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慧卿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涤纶
  • 6篇改性涤纶
  • 5篇纤维
  • 5篇抗静电
  • 5篇抗静电性
  • 5篇共混
  • 4篇真丝
  • 4篇聚酯
  • 4篇仿真丝
  • 4篇改性
  • 4篇PEO
  • 3篇聚酯纤维
  • 3篇共聚
  • 2篇嵌段
  • 2篇嵌段共聚
  • 2篇抗静电性能
  • 1篇涤纶纤维
  • 1篇易染
  • 1篇嵌段共聚物
  • 1篇染色

机构

  • 1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庄慧卿
  • 10篇赵耀明
  • 8篇黄兹国
  • 5篇杨之礼
  • 3篇刘国军
  • 1篇刘国军
  • 1篇陈军武
  • 1篇吴王旬
  • 1篇陈爱民
  • 1篇赵跃明
  • 1篇黄俊豪

传媒

  • 5篇合成纤维工业
  • 3篇广东化纤技术...
  • 2篇合成纤维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东化纤

年份

  • 2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4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BT纤维的研究——[Ⅰ]PBT聚合反应工艺的研究
1990年
本文采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1,4丁二醇(BD)为原料,在催化剂钛酸酯和草酸亚锡作用下缩聚,制得特性粘度在0.8—1以上且羧基含量较少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树脂,研究了PBT聚合反应的特点及其规律性,并对所选取催化剂的效用、聚合反应的温度、原料配比等因素对PBT树脂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提出了适合于PBT树脂合成的较理想的工艺条件。
庄慧卿赵耀明黄兹国杨之礼柯照熙
关键词:PBT纤维聚酯纤维
抗静电可染丙纶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5
1996年
研究了聚丙烯、抗静电组分、可染组分三元共混体系纤维的抗静电性能、力学性能、染色性能及形态结构。研究表明:抗静电组分和可染组分有一定的相互影响,当抗静电组分加入量在4%~6%;而可染组分加入量在8%~10%时为共混体系的最佳配合范围,共混纤维成品丝既表现出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又表现出良好的可染性能,实现了常压沸染深色的效果。还发现,共混纤维拉伸丝的比电阻小于卷绕丝的比电阻。
贺俊胜刘越庄慧卿赵耀明
关键词:抗静电性染色聚丙烯纤维
仿真丝改性涤纶研究——Ⅲ.改性涤纶碱减量处理及仿真丝效果研究被引量:6
1992年
讨论了影响改性涤纶碱减量处理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碱处理条件以用3%NaOH在90℃下对纤维处理90min为佳。利用WAXD、SEM等方法对处理后的纤维进行结构测试,说明纤维晶区结构变化不大,纤维表面均匀分布着坑穴。仿真丝涤纶力学性能与真丝接近,光泽、手感、吸湿性和染色性能等都得到改善,其中PET-SIPM-PEG(200)/PET改性涤纶仿真丝效果最好。
刘国军赵耀明庄慧卿黄兹国邹敬红杨之礼
关键词:改性涤纶仿真丝碱减量涤纶
仿真丝改性涤纶(共聚酯)的研究
1991年
本文研究了仿真丝改性共聚酯二元体系PET—SIPM和三元体系PET—SIPM—PEG,通过对改性共聚酯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对共聚酯性能的研究,探讨了获得符合仿真丝要求的优质改性共聚酯的途径。
赵耀明刘国军庄慧卿黄兹国邹敬红杨之礼
关键词:涤纶仿真丝改性
嵌段共聚(酯-醚)/PET共混体系改性涤纶抗静电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0
