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曙明
- 作品数:29 被引量:155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地方卫生标准预研制项目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适宜技术联合开发推广应用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2年
- 【摘要】目的研究^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在残胃患者中诊断Hp感染的准确性。方法选取94例残胃患者(残胃组)和100例非残胃患者(对照组)进行^13C-UBT检测,残胃组根据病程再分为残胃1组(≤5年)29例、2组(6~10年)33例和3组(〉10年)32例。对照组和残胃组手术前诊断Hp感染均依据^13C—UBT或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手术后诊断依据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评价^13C—UBT在残胃患者中的应用价值。^13C—UBT检测与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结果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结果残胃组术后Hp感染率(37.2%)明显低于术前(79.8%;X^2=35.058,P〈0.01)和对照组(77.0%),毕Ⅱ式术后Hp感染率(24.4%)低于毕I式术后(47.2oA;X^2=5.133,P=0.023)。各残胃亚组术前Hp感染率相似(P〉0.05),随着术后病程的延长,残胃各亚组间Hp感染率逐渐降低(残胃1组58.6%,2组36.4%,3组18.8%;X^2=7.839,P=0.021)。评判时残胃组和对照组的分界点分别设置在2.0‰和3.5‰时,诊断准确率最高(92.6%和96.0%),^13C-UBT与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检查相比一致性较好(Kappa=0.84,P〈0.01)。结论^13C—UBT若检测方法得当、评判标准合适,在残胃患者中应用仍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尹曙明张赣生项平肖立黄一沁陈洁保志军于晓峰
- 关键词:螺杆菌感染呼气试验胃切除术
- 多巴胺临床应用的再认识被引量:1
- 2007年
- 多巴胺(dopamine,DA)系一种内源性儿茶酚胺,与机体的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密切相关。人工合成的DA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目前主要应用于重症ICU患者,
- 尹曙明于晓峰
- 关键词:多巴胺内源性儿茶酚胺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ICU患者
- 6925例残胃内镜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总结残胃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方法收集1974年~2003年间我院经临床资料及胃镜检查确诊的6925例残胃患者的相关病历,并回顾性调查每一位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胃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患者占同期受检人数的比例由1974年~1989年的8.62%下降至1990年~2003年的4.75%,消化性溃疡手术治疗比例由62.71%下降至27.16%,其中中青年(<60岁)患者手术治疗比例下降更为明显(41.53%下降至16.50%),老年(≥60岁)患者胃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比例则有上升趋势(12.57%上升至45.76%).吻合口及残胃炎症、吻合口及残胃溃疡、吻合口及残胃癌、返流性食管炎、胆汁返流的发生率,毕Ⅱ式(95.06%、23.69%、5.69%、17.49%、47.68%)均明显高于毕Ⅰ式(65.48%、11.93%、1.74%、7.32%、14.29%),P<0.01.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严重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胃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目前胃恶性肿瘤已替代了消化性溃疡成为行胃大部切除术的首要病因.毕Ⅱ式较毕Ⅰ式术后更易发生并发症.残胃患者应定期随访胃镜及病理检查.
