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杰

作品数:64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细胞
  • 21篇淋巴
  • 20篇淋巴瘤
  • 15篇化疗
  • 12篇恶性
  • 11篇疗效
  • 11篇白血
  • 11篇白血病
  • 10篇肿瘤
  • 10篇细胞淋巴瘤
  • 10篇急性
  • 8篇外周
  • 8篇外周血
  • 8篇疗效观察
  • 7篇弥漫
  • 7篇弥漫大B细胞...
  • 5篇外周血干细胞
  • 4篇血象
  • 4篇联合化疗
  • 4篇化疗治疗

机构

  • 60篇甘肃省肿瘤医...
  • 5篇甘肃省医学科...
  • 4篇兰州大学第二...
  • 3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甘肃省人民医...
  • 2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兰州医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白银市第一人...

作者

  • 64篇崔杰
  • 28篇姜俊峰
  • 21篇段赟
  • 17篇夏小军
  • 15篇刘喜婷
  • 12篇王玉虹
  • 10篇古扎努
  • 10篇蔺莉
  • 9篇周逢麟
  • 9篇张毓升
  • 8篇李志虎
  • 8篇李文英
  • 7篇王菊勇
  • 6篇杨磊
  • 6篇李睦昭
  • 4篇雷旭东
  • 4篇乔蕾
  • 4篇马兰芳
  • 4篇张连生
  • 3篇周俊