1989年
本文主要论述嵌段共聚物/PET共混体系的可纺性和拉伸性能、抗静电性能及其力学性能等,并深入探讨该共混体系的抗静电改性机理。
赵耀明庄慧卿黄兹国
关键词:嵌段共聚PET涤纶共混体系
仿真丝改性涤纶研究——Ⅱ.改性涤纶树脂可纺性
1992年
PET-SIPM和PET-SIPM-PEG改性涤纶树脂与纯PET树脂按一定的配比进行共混熔融纺丝,制得仿真丝改性涤纶。讨论了改性涤纶树脂的热性能和流变性能对其可纺性的影响,并对改性涤纶纺丝工艺控制及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论述。研究表明,PET-SIPM/PET和PET-SIPM-PEG(M_n=200)/PET改性涤纶的可纺性与纯涤纶相匹敌,符合仿真丝纤维的要求。
赵耀明刘国军庄慧卿黄兹国邹敬红杨之礼
关键词:改性涤纶可纺性涤纶
仿真丝改性涤纶研究——Ⅰ.改性涤纶树脂的研制
1991年
将改性剂SIPM、PEG与PET预聚物进行共缩聚,分别制得PET-SIPM二元和PET-SIPM-PEG三元改性涤纶树脂。论述了复合催化剂Ca(OAc)_2-CO(OAc)_2、复合稳定剂TPP-H_3PO_3以及不同改性组分对共缩聚反应过程及其产物性能的影响,表明Ca(OAc)_2-Co(OAc)_2和TPP-H_3PO_3的协同作用可改善改性涤纶树脂的色泽和热性能。与PET-SIPM树脂相比,PET-SIPM-PEG树脂具有较高的特性粘数〔η〕和较好的热稳定性能,更适合于纺制仿真丝改性涤纶。
刘国军赵跃明庄慧卿黄兹国邹敬红杨之礼
关键词:涤纶改性仿真丝热稳定性
PET/PA6-PEO胺共混纤维抗静电改性被引量:1
1996年
在有少量水存在情况下,将数均分子量(Mn)分别为1000和4000的聚氧乙烯二胺(PEO胺)与等克分子的己二酸成盐后,再与己内酰胺共聚制得PA6-PEO胺嵌段共聚物。该嵌段共聚物按PEO胺0.03和0.04(质量分数)配比分别与涤纶(PET)切片共混,进行熔融纺丝及拉伸。研究发现,由Mn=1000的PEO胺制得的PA6-PEO胺嵌段共聚物中低聚物含量较少,分子量分布窄,与涤纶切片共混后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和拉伸性能;而PEO胺Mn=4000的共混纤维可纺性、可拉伸性都差。共混纤维断裂强度较纯涤纶有所下降,而吸湿性得到明显提高,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和耐洗涤性。共混纤维分散兰染料上染率较纯涤纶提高两倍。
陈军武赵耀明吴王旬黄兹国庄慧卿
关键词:共混纤维嵌段共聚物抗静电性
PEO酸——新型的聚酯纤维抗静电改性剂被引量:2
1993年
采用三种不同分子量的 PEO 酸(M_n=8400,3300,1000)为抗静电改性剂,以2%,5%(质量)的配比与 PET 切片共混,进行熔融纺丝,制得 PET-PEO 酸共混纤维.研究发现,改性体系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和拉伸性能.改性纤维的特性粘数和机械力学性能与纯 PET 相比,略有降低,而抗静电性能有了明显改善,且随着 PEO 酸分子量的增加而提高.PEO 酸的抗静电效果是由于它的高吸湿性 PEO 链与活性末端羧基共同作用的结果.
赵耀明庄慧卿黄兹国陈军武
关键词:共混吸湿性活性聚酯纤维
PET—PEO—DSAS—NaCl四元共混改性涤纶抗静电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1991年
本研究采用PEO—DSAS—NaCl复合抗静电剂与PET进行熔融共混纺丝,制备了具有优良抗静电性及耐久性的抗静电涤纶纤维。通过对改性纤维的共混形态、力学性能及抗静电性能的研究,探讨了复合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及耐洗涤性原因。认为在PET—PEO—DSAS—NaCl四元共混体系中,复合抗静电剂各组分间可产生效果加强的协同作用(Potentiation Synergism),而使得抗静电及耐久性大大优于各组分单独使用时抗静电性及耐久性的代数加和。
赵耀明庄慧卿黄兹国杨之礼
关键词:涤纶抗静电性抗静电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