- 尹曙明郑松柏项平于晓峰徐富星王根生
- 关键词:胃肿瘤残胃病变胃镜胃切除术
- 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调查被引量:32
- 2004年
-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病特点、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对2003年2月1日住在本院的331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在此后1个月内发生AAD的情况。结果使用抗生素的248例老年住院患者中有61例(100例次)发生AAD,发生率23.70%。AAD与使用抗生素种类、联合用药数量及疗程、住院天数、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医疗干预措施等危险因素有关。较易引起AAD的抗生素为广谱青霉素或加酶抑制剂(21.62%)、第四代头孢菌素类(20.59%)、第三代头孢菌素类(20.45%)、碳青霉烯类(20.0%)等。所有AAD患者,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经停用、减量、换用抗生素,服用微生态制剂,加强支持治疗后,痊愈及好转者48例(78例次),有效百分率78%;复发者13例(21例次),复发百分率21%,治疗无效者12例(21例次),无效百分率21%;死亡1例,病死百分率1%。结论只有提高临床医生对AAD的认识,加强预防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地减少住院老年患者AAD的发生率。
- 尹曙明郑松柏翁书强曹秀英王根生
- 关键词:腹泻抗生素类老年人
- 残胃黏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残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残胃患者58例为残胃1组(良性消化性溃疡术后),83例为残胃2组(早期胃癌术后),分别进行胃镜、病理组织学及Hp检测。结果残胃1组患者胃黏膜炎症(P〉0.05)、活动性(P〈0.05)和Hp感染发生率(P〈0.05)等均高于残胃2组。两组Hp感染者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及活动性等均高于未感染者(P〈0.05),而未感染者在残胃2组中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较感染者更多见(P〈0.05)。残胃2组Hp检出率随着胃黏膜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出现降低趋势(P〉0.05),且癌前病变与Hp感染有相关性(P〈0.05)。结论术后残胃黏膜病变与Hp感染密切相关。
- 尹曙明黄一沁项平肖立张赣生陈洁保志军于晓峰
- 关键词:残胃胃切除术病理幽门螺杆菌
- 健康正常人群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的增龄变化被引量:20
- 2010年
- 目的探讨健康正常人群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增龄变化特点。方法将我院2008年健康体检人群中年龄≥20岁,且符合入选条件者分为8个年龄组,并分层随机抽样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各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增龄变化规律。结果健康正常人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均呈正态分布,并随增龄出现下降趋势,三者与年龄间的相关分析Pearson系数(r)分别为-0.502(P<0.01)、-0.225(P<0.01)、-0.241(P<0.01)。结论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是人类血液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基线水平对于诊治临床相关疾病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尹曙明郑松柏周骅高臻晖李茹于晓峰
- 关键词: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增龄
- 老年人胃癌伴上消化道出血112例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研究伴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1988 年~1997 年收治的112 例伴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人胃癌的胃镜及手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伴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人胃癌男女之比为2 .9∶1 ,以胃窦部最多见(54 .5 % ) ,病理类型以分化较好的乳头状和管状腺癌为主(63 .4 % ) 。78 例手术患者中,合并有心(26 例) 、肺(10 例) 、肝(1 例) 、肾(1 例) 脏器疾病以及糖尿病(12 例) 、低蛋白血症(18 例) 和贫血( 中度和重度36 例) 等并发症,对麻醉和手术耐受性差,故在围手术期要加强监护、仔细检查、及时处理。结论 研究伴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人胃癌临床特点、行择期手术、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 项丹妮尹曙明曹秀英王一倩戚元琳王根生
- 关键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胃癌围手术期
- 恶性贫血一例被引量:2
- 2001年
- 尹曙明姚健凤顾同进钱菁曹秀英
- 关键词:恶性贫血少见病病理
- 残胃癌的内镜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残胃癌(GRC)的胃镜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经胃镜及病理确诊为GRC的患者143例,分析其检出率、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程、手术病因、术式、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残胃癌变部位及病理类型等特点。结果GRC检出率为4.11%,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以老年人(≥60岁)居多(64.34%),病程超过10年者占74.83%,平均病程为18.6年。胃溃疡术后致癌率(12.60%)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术后致癌率(7.13%)相仿(P>0.05)。行毕Ⅱ式患者GRC发生率(5.39%)明显高于行毕Ⅰ式者(2.57%,P<0.01)。GRC的Hp感染率(65.03%)明显高于同期一般残胃人群(27.70%,P<0.01)。GRC临床表现不典型,癌变部位多发生于吻合口,组织学分化较差,恶性程度高。结论残胃患者中,老年患者、男性、病程超过10年、行毕Ⅱ术式、Hp感染等均为GRC的高危因素,胃镜结合病理活检是目前确诊GRC的主要方法。
- 尹曙明郑松柏项平徐富星于晓峰王根生
- 关键词:残胃癌胃镜病理
- 老年人甲亢性肝损害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甲亢性肝损害(HLI)的发病特点、临床相关因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对1994年4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45例老年甲亢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病程中发生肝损害的情况。结果45例老年甲亢住院患者中,并发HLI26例,发生率57.78%。HLI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病程、并发症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有效等密切相关,而与性别无关。临床症状不典型。在采取卧床休息、保肝、降酶及支持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131碘、手术等治疗控制原发病,并防治并发症。随访肝功能18例恢复正常,4例明显好转,治疗有效率84.62%;另4例因延误诊治而病情加重。结论只有提高医生对老年人HLI的认识,加强原发病的治疗,合理选用治疗方案,才能减少并预防HLI的发生。
- 尹曙明于晓峰王一倩顾同进尤传一王根生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疾病老年人