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洪竹
- 作品数:43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淀粉样变性12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淀粉样变性是以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壁为特征的一类进行性、预后不良的疾病,当淀粉样物质沉积于肝脏,则被称为肝淀粉样变性。文献报道,约30%淀粉样变性累及肝脏,但因其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极易误诊、漏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确诊的12例肝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部分患者肝组织病理特点,总结归纳本病临床病理特征、诊疗方案与预后转归,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 王亚东赵彩彦车洪浩申川季茹尹洪竹周俊英
- 关键词:肝淀粉样变性病理特点分析淀粉样蛋白沉积淀粉样物质沉积组织病理特点
- 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致肺纤维化2例被引量:1
- 2009年
- 刘英辉赵彩彦尹洪竹
- 关键词:长效干扰素肺纤维化慢性肝炎肺部纤维化调节免疫
-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00年
- 尹洪竹王清朝刘金星
- 关键词:肝疾病ICAM-1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
-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肝硬化(LC)患者的水平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sICAM-1的检测采用ELISA法,并同时检测PC Ⅲ、LN、HA,以20例健康查体者作对照。慢性乙肝、LC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HA、PCⅢ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慢性乙肝、LC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升高,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
- 尹洪竹刘金星冯忠军曹志宸李兵顺汤慧华
- 关键词: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慢性乙肝肝纤维化
- 脂联素在小鼠急性肝损伤的表达及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本文采用ConA诱导小鼠制造急性肝损伤模型,应用脂联素干预实验全面、系统地探讨了脂联素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包括脂联素对TNF-α、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等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 尹洪竹
- 关键词:脂联素肝损伤刀豆蛋白A核转录因子-ΚB信号转导
- 文献传递
-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
- 1999年
-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56例慢性乙肝患者(其中慢性轻度20例、中度24例、重度6例、慢性重型6例)血清sICAM-1水平,同时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功能,并以20例健康人员作对照。结果 (1)慢性乙肝患者血清sICAM-1水平(轻度682.56±267.39ng/ml,中度934.34±512.84ng/ml,重度1739.63±492.53ng/ml,慢性重型1753.40±197.79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39.47±93.54ng/ml),按轻度、中度、重度、慢性重型的顺序依次升高。(2)随着慢性乙肝肝细胞受损程度的加重,血清sICAM-1水平逐渐升高,AST>110U/L组、ALT>280U/L组、SB>85.5μmol/L组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肝功能轻度异常和正常组(P<0.01和P<0.05),且与AST呈显著正相关(γ=0.6673,P<0.01)。随着病情的好转,血清sICAM-1水平明显下降。(3)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按轻度、中度、重度、慢性重型依次升高,血清sICAM-1水平与血清TNF-α呈正相关(慢性轻度γ=0.805,P<0.05;慢性中度γ=0.871,P<0.01;慢性重度γ=0.56,P<0.05;慢性重型γ=0.582,P<0.05)。结论 (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升高,表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升高,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2)血清sICAM-1水平随着AST、ALT、SB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长,并与AST呈显著正相关,因此临床检测血清sICAM-1可以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并对观察疗效、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3)慢性肝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且随着其水平的升高,血清sICAM-1水平逐渐升高,二者具有相关性。提示TNF-α的升高与血清sICAM-1的产生和分泌有着密切关系。总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升高,其原因与炎症细胞因子关系密切,TNF-α等可直接或间接地提高sICA
- 尹洪竹刘金星曹志宸李兵顺裴绣王麟士
- 关键词:乙型肝炎SICAM-1发病机制
- 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相关性研究(附84例报告)被引量:1
- 2002年
- 尹洪竹李兵顺刘金星刘英辉
-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理病例报告
-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2000年
-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sICAM 1)在急、慢性肝炎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 6 7例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 ,并同时检测肝功能。结果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 (P <0 .0 1,P <0 .0 5 ) ,且随着肝细胞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血清sICAM 1水平可反映肝炎患者的肝细胞坏死程度。
- 尹洪竹刘金星李兵顺曹治宸冯忠军赵彩彦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SICAM-1ELISA肝功能试验
- 重度黄疸、多汗、腹泻、心脏杂音1例
- 2009年
- 申川赵彩彦刘芳尹洪竹周俊英
- 关键词:腹泻重度黄疸心脏杂音多汗巩膜黄染尿黄
- 脂连素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脂连素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雄性BALB/c小鼠17只,随机分为3组:ConA组6只:尾静脉注射ConA。脂连素组5只:在静脉注射ConA前腹腔内注射脂连素。对照组6只: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注射ConA后8小时留取血清检测各组ALT和TNF-α水平,肝组织进行HE染色,并检测NF-κB活性及肝细胞凋亡率。结果HE染色可见ConA组肝细胞水肿、变性,肝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淤血等,脂连素组上述病理变化减轻(P<0.01)。脂连素组ALT和TNF-α水平、NF-κB活性、肝细胞凋亡率均低于ConA组(P<0.01或P<0.05)。结论脂连素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TNF-α的产生、抑制肝组织NF-κB活性及抗肝细胞凋亡有关。
- 尹洪竹曹治宸赵彩彦甄真周俊英
- 关键词:脂连素肝细胞凋亡核因子-ΚB活性刀豆蛋白A急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