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建容 作品数:40 被引量:180 H指数:7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分析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估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保肢技术应用后的生存质量,进一步完善此技术的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1年1月行膝关节恶性肿瘤切除后人工肿瘤膝关节置换保肢术及截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29例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保肢组20例,截肢组9例。于术后6个月用国际普遍认可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进行随访。结果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术后6个月,无死亡。2例发生肺部转移,27例无瘤生存。保肢组在生理、社会功能,生理、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等8个维度的得分值均高于截肢组(P<0.05);两组患者在健康变化的得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术患者与行截肢术患者相比,可获得更为满意的生存质量。 张淑彬 左建容 段宏 屠重棋 朱红彦 付海英 廖海英 刘晓燕 朱红关键词:骨肉瘤 保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髋/膝关节置换术互联网+延续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髋/膝关节置换术互联网+延续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疫情爆发后2020年1月20日至1月31日在华西医院骨科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34例病人纳入观察组,采用互联网+延续管理模式;同时将2019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34例病人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延续管理模式。出院当天、出院后2周和出院后1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两组病人髋/膝关节恢复情况,华西心晴指数量表(HEI)评价病人情绪障碍程度;记录术后并发症和病人延续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在互联网+延续管理模式下,未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情绪亦未受疫情影响。出院后2周和1个月,观察组的髋/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病人均未发生与髋/膝关节置换术相关的并发症。观察组病人延续护理满意度为100%,优于对照组的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7,P=0.020)。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髋/膝关节置换术病人采用互联网+延续管理模式,有效避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交叉感染,促进了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且病人心理状况未受疫情影响,无相关并发症发生,保障了病人的医疗安全,提高了延续管理满意度。 廖霞 廖霞 宁宁 周宗科 石小军 陈佳丽 李佩芳 陈佳丽 屈俊红 左建容 王瑞珍 姚梅 袁秀容 左建容 李晔 朱红彦新型敷料在压疮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压疮是由于患者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运障碍,加之护理不当,致位于体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间的皮肤组织,甚至肌肉,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而形成的溃疡。它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且容易引起感染,一旦恶化会给... 宁倩 彭琪 左建容 廖灯彬关键词:压疮治疗 新型敷料 泡沫敷料 文献传递 脊柱侧凸病人矫形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脊柱侧凸病人矫形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脊柱矫形术的病人58例。男18例,女40例;年龄为(15.14±3.39)岁(7~22岁);脊柱侧凸类型:特发性脊柱侧凸36例,先天性脊柱侧凸10例,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12例;Cobb角为54.87°±14.26°。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脊柱侧凸类型、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和病人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分析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58例脊柱侧凸病人矫形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5.34±1.19)d;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术后是否呕吐为影响脊柱侧凸病人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因素(P均<0.001)。结论在对脊柱侧凸病人进行术后护理时,要根据病人的身体体质、疼痛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确定病人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适时适当地指导病人下床活动,加速病人康复。 钟尚洁 宁宁 李佩芳 陈佳丽 朱红彦 左建容关键词:脊柱侧凸 影响因素 大面积撕脱伤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效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影响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10月使用VSD治疗的大面积撕脱伤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并讨论在引流过程中影响护理效果的因素。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愈合组和不愈合组。由护士收集患者负压是否调节适当、引流装置是否漏气、引流是否通畅、引流管是否选择适当、分泌物是否堵塞、敷料是否干结变硬、创面局部是否感染、是否吸烟、有无全身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健康宣教的情况。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两种方法分析影响VSD效果的因素。结果愈合组(痊愈+显效)88例(73.33%),不愈合组(好转+无效)32例(36.36%)。负压调节适当、引流装置不漏气、引流通畅、引流管选择适当、分泌物未堵塞、健康宣教与VSD效果有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大面积撕脱伤患者负压调节是否适当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对VSD的疗效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装置是否漏气、分泌物是否堵塞和引流是否通畅、创面局部是否感染、敷料是否干结变硬等情况。 廖霞 廖灯彬 宁宁 左建容 宁倩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 分层级管理模式在脊柱外科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分层级管理模式在脊柱外科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5年9月的脊椎外科患者共3 558例。建立压疮分级管理系统,制定各层次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新入院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规范压疮上报处置流程。2014年1月-6月试行分层级管理压疮模式;2014年7月-12月进行经验总结,形成系统文件实施;2015年1月-9月继续完善,持续改进后应用于临床。对各个阶段的高危压疮上报率、院内压疮发生率、已患压疮治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持续改进后,脊柱外科高危压疮上报率上升,压疮现患率较前降低而压疮治愈率提高(P<0.05)。结论分层级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脊柱外科压疮护理质量,得到医生、护士、患者的一致认可。 屈俊宏 宁宁 李晔 左建容 李佩芳关键词:分层级管理 脊柱外科 压疮护理 疼痛关爱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疼痛关爱对膝关节周围骨肉瘤关节置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痛方法,而试验组采用疼痛关爱护理,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级别下降,住院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关爱护理效果较好。结论实施疼痛关爱护理,可缓解患者疼痛,缩短平均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 张淑彬 钟尚洁 朱红彦 左建容 付海英关键词:膝关节置换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尿潴留护理干预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护理方法及原因。方法对2012年3月-8月收治的314例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各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积极预防及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对术后发生尿潴留的老年患者,分别采用个体化的心理诱导、音乐诱导、热敷法、灌肠法等手段予以导尿护理。结果 34例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发生率为10.83%。经各种护理措施干预,33例患者症状较快缓解,可自行排尿,另1例采用不保留导尿也逐渐恢复排尿功能。结论对骨科老年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朱红彦 廖灯彬 左建容 吕娟 钟尚洁关键词:老年 护理干预 汶川地震骨科伤员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被引量:1 2008年 报告了汶川大地震骨科伤员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主要包括:在心理干预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心理干预,注意做好肺部感染、伤口感染、营养不良、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便秘的预防与护理。本组1382例伤员中除1例在入院后数分钟死于多器官衰竭外,其余伤员均好转出院,未发生任何感染。 刘晓艳 张淑彬 左建容 宁宁关键词:地震 骨科 并发症 护理 骨科日间手术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骨科日间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流程及策略,确保日间手术新型住院模式下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方法:对310例骨科日间手术患者采用安全管理,包括患者管理、流程管理、护士培训、医嘱管理、病室安排和应急预案的制订等方面,并评价新型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310例骨科日间手术患者在新型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下,均在24小时内安全出入院,无护理安全差错发生。结论:骨科日间手术安全管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日间手术新型住院模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邱娅茜 左建容 朱红彦关键词:骨科 日间手术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