而经Ni-NTA柱亲和纯化及离子交换色谱纯化获得CTB-Emy162纯蛋白。结论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及p ET-28a构成的原核表达系统能够成功表达重组蛋白CTB-Emy162,Ni-NTA纯化柱能够纯化目的蛋白CTB-Emy162。
周虎汤锋庞明泉万陈飞樊海宁阳丹才让邓勇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原核表达系统
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营养评估及干预措施
2023年
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且广泛流行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由棘球蚴幼虫寄生在人体肝脏所致。目前感染人体的棘球蚴病主要分两型,即多房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和细粒棘球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其中,AE比较特殊,作为好发于肝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变对肝脏和周围组织、器官的持续损伤压迫,影响消化,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如白蛋白减少和消瘦,可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和经济损失[1]。而营养不良会损害身体对手术和感染等压力事件的免疫抵抗力,还会损害身体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并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比如增加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总费用等[2]。既往有研究显示,入院AE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17.8%~18%[3,4]。因此,深入了解AE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原因和机制,通过早期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及积极的干预措施可改善AE患者的临床结局和预后。
朱青马洁戴尧庞明泉樊海宁崔红元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病营养评估
腰椎、肺部及右下肢肌间棘球蚴感染1例
2021年
患者,男,23岁,藏族,学生,青海省兴海县人。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8个月前发现右下肢无痛性肿大,伴外侧皮肤麻痹,其后右下肢周径进行性增大,皮肤麻痹加重,活动严重受限。患者平时身体健康,无肝炎及大量饮酒史,无手术外伤史,有棘球蚴病流行区长期生活史。2020年5月10日入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未见黄染,慢性病容,痛苦貌,右下肢膝关节上方5 cm处大腿周径为72 cm,左下肢相应处大腿周径为38 cm。脊柱外观无畸形,腰背部皮肤无红肿,无破溃,无窦道形成。
陈小彬皮世政许召君梅学鹏陈峙橦庞明泉徐贺王志鑫樊海宁
关键词:下肢肌窦道形成大量饮酒史棘球蚴病
肝棘球蚴病病人营养风险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肝棘球蚴病病人营养风险对临床结局的影响及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棘球蚴病106例为对象进行前瞻性非干预观察性研究,于入院后48 h内使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收集与感染并发症相关的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生化检验等信息。将病人分为发生感染并发症和未发生感染并发症两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危险因素,并分析入院时营养风险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关系。结果:106例肝棘球蚴病病人有营养风险者26例(24.5%),存在营养风险者总住院时间和ICU时间明显延长(Z=-2.24,-2.986,均P<0.05),医疗总费用也显著增加(Z=-2.482,P<0.05)。术后发生感染并发症21例,发生率19.8%。单因素分析NRS 2002评分、血清白蛋白(ALB)、预后营养指数(PNI)与住院期间术后感染并发症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NRS 2002评分是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6.762,P<0.001)。结论:NRS 2002评分为肝棘球蚴病病人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营养风险病人更容易发生不良临床结局。
朱青马洁庞明泉戴尧尹凤娇王志鑫王海久崔红元崔红元
关键词:肝棘球蚴病感染并发症预后营养指数营养支持
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在普外科老年人群中应用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营养不良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导致老年人的身体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延迟康复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因此,营养不良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老年人群营养不良的诊断主要包括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主观全面评定(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等。GLIM进入临床应用较晚,能否全面反映外科老年人群的营养状态仍有争议。本文主要探讨GLIM在普外科老年人群中诊断营养不良的应用现状,旨在为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诊断提供参考。
戴尧季昱东朱青马洁庞明泉樊海宁崔红元
关键词:普外科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筛查
肝细粒棘球蚴病合并结核性脓胸误诊为肝 肺细粒棘球蚴病1例
2022年
肝细粒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感染人或动物肝脏组织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结核性脓胸是一种慢性活动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胸膜间隙引起内脏、壁胸膜增厚。同时感染上述两种疾病的患者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肝细粒棘球蚴病合并结核性脓胸误诊为肝、肺细粒棘球蚴病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鉴别能力。
李文登庞明泉李超群徐凯董允赵文倩王炎樊海宁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病结核性脓胸误诊
脑多房棘球蚴病误诊为脑梗死1例
2021年
患者,男,47岁,喇嘛,青海省班玛县人。于2014年12月4日因"行走不稳50 d伴言语不清20 d"入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患者50 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行走不稳,左右摇晃,20 d前上诉症状进行性加重,偶有跌倒,同时伴言语不清,就诊于班玛县人民医院,给予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上诉症状未改善。患者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长期居住于青海省班玛县,无牧区生活史。入院后查体:血压100/60 mmHg(1 mmHg=0.133 kPa),常规内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李文登冯浩杰张占红陈屹冲徐凯乜茹庞明泉刘处处樊海宁
关键词:言语不清进行性加重血液循环
棘球蚴病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性分析
2023年
2020年10—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集13例棘球蚴患者(其中7例多房棘球蚴病、6例细粒棘球蚴病,为感染组)与13例护理患者健康家属(为对照组)的粪样。提取粪样DNA并测定浓度,逆转录合成cDNA文库,利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平台进行测序。用线性判别分析统计棘球蚴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棘球蚴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属于厚壁菌门、拟杆菌群门、变形菌门及放线菌门等。多房棘球蚴组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是另枝菌、拟杆菌,细粒棘球蚴组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是另枝菌、史氏甲烷短杆菌、前庭链球菌。健康对照组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是粪拟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琥珀酸考拉杆菌。其中另枝菌和粪拟杆菌是差异较大的细菌。本研究中的差异菌群或许可成为棘球蚴病肠道微生物标志菌,值得进一步研究。
曹得萍毋德芳庞明泉庞明泉彭小红樊海宁
关键词:棘球蚴病肠道菌群多样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