传媒

  • 19篇甘肃医药
  • 4篇中国癌症杂志
  • 4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中医研究
  • 3篇癌症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临床荟萃
  • 2篇新中医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世界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陕西肿瘤医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西部地区肿瘤...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9mTc-PHY核素显像在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刘喜婷姜俊峰崔杰蔺莉李志虎曾贤伍董峰
本研究1. 以99mTc-PHY为显像剂,对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SPECT显像,根据结果进行临床分期并判断疗效分析,这在国内外报道甚少。2. 99mTc- PHY显像技术操作相对简单,价格适中,适合各级医院开展,有利于临床...
关键词:
关键词:核素显像淋巴瘤疗效评价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舌苔与国际预后指数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舌苔特征及与国际预后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对16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舌苔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其主要表现形式,并与国际预后指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舌苔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白腻苔>滑苔>黄腻苔>燥苔>薄黄苔>薄白苔>光剥舌;其中白腻苔、滑苔、黄腻苔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结论:黄腻苔、光剥舌与DLBCL预后高分险有关,可用于判断预后及指导辨证论治。
严红艳段赟夏小军郭炳涛雷旭东崔杰王玉虹任德祥李雪松
关键词:舌苔国际预后指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
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2020年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根据细胞起源分为不同的亚型,在临床表现、预后等多个方面异质性较大,是成人淋巴瘤的一种常见类型,R-CHOP是DLBCL的一线治疗方案,该方案治疗后约有1/3的患者复发、预后差。如何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已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对治疗方案及新药的不断探索,使复发/难治DLBCL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复发/难治DLBCL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彭小娟刘鹏崔杰
关键词:淋巴瘤复发
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肺癌组织P-糖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崔杰刘慧民周俊
该课题的创新点在于首次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的肺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的表达与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54例肺癌组织中P-gp(+)检出率50%,Nsclc...
关键词:
关键词: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癌P-糖蛋白免疫组化法活栓
泽布替尼治疗老年初诊套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泽布替尼一线治疗老年初诊套细胞淋巴瘤(MC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甘肃省肿瘤医院血液科自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收住经泽布替尼治疗的13例老年初诊MCL患者临床资料。13例患者给予泽布替尼初始剂量为160 mg/次,2次/d,治疗时间均大于4个周期(1个月为1个周期),记录患者疗效,计算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6及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析不同因素对PFS、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随访截至2022年11月1日,13例患者中,7例完全缓解(53.8%),2例部分缓解(15.4%),4例疾病进展(30.8%);ORR为69.2%(9/13);中位PFS为8个月(范围4~2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0个月(范围5~28个月),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8.0%、92.0%,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23.0%、31.0%。单因素分析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Ki-67指数、乳酸脱氢酶可能影响患者PFS,年龄、Ki-67指数、乳酸脱氢酶可能影响患者总生存期(均P<0.05),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未观测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PFS、总生存期的因素(均P>0.05)。13例患者中,1例血液学毒性为轻度,4例非血液学毒性包括感染、继发恶性肿瘤、关节痛、恶心,所有不良反应经减量、停用泽布替尼及对症处理均安全可控,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泽布替尼单药一线治疗老年初诊MCL,特别是对于体能状态差不能耐受化疗及个人意愿拒绝化疗的患者有较高的ORR、完全缓解率及较好的耐受性。
彭小娟崔杰刘鹏
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初诊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0例急性白血病和恶性实体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恶性实体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自1999年11月至2004年3月,用A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恶性实体瘤10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例;急...
崔杰古扎努王菊勇张毓升刘喜婷姜俊峰李文英余兰平马兰芳李睦昭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急性白血病恶性实体瘤临床疗效观察
文献传递
血清TSGF、CEA、AFP、SF、β2MG、SA、CA50、EGF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2004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血清铁蛋白(SF)、微球蛋白(β2MG)、唾液酸(SA)、糖类抗原(CA50)、表皮生长因子(EGF)测定和8项联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生化和放免分析法等检测126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CEA、AFP、SF、β2MG、SA、CA50、EGF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并分析结果.结果恶性肿瘤组的血清TSGF、CEA、AFP、SF、β2MG、SA、CA50、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8项联测、TSGF、CEA、AFP、SF、β2MG、SA、CA50、EGF对恶性肿瘤测定的阳性率分别为95.2%、61.9%、21.4%、0.0%、56.3%、42.9%、27.0%、23.8%、54.8%,8项联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各单项测定的阳性率(P<0.01),TSGF测定的阳性率高于CEA、AFP、β2MG、SA、CA50(P<0.05).TSGF在各种恶性肿瘤测定的阳性率较高,与8项联测在肺癌、乳腺癌中测定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8项联测在消化道癌、淋巴瘤、白血病、其他肿瘤的阳性率高于TSGF(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TSGF、CEA、AFP、SF、β2MG、SA、CA50、EGF含量能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阳性率,而TSGF在肿瘤普查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崔杰庞兰英 陈吉宏
关键词: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血清铁蛋白糖类抗原肿瘤
改良DOF双周方案治疗45例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改良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L-OHP)、亚叶酸钙(CF)和氟尿嘧啶双周方案(mDOF)治疗术后复发或不能手术的晚期胃癌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45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50mg/m2静脉点滴,第1天;奥沙利铂(艾恒)85mg/m2静脉点滴,第2天;亚叶酸钙0.2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2、3天;氟尿嘧啶400mg/m2于亚叶酸钙静脉滴注后静脉推注,第2、3天;600mg/m2微泵持续滴注22小时,第2、3天。每14天为1周期,治疗4周期后观察其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5例胃癌患者4周期后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0例,稳定(SD)15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RR)为48.8%,对紫杉醇耐药患者联合治疗后仍有33.3%(2/6)有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6.2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11.8月。没有治疗相关死亡病例。讨论:改良的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L-OHP)加亚叶酸钙(CF)和氟尿嘧啶(5-FU)双周方案(mDOF)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较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刘喜婷崔杰
关键词:晚期胃癌化学治疗多西紫杉醇亚叶酸钙氟尿嘧啶
周围神经方手足浸泡联合甲钴胺片防治长春新碱所致周围神经毒性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方手足浸泡联合甲钴胺片防治长春新碱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CIPN)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经长春新碱药物化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联合组各36例。3组均进行常规化疗(均首次使用CHOP、R-CHOP、H-CAVD方案),共6个周期。对照组于化疗同时予甲钴胺片,每次0.5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化疗同时予周围神经方手足浸泡,先手后足,每次20 min,每日2次;联合组在化疗同时予甲钴胺片及周围神经方,用法用量同前。均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于化疗2、4、6个周期评价3组CIPN发生率及程度,比较满意度。筛选周围神经毒性≥Ⅱ度、已暂停化疗、自愿加入巩固治疗研究的患者50例,交替入巩固治疗组、巩固对照组各25例,巩固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巩固治疗组予周围神经方手足浸泡,用法用量同前,连续治疗20 d,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结果化疗2个周期,治疗组与联合组CIP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4个周期,联合组CIP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联合组CIPN≥Ⅱ度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6个周期,治疗组与联合组CIPN≥Ⅱ度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CIPN≥Ⅱ度的患者巩固治疗,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巩固治疗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巩固对照组(P<0.01)。结论周围神经方手足浸泡联合甲钴胺片对减轻CIPN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蔺莉李婷崔杰李文英姜俊峰王玉虹彭小娟
关键词:甲钴胺长春新碱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9例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回生胶囊配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庆阳市中医医院及我院就诊的APL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组31例,均按危险度分层采用同样的诱导、缓解后巩固、维持治疗以及同样的支持与防护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回生胶囊,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1.完全缓解(CR)率:观察组达CR44例,占89.9%,总有效率91.8%;对照组达CR28例,占90.3%,总有效率90.3%,两组CR率及总有效率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CR时间:观察组达CR时间为28~92d,平均(49.25±24.12)d;对照组达CR时间为28~127d,平均(63.36±27.24)d。两组达CR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持续CR(CCR)率:治疗组3aCCR率为70.9%(22/31),5aCCR率为45.2%(14/31);对照组3aCCR率为58.3%(7/12),5aCCR率为33.3%(4/12),两组达CCR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回生胶囊配合化疗治疗APL能缩短CR时间和提高CCR率,并可增强其治疗效应,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夏小军段赟崔杰郭炳涛开金龙姚金华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