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
- 作品数:16 被引量:158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东秦岭-大别山及其两侧的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被引量:27
- 2013年
- 本研究成果以东秦岭-大别山地区野外地质资料、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的采集为工作切入点,在现有和新增各种数据分析、解释、研究基础上,描述东秦岭-大别山地区变质岩石构造单元的岩石学组成、确定原岩的形成时间、主期变质作用特征、形成时间,以及该区发育的各时代花岗岩类、主要的岩浆岩事件和大地构造背景,进而建立新元古代以来东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及两侧的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格架;编制了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地质图。
- 苏文刘景波陈能松郭顺巴金张璐刘新施雨新
- 关键词:地质年代学变质事件岩浆事件
- 全吉地块莫河片麻岩原岩侵位年龄的再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莫河片麻岩位于全吉地块东段,其原岩为花岗闪长质-二长花岗质侵入体。前人对该片麻岩的锆石年龄测定结果相差约120Ma。在野外详细地质观察基础上重新采集样品,用LA-ICP-MS法重新测定了15颗岩浆成因锆石的U-Pb年龄,结果得上交点年龄为(2 394±31)Ma(2$)(MSWD=0.82)。由于锆石也受到变质变形作用的强烈改造,认为该年龄可能更接近于该片麻岩原岩的侵位年龄。新的定年结果表明,全吉地块存在近2.4Ga的花岗岩类侵入活动。
- 巴金龚松林廖梵汐张璐
- 关键词:侵位年龄
- 四川美姑县宣威组底部粘土岩地质环境及找矿意义
- 在四川美姑县宣威组(P3 x)底部粘土岩中发现了稀土-稀有富集层[1]。通过工作发现在该粘土岩中稀有-稀土元素异常富集,轻稀土总量最高10823μg/g,重稀土总量最高354μg/g,(Nb+Ta)2O5最高0.042%...
- 赵春秦宇龙巴金詹涵钰鄢圣武李峥熊昌利
- 青海都兰东北部哈莉哈德山花岗片麻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3
- 2011年
- 青海都兰东北部哈莉哈德山花岗片麻岩原岩为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的酸性侵入岩。来自该片麻岩的20粒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表明,该片麻岩的原岩花岗岩岩浆于约950Ma侵位结晶,岩浆物源源区存在中—新元古代的物质成分。正确甄别哈莉哈德山花岗片麻岩的变质围岩是否隶属于全吉地块的达肯大坂岩群,是理解全吉地块与柴达木地块在新元古代时期构造演化关系的关键。
- 许娅玲巴金王勤燕张璐王新宇陈能松
- 关键词:柴达木地块花岗片麻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
- 北京周口店官地杂岩变质-深熔作用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被引量:10
- 2008年
- 应用LA-ICP-MS技术测得北京周口店官地杂岩深熔成因浅色体和其源岩——斜长角闪岩中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548+23/-24)Ma和(2538+34/-35)Ma。这表明,官地杂岩在新太古代末期发生了高级区域变质作用和深熔作用。定年结果为华北陆块的东部地块新太古代末期的克拉通化事件提供了进一步的变质年代学证据。
- 刘兵巴金张璐陈能松李晓彦章泽军陈海红袁晏明
- 关键词:锆石LA-ICP-MSU-PB定年华北陆块
- 全吉地块花岗片麻岩中镁铁质岩包体的矿物演化和锆石定年与古元古代区域变质作用被引量:22
- 2011年
- 全吉地块中段古元古代早期的德令哈二长花岗片麻岩中发育一个来自围岩的变质镁铁质岩包体。该包体的岩性从核部到边缘依次为角闪斜长辉石岩、斜长角闪岩和石榴石角闪片岩。角闪斜长辉石岩的显微结构指示三个世代的矿物演化,世代Ⅰ为单斜辉石+棕绿色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石英+钛铁矿,世代Ⅱ为蓝绿色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石榴子石,世代Ⅲ为阳起石+钠长石+黝帘石。世代Ⅰ指示其峰期变质达高角闪岩相条件。角闪斜长辉石岩的锆石全部为浑圆状多晶面晶体,其CL图像具高温变质结晶特征。LA-ICPMS技术测定获得上交点U-Pb年龄为(1 913±38)Ma(MSWD=0.15),指示峰期变质发生在古元古代末。研究表明,全吉地块中区域性分布的古元古代早期的二长花岗片麻岩与达肯大坂岩群在响应全球Columbia超大陆汇聚事件中一起发生了区域变质作用。
- 张璐廖梵汐巴金徐利盼王勤燕陈能松
- 关键词:区域变质作用
- 四川盆地西南缘下三叠统铜街子组-雷口坡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3
- 2019年
