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屈园园

作品数:37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皮肤
  • 10篇细胞
  • 7篇痤疮
  • 6篇细胞癌
  • 6篇疗效
  • 6篇激光
  • 5篇带状疱疹
  • 5篇疱疹
  • 5篇疗效观察
  • 5篇基因
  • 5篇激光治疗
  • 4篇水痘
  • 4篇连环素
  • 4篇鳞状
  • 4篇鳞状细胞
  • 4篇鳞状细胞癌
  • 4篇病毒
  • 3篇带状疱疹病毒
  • 3篇水痘带状疱疹
  • 3篇皮肤肿瘤

机构

  • 36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吉木萨尔县人...

作者

  • 37篇屈园园
  • 14篇普雄明
  • 12篇康晓静
  • 5篇路庆丽
  • 5篇孙志文
  • 4篇杨洪
  • 3篇李婷婷
  • 2篇黄和平
  • 2篇王鹏
  • 2篇梁俊琴
  • 2篇马红艳
  • 1篇胡凤侠

传媒

  • 5篇中国麻风皮肤...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新疆医学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皮肤病与性病
  • 2篇国际皮肤性病...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型肉毒毒素联合2940nm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皱纹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0
2017年
自A型肉毒素用于治疗眉间纹以来,接受肉毒素治疗面部皱纹的人群越来越多,但是A型肉毒素主要对动力性和混合性皱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对静态性皱纹的改善效果甚微。为了寻求安全有效又能保持持久疗效的除皱方法,
屈园园孙志文康晓静
关键词:面部皱纹激光治疗疗效评价A型肉毒毒素A型肉毒素眉间纹
表皮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2012年
抗菌肽是在多种生物体中表达的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类物质总称。皮肤频繁与环境中的微生物接触而不被感染,表皮抗菌肽起了重要作用。人类表皮抗菌肽主要包括防御素和cathelicidin家族的LL-37,由于其具有普通抗生素所不具有的一系列优点,使其生物学活性和与皮肤屏障的关系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对其深入研究为抵御疾病、延缓衰老、相关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希望。
屈园园普雄明
关键词:表皮CATHELICIDINS皮肤屏障
circRNA_0001400/RELL1调控激活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卡波西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人环状RNA 0001400(hsa_circ_0001400)及其线性转录物RELL1在卡波西肉瘤(K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KS相关疱疹病毒(KSHV)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并鉴定感染是否成功。取对数生长期HUVEC分为3组:HUVEC组(未感染的HUVEC)、KSHV+HUVEC组(0.5感染复数的KSHV感染HUVEC)、MAPK抑制剂组(0.5感染复数的KSHV感染HUVEC6 h后,再用1μmol/L MAPK抑制剂处理),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及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HUVEC组与KSHV+HUVEC组细胞中hsa_circ_0001400及其线性转录物RELL1、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RAS)/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收集5对KS组织及瘤旁组织,并在KS组织样本中验证上述基因mRNA表达。统计分析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等。结果与未感染的HUVEC相比,感染KSHV 48 h后HUVEC变圆,生长更密集。感染KSHV的HUVEC可检出KSHV裂解激活基因ORF50与潜伏态基因LANA的mRNA表达,其表达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的HUVEC(均P<0.001),KSHV成功感染HUVEC。在培养24~72 h内随培养时间延长,KSHV+HUVEC组细胞增殖率逐渐升高,而MAPK抑制剂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受到抑制;3组48 h时总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3.98,P<0.001),且MAPK抑制剂组细胞总凋亡率明显高于KSHV+HUVEC组和HUVEC组(均P<0.001),而KSHV+HUVEC组与HUVE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结果显示,KSHV+HUVEC组hsa_circ_0001400、RELL1、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RAS)、MAPK1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 mRNA表达量均高于HUVEC组(均P<0.05),而两组间ERK1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P=0.410)。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KSHV+HUVEC组RELL1、KRAS、MAPK11、ERK1、ERK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HUVEC组(均P<0.01)。KS组织中RELL1、ERK1、ERK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瘤旁组织(均P<0.05)。�
屈园园王鹏张景展李婷婷康晓静
关键词:肉瘤卡波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APK信号通路
基底细胞癌临床初诊误诊57例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初诊误诊情况及使用皮肤镜辅助诊断对误诊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38例经组织病理确诊的BCC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探讨初诊误诊情况;将238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45例,为使用皮肤镜辅助进行初诊病例;对照组93例,为仅结合病史、皮损特点进行初诊的病例。结果所收集的238例病例中,57例被误诊,不同性别组间、不同年龄组间和不同皮损分布组间误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诊误诊病种中色素痣12例,脂溢性角化8例,鳞癌4例,黑素瘤4例,鲍温病3例,日光角化病3例,角化棘皮瘤2例,毛发上皮瘤2例,寻常疣3例,肉芽肿3例,血管瘤1例,皮脂腺囊肿1例,表皮囊肿1例,皮肤溃疡2例,盘状红斑狼疮1例,增生性瘢痕1例,性质待查6例。观察组对BCC初步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细胞癌皮损多样,易误诊。积累临床经验,仔细查体,必要时结合皮肤镜检查可减少误诊的发生,确诊需要行组织病理检查。
屈园园路庆丽康晓静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组织病理误诊皮肤镜
以皮损为首发症状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8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2022年
目的分析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LCH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确诊的8例LCH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讨论其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及诊疗方法。结果3例患儿均为维族男性,LCH累及多个系统和脏器,头皮表现类似脂溢性皮炎,躯干、四肢皮损呈多形性,病情严重。治疗上给予化疗,部分预后不佳。5例成人患者为单一皮肤型LCH,皮损分布局限或累及全身,形态多样,极易误诊,病情相对稳定,但需长期随访观察。结论LCH是一组可累及儿童及成人的少见病,临床表现复杂,皮损无特异性,应尽早行皮损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明确诊断,同时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多系统受累与危险器官受累、初诊时血细胞下降、炎性指标升高对LCH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屈园园李文政康晓静
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β-连环素在脂溢性角化病、鲍恩病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2009年
β-连环素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在细胞间黏附和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近年来蛋白质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β-连环素在脂溢性角化病(SK)、鲍恩病(BD)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皮肤肿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
屈园园普雄明
关键词:脂溢性角化病Β-连环素鳞状细胞癌鲍恩病免疫组化方法功能蛋白
5%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58例临床观察
屈园园孙志文普雄明
铒激光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饵激光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治疗痤疮瘢痕患者78例,其中试验组40例,为饵激光治疗3次联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4次;对照组38例,为单独饵激光治疗3次,末次饵激光治疗结束3月后比较其临...
屈园园孙志文李文政普雄明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2009年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淋巴瘤,当其发生系统性播散时,部分患者可伴嗜血细胞综合征。本病发病率相对较低,现将所见1例报道如下。
屈园园普雄明
关键词: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嗜血细胞综合征结外皮肤恶性淋巴瘤并发
强脉冲光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面部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强脉冲光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外用治疗。对照组48例,单纯强脉冲光治疗。每次强脉冲光治疗结束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第1次有效率即达到34%,经过2。3次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5);随着强脉冲光治疗次数增加有效率增加,第4。5次治疗后观察,无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见效快,安全、有效。
屈园园彭黎燕普雄明
关键词:强脉冲光痤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