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8篇关节
  • 5篇压缩性
  • 5篇压缩性骨折
  • 5篇椎体
  • 5篇关节镜
  • 3篇胸腰椎
  • 3篇胸腰椎压缩
  • 3篇胸腰椎压缩性
  • 3篇腰椎
  • 3篇腰椎压缩性
  • 3篇韧带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人工韧带
  • 3篇椎体成形
  • 3篇椎体成形术
  • 3篇消融
  • 3篇疗效
  • 3篇交叉韧带

机构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1篇岑建平
  • 13篇孙长惠
  • 12篇张振庆
  • 10篇袁拥军
  • 6篇何国础
  • 5篇李明
  • 5篇陆炯
  • 3篇何涛
  • 3篇唐绮
  • 3篇童国海
  • 3篇陈志瑾
  • 2篇邹灵
  • 2篇吴国强
  • 1篇陈玮
  • 1篇伍超贤
  • 1篇陆健
  • 1篇陈克敏
  • 1篇陆廷仁
  • 1篇韦明秀
  • 1篇曹鹏

传媒

  • 5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食品与药品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进人工韧带加强系统人工韧带与自体骨-髌腱-骨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早期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先进韧带加强系统(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骨-髌腱-骨(B-PT-B)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手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0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41例。根据LARS韧带的使用指征和患者自愿的原则,分别选择LARS人工韧带(LARS组,18例)或自体B-PT-B(BPTB组,23例)作为重建ACL的移植物,并在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进行Lysholm、HSS(改良)、Tegner膝关节评分。结果LARS组驻拐下地时间、弃拐行走时间以及恢复运动的时间分别为(3.0±0.3)d、(20.1±0.8)d和(3.0±0.2)个月,均显著短于BPTB组的(6.9±0.3)d、(35.1±2.1)d和(6.1±0.4)个月(P值均<0.05)。LARS组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HSS评分即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值均<0.05),而BPTB组术后6个月才较术前显著改善(P值均<0.05),两组术后12个月恢复均较理想。LARS组术后3、6个月时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HSS评分均显著高于BPTB组(P值均<0.05);术后12个月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LARS人工韧带较自体B-PT-B的手术创伤小,韧带强度高,更适合于关节镜下操作,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袁拥军何国础岑建平张振庆孙长惠
关键词:人工韧带前交叉韧带
CT、C臂机联合导引下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CT、C臂机联合导引下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穿刺方法。方法接受PVP治疗的181例压缩性骨折患者的207个椎体进入研究。治疗在CT、C臂机联合导引下进行,经单侧椎弓根斜向进入椎体中央前1/3,注入骨水泥。结果全部椎体完成PVP,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有效率95.58%。结论CT、C臂机联合导引下PVP安全、有效。
陈志瑾童国海孙长惠岑建平陆健
关键词:C臂机椎体成形术
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7例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桡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7—15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按照Dinest评估标准,优14例,良2例,优良率达94%。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尤其适合于不稳定型以及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能够牢固维持复位,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袁拥军张振庆李明岑建平
关键词:桡骨骨折锁定加压钢板
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治疗中、重度拇外翻23例
2010年
岑建平孙长惠张振庆
关键词:截骨术拇外翻
射频辅助关节镜有限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射频技术辅助关节镜有限清理术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组24例经关节镜采用射频技术治疗;常规组24例经关节镜采用常规的手术器械和电动刨削器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Lysholm评分和术后2周内关节积液量。结果:2组术前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而且2组患者术后1年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射频组术后2周内膝关节积液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1)。结论:射频技术辅助膝关节镜有限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助于提高疗效,值得推荐。
袁拥军吴国强孙长惠岑建平何国础
关键词:骨关节炎射频消融关节镜清理术