- 沉积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蕴含了大量的地质信息,是研究沉积物沉积时的古气候、古环境的有效手段。作者选取了四川盆地西南缘下三叠统铜街子组-雷口坡组的9件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测定。基于能够敏感反应沉积环境的微量元素指标及特征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比值,对四川盆地西南缘早三叠世铜街子组-雷口坡组沉积时期的古环境、古气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西南缘下三叠统铜街子组-雷口坡组的岩石具有富TiO2、MgO、CaO、K2O等,贫SiO2、Na2O的特点。相对于地壳,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具中等的负铕异常,w(LREE)/w(HREE)比值较高。四川盆地西南缘下三叠统铜街子组-雷口坡组的沉积环境演化分为9个时期:自下而上,干热(氧化,水体分层弱)→温湿(氧化,水体分层弱)→冷湿(缺氧、水体分层性极弱)→干热(氧化,水体分层弱)→温湿(缺氧,水体分层强)→干热(氧化,水体分层弱)→温湿(氧化,水体分层弱)→温湿(氧化,水体分层性强)→干热(氧化、水体分层性中等-强)。为该区早三叠世环境演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白宪洲文龙王玉婷马继跃巴金鄢圣武
- 关键词: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雷口坡组地球化学特征古环境
- 全吉群碎屑锆石的U-Pb年龄谱和微量元素:基底热事件信息和早期演化启示被引量:16
- 2012年
- 本研究应用LA-ICP-MS测定了从塔里木陆块离解出来的一个大陆碎块(片),即全吉地块盖层全吉群下部南华纪石英砂岩中碎屑锆石的111个测点的U-Pb年龄和微量元素组成.87个谐和年龄构成的锆石年龄谱记录了强烈的古元古代~2.45、~2.32、~2.11和~1.95Ga热事件以及微弱的太古代热事件信息,指示南华纪石英砂岩的物源可能是来自全吉地块中、东部的由达肯大坂岩群和未剥露到古元古代末基性岩墙群的德令哈杂岩组成的基底岩系.碎屑锆石的CL图像和微量元素组成表明,~2.45、~2.32和~2.11Ga热事件的性质主体为岩浆侵入活动并可能伴随地壳生长;~1.95Ga热事件主要为变质-深熔作用,但不排除存在岩浆侵入的可能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全吉地块和其塔里木母陆块基底主要由古元古代岩石组成,发育区域性古元古代早-中期(~2.32~2.45Ga)的岩浆侵入作用和地壳生长,与华北陆块具有相似的地质演化历史或可能发生过构造互动.
- 张璐巴金陈能松王勤燕廖梵汐李晓彦
- 关键词:微量元素热事件地壳演化岩石学
- 柴南缘堇青石花岗岩的Nd-Sr-Pb同位素组成及其对岩石成因、源区构造属性和构造演化的启示被引量:10
- 2012年
- 金水口堇青石花岗岩是迄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发现的唯一的一个强过铝质花岗岩岩体,含堇青石、石榴子石和黑云母等镁铁质矿物,属于镁铁质过铝质花岗岩.但目前对该岩体的成因机制及其对基底源区的构造属性和构造演化意义尚缺乏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详细的地质学和岩相学研究为基础,综合开展了元素和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金水口堇青石花岗岩的A/CNK=1.12~2.05,K2O/Na2O=0.44~2.99,富Rb、Th、U,贫Sr、Ba,Rb/Sr=0.42~1.23,Nb/Ta=11.88~15.30,显示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41~1.01,平均0.62),全岩ISr值=0.7114~0.7503,εNd(t)=-9.30~-13.32.这表明,该岩体的岩浆是由地壳上部含黑云母的变质杂砂岩部分熔融而成,高的熔融温度但较浅的熔融深度表明存在额外热源,暗示加里东热构造事件晚期在柴南缘发生过俯冲板片拆沉、软流圈地幔上隆、基性岩浆上侵和底侵等深部过程.金水口堇青石花岗岩的二阶段亏损地幔Nd模式年龄为1.9~2.2Ga,初始铅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为18.181~18.389、207Pb/204Pb为15.582~15.632、208Pb/204Pb为37.914~38.243,表明柴达木地块基底可能具有扬子陆块的构造属性.
- 巴金陈能松王勤燕王新宇张璐王树庆
- 关键词:岩石成因柴达木地块
- 川滇块体东边界大凉山断裂带中段断层氡气特征及活动性探讨被引量:5
- 2018年
- 通过对大凉山断裂带中段普雄河断裂、甘洛-汉源断裂、洪溪-美姑断裂进行野外的氡气测量,分析讨论各断裂带的氡气特征、相对活动性强弱以及与现代地震的发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3条断裂均表现出氡气多峰异常的特征,指示其为多条断层或隐伏断层组成的构造带。其中,普雄河断裂带由6条断层组成、甘洛-汉源断裂带由3条主要断层组成、洪溪-美姑断裂由3条断层组成;与野外及地形地貌有着较好的对应性;(2)3条断裂带内各断层氡气最大峰背比介于3.89~16.30;异常平均峰背比介于3.11~7.09;异常平均值/异常下限值介于1.82~4.15,相对活动性判别表明,虽然普雄河断裂带最宽,次级断层最为发育,但甘洛-汉源断裂的活动性却更强,表明中生代以来的控盆作用更明显;(3)与区内已有发震断层资料对比总结出,当断层氡气异常平均峰背比介于4.67~5.12、异常平均值与异常下限值比介于2.73~3.00时,断层具有发生5.0级中强震的能力。而甘洛-汉源断裂带中侯波日哈断层、瓦依拉达断层氡气异常平均峰背比介于5.52~7.09、异常平均值与异常下限值比介于3.23~4.15,因此具有发生大于5.0级中强震的可能,也为监测区内活动断层的地震活动性提供了新的资料。
- 文龙巴金朱兵李小平金灿海
- 关键词:川滇块体氡气发震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