七叶皂苷钠对术后深静脉栓塞预防作用的前瞻性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术前应用七叶皂苷钠对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取1997年2月-2003年4月所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123例,对照组45例,术前单用肠溶阿司匹林口服,试验组78例,术前七叶皂苷钠静滴和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比较两者术后综合了临床表现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而得出的深静脉栓塞评分的差异。结果本组病例共123例,下肢多普勒超声显示对照组有深静脉血栓(阳性)者l8例,发病率为40%;试验组阳性者24例,发病率为31%。对照组阳性患者的下肢深静脉栓塞平均严重程度评分为7.8,试验组阳性者的平均评分为4.5,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术中术后未见出血倾向,只有少许过敏性皮疹和浅静脉炎。结论综合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而建立的深静脉栓塞综合评分能更全面的反映深静脉栓塞病情的转归。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发病率高达42%。术前用七叶皂苷钠不但可以降低术后深静脉栓塞的发病率,起到预防作用,而且可以使术后发病患者的病情减轻,而并发症很少,用药安全。
何涛史继祥岑建平李明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深静脉血栓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171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无糖尿病患者,X线检查确定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肌电图检测周围神经损害情况,生化自动分析仪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基血红蛋白等糖尿病相关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患糖尿病(OR=1.66,P=0.009)、空腹血糖(OR=2.11,P<0.001)、餐后2 h血糖(OR=1.57,P<0.001)、糖化血清蛋白(OR=1.63,P<0.001)、糖基血红蛋白(OR=2.22,P<0.001)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是否患糖尿病与是否存在外周神经损害显著相关(OR=1.73,P<0.001);是否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显著相关(OR=1.92,P=0.016),其中周围神经变性(OR=2.2,P=0.008)和周围神经异常(OR=6.35,P=0.029)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可能存在关联,临床症状较轻的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炎可能是由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介导的疼痛感觉减退造成,需引起高度重视。
孙长惠岑建平陆炯袁拥军唐绮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害骨关节炎
老年患者髋部手术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疾患的手术安全影响因素,建立髋部手术风险简易评分法。方法选择住院施行手术的301例有髋部疾患的患者,分析其术前合并症情况、术前生命体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情况,根据POSSUM评分改良建立术前评分;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建立术后评分,统计分析术前与术后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老年髋部疾患术后评分和少数明显异常的术前评分指标相关性最高,据此建立简易评分法。结论用简易手术风险评分法可以准确方便的预测老年髋部疾患的手术风险,从而可以合理的进行手术决策。
何涛岑建平李明张振庆
关键词:髋部手术手术并发症风险评分
射频辅助关节镜有限清理术治疗伴有半月板损伤的中轻度膝骨关节炎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估射频技术辅助关节镜有限清理术对伴有半月板损伤的中轻度膝骨性关节炎的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伴有半月板损伤的中轻度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组和常规组。射频组(25例)经关节镜采用射频技术治疗;常规组(25例)为经关节镜仅采用常规的手术器械和电动刨削器治疗。比较2组患者均行术前和术后1年的Lysholm评分和术后2周内的关节积液量。结果射频组和常规组的术前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而且2组患者术后一年的Lysholm评分升高值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射频术后2周内膝关节积液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射频技术在膝关节镜有限清理术治疗伴有半月板损伤的中轻度膝骨关节炎中有助于提高疗效,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技术。
袁拥军孙长惠吴国强岑建平何国础
关键词:骨关节炎射频消融关节镜清理术半月板损伤
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2014年
目的:探讨三种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bal oon kyphoplasty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三种方法院A组单边穿刺PVP组;B组双边穿刺PVP组;C组单边穿刺PKP组。三组均经皮椎弓根入路向椎体内穿针注入骨水泥,手术前后疼痛应用视觉模拟分级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结果876例902个椎体强化均获成功,手术时间每个椎体平均35min,术后VAS(2.8±0.10)min。824例术后随访4~60个月,A组术后VAS(2.8±0.15)min;B组术后VAS(2.6±0.13)min;C组术后VAS(2.6±0.11)min;胸腰背疼痛无再发及加重,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相邻椎体未见骨折。结论经皮椎体强化术,操作时间短,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增加脊柱稳定性,三种方法对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效果良好,但C组骨水泥渗漏率更低,更加安全。
孙长惠邹灵陆炯岑建平吴国强拥军韦明秀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折骨质疏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